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 > 教育论文 >

论应用图式理论改革英语阅读教学

发布人: 谜语网 发布时间:2015-10-03 字体: | | 打印文章

推荐阅读:" 论文关键词:图式理论 阅读教学 英语学习 论文摘要:阅读是英语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阅读教学的方法也多种多样。而通过应用图式理论改革英语阅读教学,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传统的阅读教学只注重语言知识的提高和对句子意义的

" 论文关键词:图式理论 阅读教学 英语学习
论文摘要:阅读是英语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阅读教学的方法也多种多样。而通过应用图式理论改革英语阅读教学,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传统的阅读教学只注重语言知识的提高和对句子意义的理解,在课堂上大多数教师遵循的教学步骤为:首先,学生提前预习课文(查单词);然后,教师逐句讲解课文,分析语法结构,解释语言重点、难点;最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做课后练习。这种传统模式忽视了对文章整体的理解,让学生养成了“见木不见林”的缓慢阅读习惯。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没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因而不能达到阅读教学的真正目的。
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不是被动地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而是运用头脑中已具备的知识,根据阅读材料中的文字符号寻找线索,进行预测和推理,从而达到对材料的理解。运用一定的图式理论,可以启发学生对内容的预测,会使学生积极思考,表达观点,从而通过把握全文而解决个别的语言现象,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1图式阅读理论的内涵

图式阅读理论认为,图式是认知的基础,是储存于人脑记忆中用于表达一般概念的资料构架。人们在接受新信息前,头脑中已经储存了无数的知识,它包括个人以往的经验、事实或已学过的知识等等,它们经过加工,分门别类地储存在大脑之中,组合成图式网络,给读者提供一种参考系,使读者对所阅读的材料能够正确理解。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会迅速地从记忆中调用此图式,不断地对材料中所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预见、验证、肯定或修正。当图式中的某些组成部分与文章信息发生相互作用时,读者才能理解文章内容,否则就会误解或不完全理解文章信息,出现阅读障碍。图式阅读理论认为,读者的阅读能力和对材料的理解程度由三种图式决定: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语言图式是指关于文章的词汇、句型和语法。理解和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是阅读的先决条件。内容图式是关于文章内容的背景知识,即读者对文章所讨论的主题的熟悉程度。形式图式是指不同文章的布局结构知识,即读者对文章体裁的熟悉了解程度。

2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1语言图式方面
鉴于语言图式是其他两种图式的基础,而语言往往又是英语学习者最薄弱环节,教师的任务就是要首先帮助学生扫除语言障碍,一方面增加其语言知识积累,同时增强其依靠自身已有的语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语言图式。丰富的语言图式能让学生在阅读到不懂的字,词,句时自动调用储存的词汇、语法等知识,填补文章字面信息的空白。例如,让学生多记一些词根、前后缀,便于他们在阅读中得出新词的含义。还要鼓励学生多利用上下文猜测词义。学生看到新词后,要利用脑中已有的图式和新词的关系,推测新词的含义。
2.2内容图式方面
教师要因时制宜,在考虑到学生可能缺乏阅读所需要的有关图式时,要帮助学生建构图式;在了解学生具备了某种图式,但就如何提取与阅读材料相适应的正确图式时,要帮助学生激活图式。
2.3形式图式方面
教师在选编阅读材料时,特别要注意选择不同体裁、风格、结构的材料。可以借鉴Krashen的狭窄阅读(narrow reading)法,即把每章节或单元的内容限制在特定题材或体裁的材料上,这样既可以减少学生阅读的受挫感,有利于其词汇量的扩大,又可让学生经过反复练习形成有关某种体裁的图式。
2.4教学重点方面
长期以来在我国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通常能够认识到语言图式的重要性,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强调字、词、句和语法的学习和记忆,虽然几易教材,但课堂教学仍是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学。" 根据图式理论,学生对篇章的内容及修辞结构具有的相关知识越多,理解的程度就越深,因此教学应从以往的以“字、词、句”为中心转移到以“语篇”为中心上来,以语篇内容及修辞结构为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传统课堂上所进行的就是解决语言问题,最多是让学生做阅读材料后的练习。词的意思已被确定了,学生进行的是被动的解码过程,他们练习的是语言,而不是阅读技能和策略。所以,必须组织许多以训练学生阅读技巧为目的的活动。背景知识的启动和建立使“略读”技巧训练成为可能。
2.5教学程序方面
(1)读前阶段
读前阶段是阅读教学的导入环节。图式理论非常强调先验知识或经验,因此以先验知识为线索对篇章进行积极的预测更显重要。阅读前调动、提供学生背景知识,帮助他们建立相应的图式知识,使之对所读材料进行正确的预期活动;当学习者对所读材料已具备一定的先验知识,教师应在读前活动中采取相应的手段激活他们的知识图式。例如,可要求学生根据标题,副标题,以及与文章主题紧密相关的关键词的讨论与介绍来对所读材料进行预测或联想,以此激活图式。
(2)读中阶段
读中阶段,也就是理解阶段,是图式具体化阶段。在这个阶段里,要以学生阅读为主。以全面、准确地理解文章内容为重点,不仅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还要进行语篇分析,引导学生识别篇章的整体意义。教师可要求学生能逐渐导出文章作者所想要表达的图式。而这种诱导图式的最好方法就是写出文章的摘要。一篇文章中往往含有多个命题,就应该选择一些特定命题为要点,写出摘要,对其他命题忽略不计或作更概括的陈述。最后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对内容加以概括,以深化他们对整篇文章的理解能力。
(3)读后阶段
读后阶段是一个巩固图式的综合阶段。当对文章要点建立了图式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推论。也就是利用图式变量间的内在联系,推测出隐含的或未知的信息。图式理论的基本组成是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推理,以便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及内在联系。因此,教师可以在学生对文章己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设置一些启发性的问题给学生回答。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将所读内容与自己的经历、知识、兴趣和观点相联系。还可以根据所读材料进行各种活动。如,对阅读材料进行鉴赏或评议,品评人物,分析文体,让学生相互交流思想,写出自己的评论、总结等等。
2.6角色方面
变被动读者为主动读者。根据图式理论,阅读是读者和读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是读者的知识经验和信息处理策略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种相对独立的个人认知行为。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作为读者的学生应该是教学的中心,是阅读的主体;而教师则应该扮演一种辅助角色:为学生选择适宜的教材,传授阅读技巧,鼓励学生综合运用信息处理技能解读课文。
2.7背景知识方面
根据图式理论,阅读理解是背景知识与语篇信息相互作用的结果,背景知识与语篇知识越吻合,理解率就越高。图式理论认为,任何语篇本身都不载有意义,它只是一种介于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媒体,只有当读者将自己的背景知识与语篇信息联系起来以后,语篇才能产生意义,理解才会实现。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同时又要求学生增加背景知识的积累。
2.8激活内容图式方面
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激活内容图式:
(1)对比法
异同的反差能有效地在读者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通过对不同文化、不同风俗习惯之间的异同点进行分析比较,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图式,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如果阅读材料中包括了婚礼的场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中西方的婚礼习俗。如果涉及到美国的家庭结构,则可引导学生将美国的家庭结构与我国的加以比较。
(2)语义构图法
语义构图法,又称联想法。阅读前,教师把文章的主题说明,然后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展开联想。学生可以先把他们所能想到的任何与主题有关的词写下来,然后对这些词进行归类,并为每一类词命名。教师通过这一环节,将学生的注意力导向阅读材料所涉及的场景,使其头脑中的相应图式知识处于激活状态,为进一步加工储存信息准备条件,并使学生产生适当的预期。当预期与材料内容相吻合时,学生便会快速有效地理解材料。

参考文献: [2]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申厚坤.图式理论与英语阅读教学[J].大学英语教学研究,2002,(3).
[4]董建民.图式,理解与阅读[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5).

1、“议论文格式”范文由查字典范文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议论文格式例文地址:http://www.tkpao.com/lunwen/jiaoyu/156677.html,复制分享写作指导范文给你身边的朋友!
3、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