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 > 财务管理 >

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发布人: 谜语网 发布时间:2015-10-03 字体: | | 打印文章

推荐阅读: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实践表明,建立企业综合评价制度,对促进企业讲究经营道德、提高经济效益、履行社会责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正在进行实行市场体制的各种建设,其间不可忽视建立严格、有效

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实践表明,建立企业综合评价制度,对促进企业讲究经营道德、提高经济效益、履行社会责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正在进行实行市场体制的各种建设,其间不可忽视建立严格、有效的企业综合评价制度。企业综合评价制度,一般包括评价基本目标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和公开评价结果四个方面。本文专门研究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试图为统一人们这方面的认识和实务做法提供一些基本思路。

一、评价模式的基本结构

我国目前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有四套:一是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八大指标;二是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十项指标;三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六类十二个指标;四是资本增值保值考评指标体系,包括一个主导指标和若干个辅助指标。前两个指标体系,由财政部发布,第三种指标体系是国家经贸委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四种指标体系来自于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的规定。多头重复,缺乏严肃性和有效性,这可能是我国目前企业评价制度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我们姑且不去深究这些评价制度实际效果如何,就各发布部门对比所作的说明本身来看,如此多重的企业评价制度实无必要。笔者认为,目前多头评价企业的状况必须改变。在中国,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宏观上只能设置一套,否则,整个企业综合评价将出现无序混乱、难以规范的局面。

二、评价目标

企业综合评价的主要目标,是指建立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公开考评制度应起到哪些作用。科学、合理、有效的企业综合评价制度,应该能有力地促进企业注重财务目标、财务实绩和财务纪律。从具体的操作功能上讲,企业综合评价必须具有导向效能,即:它的实施将使企业自觉地兼及长期发展和短期利润,并能讲求经营道德和履行社会责任,严格做到遵纪守法。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要以充分满足上述要求为出发点。

三、指标总量

企业综合评价应包括多少指标,这显然是一个应该明确的问题。在我国,企业评价有多种称法,如“企业经济效益评价” 、“企业活力评价”、“企业素质评价” 、“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企业实力评价”、“企业综合评价”、“企业财务社会评价”、“企业经营评价”等。这些评价含义虽略有不同,但基本目的和核心指标大体相同。就我们掌握的资料来看,在评价指标总量上,理论界和实务界存在着很多不同的看法和做法。

1.美国:

2.日本:

3.中国:

综上,我们认为,中国企业综合评价指标应以8-20个为宜。

四、现有模式的评述

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应满足评价目标的要求。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们的思路,首先对此作些实证分析。

1.若干理论模式比较

2.中国现行做法和代表性观点及世界银行评价指标。

我们通过对财政部评价指标体系,财政部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国家经贸委评价指标体系,中国企业评价中心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世界银行专家建议评价指标体系,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评价指标体系,国家体改委企业活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及中国人民大学企业活力评价指标体系等8种现行做法和代表性观点所列具体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共涉及47项指标,其中,比较集中的评价指标有:①总资产报酬率;②资本收益率;③资产负债率;④成本费用利润率;⑤销售利润率;⑥全员劳动生产率;⑦资本保值增值率;⑧资产周转率。其中,③反映偿债能力;⑥、⑧反映经营效率;②、④、⑤反映获利能力;⑦反映资产安全性。不难判断,这样的指标体系存在着与前一个体系一样的缺陷,与我们所要建立的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要求还有很大距离。

专家调查意见分析。

表 1
指标 一 二 三 按三分之二原则取舍 流动比率 √ √ √ 资本收益率 √ √ √ √ 速动比率 √ 存货周转率 √ √ √ 应收账款周转率 √ √ √ 总资产周转率 √ √ √ 负债股权比率或资产负债率 √ √ √ √ 销售利润率 √ √ √ 利息保障倍数 √ 营业资产收益率或总资产报酬率 √ √ √ √ 成本费用利润率 √ 全员劳动生产率 √ 资本保值增值率或净资产增长率 √ √ √ 销售增长率 √ 利润增长率 √ 市场占有率 √ 资本贡献率 √ 合计 10 8 11 9

综合以上三方面,即:(1)理论模式统计分析多数认可的指标10个;(2)我国现行做法和代表性观点统计分析多数认可的指标8个;(3)专家调查多数认可的指标11个。现列表如表1。

若我们按2/3的原则对评价指标作取舍,则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9个,即:①流动比率;②资本收益率;③存货周转率;④应收账款周转率;⑤总资产周转率;⑥资产负债率;⑦销售利润率;⑧总资产报酬率;⑨资本保值增值率。其中,①、⑥反映企业偿债能力;③、④、⑤反映企业经营效率;②、⑦、⑧反映企业经营获利能力;⑨反映资本安全性。这种综合归纳,或许比较全面地吸收了现有评价指标体系的各种优点,反映了人们对此的一些共识,但我们认为,上述9个指标中仍存在很大的不足,有必要作进一步筛选。

综上我们认为,现有的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各种模式,无论是实务中的做法,还是理论界的设想,都存在三点明显的不足:(1)指标体系的涵盖力不强,不能包括评价企业经营实绩的主要方面,如没有包括企业发展和劳动效率方面的评价。(2) 一些指标在反映内容上重复。 如总资产周转率与存货、应收账款周转率,前者包括了后两者,一并计算难免在反映经营活动层面上产生重复。又如,总资产报酬率,可以分解为“总资产利润率+总资产利息率”,“总资产利润率”又可分解为“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因此,总资产报酬率指标实际上包含了“总资产周转率”与“销售利润率”两个指标。若把这三个指标并列作为评价指标,必然使评价指标反映内容之间产生重复,削弱评价工作的质量。(3)评价指标的应用,不能有效地起到促使企业遵守财务纪律的作用。如上所述,合理有效的的企业综合评价,必须督促企业认真地关注并切实执行财务纪律,这一点,在建立市场经济初期尤其在我国国有资产占整个社会资产较大比重的特定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以上对现有模式的分析评价,为我们研究设计我国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一个讨论基点,有助于我们了解现有模式的优点、教训和不足,从更高的层次、更宽的范围以更务实的态度革新中国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五、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重新设计

依据上述原则,我们认为,企业综合评价应在立足财务目标和财务纪律的基础上,考证企业的财务实绩,具体包括10方面内容:①劳动投入与产出比率;②资产占用与成果比率;③经营所费与所得比率;④垫付资本与收益比率;⑤经济规模变动;⑥经营效率;⑦财务实力;⑧偿债能力;⑨贡献水平;⑩遵纪守法。

1.劳动投入与产出比率。

劳动投入和劳动产出有多种表达方式。 经反复比较, 我们选择了“支付工资总额”与“增加值”两项指标,使劳动投入与产出比率成为反映生产效率的综合指标。

工资增加值率=工业增加值/支付工资总额×100%

反映支付1元工资费用提供了多少元增加值。

2.资产占用与成果比率。

为了使本指标具有较强的概括力并与其他指标在反映经济内容上有适当的分工,我们选取了“资产平均余额”与“税息前利润”两个指标。

资产报酬率=税息前利润/资产平均余额×100%

反映1元资产的创利水平。

3.经营所费与所得比率。

经营所费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生产经营所发生的耗费和付出。从理论上讲,可有多种指标表示。经比较,比较适宜作为经营所费与所得比率指标的是“产成品发出成本与期间费用总和”,简称“成本费用总额”。

经营所得是指企业一定时期所取得的经营收益和现金收入。为使指标表达的含义正确,我们选择了“营业利润”。在会计上,营业利润是基本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总和(已扣除期间费用)。

这样,经营所费与所得比率指标的计算式为:

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成本费用总额×100%

反映耗费1元钱所取得的报酬水平。

4.垫付资本与收益比率。

设置这一指标,主要目的是为了反映预付资本的获利(收益)能力。

垫付资本,有以下指标表示:①实收资本;②实收资本与资本公积之和;③所有者权益;④“所有者权益扣除公益金”。我们认为,确定垫付资本的规范表达指标,必须明确垫付资本在评价指标中的主要意义。按我们的设想,企业评价指标中包括的“垫付资本”,是指对企业税后利润有分享权的那部分资本,或者说是“股东之所以成为企业股东的原因即股东出资额”,“垫付资本收益率”,表示股东出资后企业一定时期能给予多少的报酬。因此,资本与收益比率指标中,垫付资本的正确表现形式应是“实收资本”。

垫付资本的收益,一般有以下几种指标可资选用:①实现利润;②税后利润;③计提盈余公积金后的税后利润;④期初期末净资产的差额;⑤分派的股利。为使本指标与相关指标在表达企业经济活动的具体功能上有个合理分工,我们选择了“税后利润”。

如此,垫付资本与收益比率的具体指标是:

资本收益率=税后利润/实收资本×100%

反映垫支1元资本而得到的报酬水平。

5.经济规模变动

经济规模变动,实践中有多种表达方式,人们对此的界定很不明确。具体有:职工人数;全部资产总额;产品生产总量;销售收入总额;实现利润;工业净产值或增加值;利税总额等。

经比较,我们认为, 企业经济规模变动以“销售收入总额”表示最为合适。其一, 这是一种国际通行的做法。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企业排序一般都按“销售收入”进行;其二,在市场环境中,销售收入表示社会承认企业拥有市场的份额,是企业有效的经济规模;其三,销售收入是企业最终的总量成果,是社会承认企业价值的综合指标,是已经完全实现的生产价值。因此,选择“销售收入”作为衡量企业经济规模变动的综合指标,符合企业经济规模衡量“总量性”、“最终性”、“有效性”、“客观性”等基本要求,而其他指标却不能完全具备这些特性。

销售规模变动率=本期销售收入/上期销售收入×100%

反映本期与上期相比,销售规模扩大了(大于1)还是缩小了(小于1)。

6.经营效率.

企业经营效率,用何指标合适,我们作如下讨论。

(1)以“周转率”指标表示。这是一种通常的做法,具体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全部资产周转率等。但已如上述分析,由于我们上面已设计了资产报酬率指标,而资产报酬率指标已包含了总资产周转率指标。因此,在我们的指标体系中,已不宜以“周转率”表示企业的经营效率。否则,会使评价指标之间反映内容产生重复。

(2)以“生产率”指标表示。具体包括全员劳动生产率、设备利用率 、原材料利用率、生产工人劳动生率等。因我们指标体系中已有“ 工资增加值率 ”这一“生产率”的衍生指标,故经营效率不宜再选用“生产率”指标了。

(3)以“产销平衡率”指标表示。一般方式为:产品销售产值÷工业总产值×100%,反映一定时期企业生产成果为社会承认的程度,比较客观地反映着企业经营效率,而且没有与我们设计的指标体系中其他指标在表达意义上产生重复,因此是表现企业经营效率的理想指标。

7.财务实力。

财力实力是企业财务实际能力,是企业经营能力和发展能力的综合表现。在讨论中,一些同志提出了如下指标来表示企业的财务实力。

(1)自有资金规模。认为自有资金规模大,占企业全部资产的比重大,财务上就有实力。

(2)长期资金规模。长期资金=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认为这部分资金可供企业长期使用,其占资产比例大小,将反映企业财务实力的强弱。

(3)有效资本规模。 有效资本=所有者权益-无形资产-其他资产-待处理财产损失。认为只有这部分资本才真正代表了企业自负盈亏的能力,其大小及占总资产比例高低,是衡量企业有无财务实力的综合指标。

(4)对外投资规模。 认为现代企业财务实力不仅仅表现在账面上可支配资金的多少,更主要表现在对外扩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上。

(5)对外筹资规模。 认为一个企业对外筹资规模不断扩大,表明企业信用良好,社会各界对其雄厚的财务实力深信不疑。更为客观、全面。

(6)实收资本规模。 认为实收资本规模大,占资产总额比例大,表示企业财务实力强。

(7)货币资金总额。 认为企业拥有一定规模的货币资金,可以保证短期内不受支付能力不足的困扰,是企业具有财务实力的基础。

(8)高盈利产品收入比率或出口创汇收入比例。 经验表明,这两个指标高,企业财务状况就不会恶化,长远看不会有支付能力方面的顾虑。

(9)技术开发费比率。 一个企业技术开发费占营业收入比例高低,综合地反映了企业的经济发展后劲,也表现着企业当前财务实力。凡是技术开发费比率高的企业,都是前景看好,财务上很有实力的企业。

(10)自我积累率。 计算公式为:本期提取的盈余公积÷工业增加值×100%。认为这一比率高,肯定会增强企业的财务实力;反之,表明企业财力捉襟见肘,难于实现经济的发展扩充。

(12)还贷能力。 还贷能力是“本期实际还贷数”与“本期应还贷数”之比。比值≥1,表明企业财务有实力;比值小于1并越小,表明企业财务缺乏实力或实力越来越弱。

(13)资本增值能力或净资产规模。净资产是资产减负债的余额。这个数额越大,说明企业经济处于发展阶段,财务实力越来越雄厚;反之,就会削弱企业的财务实力,最终使企业陷于萎缩经营的困境。

经过比较分析,按本文提出的选择具体指标原则,我们认为,以“净资产规模及增长状况”指标反映企业财务实力比较恰当。其余各项指标,或与我们设计的指标体系中其他指标在表达意义上有所重复,或表示方式过于间接,或并不能完全准确反映企业财务实力,因此,被我们舍去。

净资产增长率=期末净资产/期初净资产×100%

大于100%,表明企业财务实力加强;小于100%,表示企业财务实力削弱。

偿债能力与获利能力,是传统企业评价中两大基本领域。在长期的评价实践中,已如上面介绍,人们已探索出了很多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不过,在我们的评价指标体系中,不能毫无保留地照搬目前企业评价中的各项偿债能力指标,只能根据评价目标对现有的偿债能力指标作出取舍。经比较,我们以“流动比率”表示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以“资产负债率”表示企业长期偿债能力。通过这两个指标,试图较为综合地反映一个企业的偿债能力。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资产负债率=期末负债/期末资产×100%或

年度负债平均水平/年度资产平均余额×100%

9.贡献水平。

现代企业无论就自身而言还是外界要求,都不再是纯经济营利组织。现代企业可以牺牲自己的经营业绩,但不能忽视社会正义,不能违反社会公德,同时不能不尽社会责任,对社会要有所贡献。企业综合评价必须包括这方面的内容,从而产生了“贡献水平”指标。

所谓“贡献水平”,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对整个社会和政府所作的贡献。具体有两大指标:

(1)社会贡献率 = 企业社会贡献总额/资产平均余额×100%
=(企业增加值-折旧)/资产平均余额×100%

(2)社会积累率=上交税利/企业社会贡献总额×100%

以上两个指标从社会角度对企业经营质量作出判断。

10.遵纪守法。

把遵纪守法情况纳入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必须是可以定量计算的具体指标,而且最好以一个综合指标来概括反映。我们立足目前的财会、统计制度,同时为方便指标计算,设计了“罚项支出比率”指标,试图为定量衡量并综合反映现阶段我国企业遵纪守法情况找出一条捷径。

罚项支出比率=罚项支出总额/企业收入总额×100%

罚项支出总额:包括企业支付的各种罚金、罚款、罚息、滞纳金、赔偿费、诉讼费等,这些支出的发生与企业遵纪守法状况直接相关。这些数据在目前会计记录中非常容易取得,但对外报表却未予披露。为此,我们建议,今后企业损益表附注必须增加这方面的资料。

企业收入总额:是营业收入与营业外收入之和。

显然,罚项支出比率越高,企业遵纪守法状况越差。公开企业这一比率,有助于督促企业守法经营、规范分配。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基本上确立了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大致。为便于理解和推广应用,我们把上述12项指标归结六个方面:

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1.偿债能力评价 (1) 流动比率
(2) 资产负债率

2.获利能力评价 (3) 成本费用利润率
(4) 资产报酬率
(5) 资本收益率

3.经济效率评价 (6) 工资增加值率
(7) 产销平衡率

4.发展能力评价 (8) 销售增长率
(9) 净资产增长率

5.贡献能力评价 (10)社会贡献率
(11)社会积累率

6.遵纪守法评价 (12)罚项支出比率

六、指标标准值及评价权数

1. 指标标准值。

我们设想12项指标的标准值,除“罚项支出比率”外,其余11项指标都可从全社会或全行业的现成资料中计算得到最佳值、平均值、中位值及最差值。这样我们可以依据评价指标的不同特点确定各自的评价标准值。

(2)大多数指标缺乏国际通行标准 ,若其中一些指标全社会各行业不应差别很大,则应在全社会统一标准。如资本收益率、产销平衡率、罚项支出比率,有必要根据全社会各企业已达到的平均水平制定全社会统一评价标准数值。

(3)其余的各项指标,即: 资产负债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资产报酬率、工资增加值率、销售增长率、社会贡献率、社会积累率等指标,因行业间差别较大,只能依据行业已达到的平均水平,制定全行业统一评价标准数值。上述评价标准数值,可以全国,也可以省、市甚至县为空间统一制定。

2.指标评价权数。

对各评价指标评价权数的确定,通行的做法是采用“特尔菲法”,建立专家系统,借助于征询专家意见后综合决定。也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按各指标在评价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定各自在总指标体系中所占比重,从而产生评价权数。我们在建立12项评价指标时,因已比较注意指标间的互不重复和相互配合,同时各子系统对评价总目标的重要程度并没有显著差别,所以,可以按大体平均分配的方式确定具体指标评价权数。我们遵循评价系数总和应等于100的原则,把100分为两大块,传统的“偿债能力”与“获利能力”评价给45分,其余给55分。具体分配如下:

评价指标 评价权数(%)
(1) 流动比率 10
(2) 资产负债率 10
(3) 成本费用利润率 5
(4) 资产报酬率 10
(5) 资本收益率 10
(6) 工资增加值率 5
(7) 产销平衡率 10
(8) 销售增长率 10
(9) 净资产增长率 5
(10)社会贡献率 10
(11)社会积累率 5
(12)罚项支出比率 10
合 计 100


1、“议论文格式”范文由查字典范文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议论文格式例文地址:http://www.tkpao.com/lunwen/caiwu/159864.html,复制分享写作指导范文给你身边的朋友!
3、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