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农业、农村、农民一直是中央及地方难以化解的历史性难题,而作为其重要载体的县域经济一直又难以走出发展缓慢的“困局”。因此,如何激活县域自然就成了关系地方经济兴衰和中国全面小康社会的焦点。要用科学的发展观审视县域经济发展,笔者认为,需要把握以
农业、农村、农民一直是中央及地方难以化解的历史性难题,而作为其重要载体的县域经济一直又难以走出发展缓慢的“困局”。因此,如何激活县域自然就成了关系地方经济兴衰和中国全面小康社会的焦点。要用科学的发展观审视县域经济发展,笔者认为,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1、“以人为本”,把“富民强县”作为县域经济发展最终目标。“富民强县”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富民”是“立县”之本,只有“富民”才能“强县”;“富民”是“强县”的前提和基础,如果离开“富民”谈“强县”,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老百姓富裕起来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县域经济发展才能有基础,有后劲。
2、以改革和制度创新来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制度创新源于思想解放,源于改革实践。坚持“三个有利于”,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化改革,才能实现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只有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统筹兼顾,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县域经济发展才能够取得成效
3、充分尊重、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与自主创业精神。基层群众蕴藏着无限的创造力,群众的首创精神既是推动改革的原动力又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动力。市场经济本质是民众经济、百姓经济,其活力来自微观主体的自主。改革实践证明:沿海省份的县域经济之所以取得率先发展,除了凭借在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中获得先发展的优势外,主要得益于地方政府尊重和保护了群众的首创精神。
4、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着力点。从目前情况看,受自然、区位、体制、文化和环境等条件因素的影响,在大量外资难以进入县域的条件下,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当前乃至今后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应是一种必然选择。民营经济的本质和特点是动力机制强,产权比较清晰。它是典型的“自主改革、自我创业、自求发展、自担风险”的经济形态,市场化程度高,对市场反应迅速。同时,它能解决社会就业,吸纳社会剩余劳动力。
5、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首位。现阶段我国70%的人口分布在县域农村,县域经济的主体依然是传统农业经济,农村依然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空间载体,农业依然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如果不尽快实现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不尽快摆脱大多数农民依靠传统农业来维系家庭生存需要的局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很难实现。现阶段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解决“三农”问题的首位,把发展县域经济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及农民增收紧密结合起来,广辟农民增收渠道。
6、增强开放意识,在区域经济中求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寻求协作,在发展中寻求突破。把县域经济放到整个国家的区域分工和国内外市场中来研究,既要考虑到国家和区域产业调整与布局情况,又要从中找出属于自己经济、技术、信息、资金、人才的大市场,既要突出自身的比较优势,又要注意同周边地区相互配合协调,在竞争中形成新的产业分工和扩张,以此来发展壮大自己。
7、走产业互动、工农互动、城乡相融的协调发展之路。产业互动就要处理协调好县域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用二、三产业发展来带动第一产业发展,用工业化来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它们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提高产业关联效应。工农互动就是要统筹城乡收入分配,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差距,在产业互动和城乡互动中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现共同富裕。城乡相融就是要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消除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推进城乡资本和各类人才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走城乡改革配套互动、协调推进、以城带乡的发展路子,通过农业产业化着力解决农民收入问题,通过工业化着力解决农业问题,通过城镇化着力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8、突出县域比较优势,走特色经济发展之路。由于县域经济受自然、区位、民族和文化等条件的影响,县域经济容易形成以某一产业为主体的特色经济。实践证明,县域发展的关键在于要发挥出自身的比较优势,克服比较劣势,依托本地优势生产要素,参与市场交换和市场竞争,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和产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