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万余亩小春马铃薯标准化生产1万余亩小春马铃薯标准化生产 成效显著近年来,我站坚持从实际出发,深挖本地农业种植资源,依托职能部门和龙头企业资金、技术、市场优势,把小春马铃薯生产作为低海拔村,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要支柱产业来抓,举全乡之力
万余亩小春马铃薯标准化生产1万余亩小春马铃薯标准化生产
成效显著近年来,我站坚持从实际出发,深挖本地农业种植资源,依托职能部门和龙头企业资金、技术、市场优势,把小春马铃薯生产作为低海拔村,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要支柱产业来抓,举全乡之力突破性地发展小春马铃薯生产,走一条强乡富民的新路子,2007年承担县下达的3000亩小春马铃薯标准化生产项目,计划平均亩产2.4吨,在省、市、县农业主管部门和各级党委政府的精心指导下,在全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在王家山等3个村完成小春马铃薯标准化生产1万亩,现将完成情况及效益总结如下。一、项目采取的主要措施(一)、加强领导,组织发展为了推动马铃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乡党委、政府专门成立以党委书记胡加兴同志任组长的马铃薯产业化领导小组,设马铃薯产业化办公室在农科站,负责全乡马铃薯生产的指导、协调、管理和技术推广工作,王家山等村也成立马铃薯生产专班,将小春马铃薯生产目标纳入乡、村干部年度综合考核范畴,实行量化考核。乡班子成员领导每人负责联系一个示范村、点,扶植一个示范户,乡直各职能部门人员分别负责落实,指导办好一个示范点,通过加强领导,形成“全乡同念薯类经,万人合力抓经营”的马铃薯产业化生产、经营局面,从而推动全乡整体平衡发展。(二)、办好马铃薯产销协会,带动马铃薯产业全面发展在壮大马铃薯产业建设过程中,一方面农科站按照突出特色建基地、连片开发建基地的原则,把大桥、杨梅山、地德卡、错初等村作为发展的重点。2005年大桥村、全村546户,有4个组,265户种植一级原种300亩;杨梅山村950户,320户,种植二级原种500亩。总产一、二级原种种植户签订种薯订单585份,完成标准化生产。一级良种18000亩、二级良种27000亩,预计年产优质脱毒马铃薯种薯12万吨。同时我们将有限资金集中起来,捆绑使用,优先用于改造,扩建现有条件好的马铃薯加工企业,组建了大桥乡马铃薯经销协会为龙头,协会注册了“脱毒”牌商标、并建立了“大桥乡农业信息网”使优势更优,“龙头”更大,有力推动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壮大。现在全乡马铃薯销售人员(大户)75家,种植户6500多户。(三)、倡导科技,推动发展2007年组织马铃薯种植户学习马铃薯标准化生产技术、原种生产分级规程、良种生产分级规程,培训马铃薯
一、二级原种种植骨干600人次,(四)、优惠政策,激励发展一是放宽土地政策,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允许村组、农户依法出租、转让土地使用权;二、是部门联合行动。乡里以农科站为重点,吸收科技骨干,组建农技服务队,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巡查,服务到田间地头,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信用社、财政所积极筹措资金扶持马铃薯生产,工商所、派出所严厉打击不法分子、规范市场,维护小春马铃薯种植户及销售商的人生安全及利益。(五)、搞活流通,促进发展多年来,我们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及时捕捉市场信息,拓宽销售渠道,打开马铃薯销售市场。一是借助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提高大桥脱毒马铃薯的知名度;二是制定营销激励政策,鼓励国家公职人员走出机关,采取“走出去,引进来”办法,积极参与小春马铃薯销售;三是培育一支农村经纪人队伍。2005年-200二、项目完成情况(一)、完成面积(二)产量指标完成情况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经济效益1、新增总产值=单位面积增产值×有效使用面积=329×10000=32.9万元。新增纯收入=新增总产值-科研费-推广费-新增生产费=750-60×10000=690万元。户增加纯收益=新增纯收益÷项目区总产数=32.9÷800=411元。科研投资收益率=新增纯收益÷(科研费+推广费+新增投入费)=32.9÷(60×10000)=0.55。农民得利益=单位面积新增产值÷单位面积新增生产费=329÷60=5.48。(二)、社会效益通过小春马铃薯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该园区稳步形成无公害、绿色食品示范基地和标准化生产基地,提高了马铃薯的品质和产量。基地农户与协会签订保护价收购合同,协会保证优价收购、保底价收购,让协会和基地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均沾。园区的建设,带动了冬季农业结构的调整,增加了科技含量,使马铃薯产量、品质、效益有了明显的提高,使马铃薯产业逐渐壮大,成为低海拔村农民增收的主要支柱产业。四、今后的打算牢牢扣紧“协会+基地+农户+市场”的产业链条,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促马铃薯业经济持续发展。为农村培养了大批优秀农业技术人员,以龙头带动、示范引导周边地区广大农民重视应用科学技术,形成科技兴农观念促进我乡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丰富市场“菜蓝子”,充实农民“钱袋子”。会泽县大桥乡农业技术推广站2007年11月8日[,感谢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