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对生态学下微博自净化探索 对生态学下微博自净化探索对生态学下微博自净化探索 文章来自教育网 由新近公共事件中的舆论博弈所引发的关于微博自净化讨论 以往以私人交流性为主要使用目的的微博,现在已逐渐被许多政府部门、传统媒体、企业等加以利用。甚至有人
对生态学下微博自净化探索
对生态学下微博自净化探索
对生态学下微博自净化探索
文
章
来自
教
育
网
由新近公共事件中的舆论博弈所引发的关于微博自净化讨论 以往以私人交流性为主要使用目的的微博,现在已逐渐被许多政府部门、传统媒体、企业等加以利用。甚至有人提出了“微博问政”这一新主张,要求将微博的社会监督功能发挥到极致,真正实现话语权的解放,让全民都能享受自媒体到来的时代。而在这一场由新近公共事件中的舆论博弈所引发的关于微博的讨论中,一个概念频繁进入我们的视线,这就是所谓的微博自净化。关于媒体自净化的功能,其实早在网络诞生时就已经出现。传统媒体线性的传播模式割裂了受众两者双方的角色互换,因而无法满足公民的话语表达意愿,话语霸权一度成为了许多问题无法顺利解决的关键。直至网络公共空间的形成,民众开始拥有了较为开放和公平的舆论发表平台,不同言论、观点的碰撞,让相对僵化的社会权力体制出现松绑。基于意见的自由市场而发展起来网络,具备了这种自净化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也帮助网络逐渐成为了社会民主建设进程中不可取少的一个监督员。时代的发展必然会带来新鲜的血液,而微博就是如此。 从媒介生态学的角度分析微博自净化
媒介生态学起源于北美。加拿大的多伦多学派和美国的纽约学派是北美媒介生态学研究的代表。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着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第一次提出了“媒介生态”这一概念。他创立的这一表述旨在帮助人们理解传播技术和媒介对文化在深度、广度方面所引起的生态式影响。但将媒介生态学正式推展到媒介研究学术领域的则是来自纽约学派的尼尔?波兹曼,他在60年代晚期将“媒介生态”这一术语运用到了纽约大学拓展媒介的研究课程上。所谓的媒介生态学,是指用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来探索和揭示人与媒介、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几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发展变化的本质和规律的学科。作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媒介生态学是人类在处理“人—媒介—社会—自然系统”相互关系的生态智慧的结晶。它既反映了人类对媒介生态现象和媒介生态规律的漫长认识,也反映了人类对媒介生态经验和媒介生态知识的逐步积累和系统构建。[3]在媒介生态学中有两个核心概念,即:“媒介生态”和“媒介环境”。在媒介生态学的范畴,西方学者主要有两个关注点:一是技术或者说是以媒介为代表的技术力量对文化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方式的影响;二是从人文主义的角度反思技术理性,企图恢复人的本性和人类与社会各子系统的和谐健康关系。尽管关注点有差别,但西方学者的研究仍是以人为中心,并都围绕着技术或者媒介技术对社会环境产生的影响。
他们将媒介本身视作一种生态环境,是整个文化系统中的一部分。“媒介生态”这一概念实际上就是将媒介本身视为一种环境结构,而不同的媒介则会产生出不同的符号环境。我们在认知和感知世界之时,绝不是站在传播媒介之外观望,而是置身于符号结构之中,我们使用某种媒介就是在适应由它所构建出的符号系统。当然,“这里所讨论的符号环境,其本质特征并不在于一种媒介或一套专门的代码和语法,而在于两种以上或多套专门的代码和语法的并存。[4]”
在此,我们借助媒介生态学观点再来审视微博自净化这个问题,便会获得一种全新的视野和灵感。因为,在媒介生态学的领域内看媒介这种事物,它已不再只是简单的作为一种传播工具存在,而是以一种环境、一种系统的身份不断地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世界。在“媒介生态”这个概念里,与媒体产生一定互动关系的非物质环境都可以是“媒介生态”里的要素或子系统,包括经济、政治、技术的使用、文化等方面,而各个子系统之间的互动也形成了一种“媒介生态”。放置在微博身上,我们则可以得到如下启示:微博并不是一种单纯的传播工具,或者说一种新型的网络社交服务,它是一个由手机运营商、网络运营商、用户(传者与受者身份统一)、网站创建者、监督方(网络中自发组织、官方组织)等多方共同组建发展起来的一个媒介生态系统。在这个媒介生态系统中,每一个子系统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必须同其他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协作、相互调整才能实现微博这个大媒介系统的正常运行。微博上的言论,在这个系统中就如同生物体的细胞一样,它的流通必须要符合该系统的一系列类似于生态性的法则,这是因为微博系统中的每一个子系统都有着与其他外界系统的紧密联系。例如,手机运营商和网络运营商在以盈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始终与经济系统密不可分。微博用户,即微博上的传者与受者,都有着与自身阶层、文化背景、利益集团割舍不开的千丝万缕的联系。监督方,尤其以政府为代表的微博言论审查者,必须将政治、法律、国家政策等因素考虑在其工作的原则之中。譬如,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市公安局、市通信管理局和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共同制定的《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于2011年12月16日出台,再次规定中,微博客用户被要求必须进行真实身份信息注册后,才能使用发言功能。目前该规定已于2012年3月16日成为北京微博老用户真实身份信息注册的时间节点,之后未进行实名认证的微博老用户,将不能发言、转发,只能浏览。同样在2012年3月31日8时至4月2日8时,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分别暂停其评论板块的使用,旨因在微博评论跟帖中出现了较多谣言等违法有害信息,以便集中清理整顿。微博这个媒介生态环境,势必是与政策环境、资源环境、技术环境、竞争环境(与其他媒介竞争造成)等其他社会系统中的环境密切相连的。而从传播学控制分析的角度来看,这也是因为任何大众传播机构作为信息的传播者,都不能随心所欲的传播信息,它的传播行为总是受到社会特定的政治制度、政策法规、文化范式构成的潜网的深层控制。由此分析,我们认为,微博作为一种媒介生态系统是具备所谓的自净化能力的。但前提必须是要把微博视为一个与其他社会子系统紧密相联的媒介系统而言,否则单纯的工具再先进也只是一堆冷冰冰的机械或是由二进制编写出一套应用程序。透过媒介生态学这种理论我们可以看到,系统性这种原是生态学中的一个术语,已经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社会生活。媒介,作为一种社会化的产物,它的生存与发展也必然受制于社会中系统性的影响。任何局部性的、独占性的、垄断性的观点都已不再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涉及舆论尤是如此,我们之所以强调微博的自净化功能,就是希望在面对与国家、民族、社会息息相关的各种公共事件时,人们能够在自由表达意见的意愿充盈之时,也能享有先进、便捷、开放的传播技术环境,只有这样,多元化的舆论之声才能确实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理性、智慧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