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论社会责任的反思道德和法律的权衡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社会中,处处充满着温暖,这样的生活环境不仅仅是前人的艰苦奋斗得来的,还需要我们后人的努力维护。然而,这个社会却出现了一些不太和谐的现象:部分老年人的道德缺失好心人的善举被误认为恶意
论社会责任的反思—道德和法律的权衡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社会中,处处充满着温暖,这样的生活环境不仅仅是前人的艰苦奋斗得来的,还需要我们后人的努力维护。然而,这个社会却出现了一些不太和谐的现象:—部分老年人的道德缺失——好心人的善举被误认为恶意之作。尊重老年人一直是中华美德之一,许多年轻人乐于传承这个美德,但是原本只是做了一件好事,却被受救助者或其家人认为是恶意的行为。因此,政府及其相关人员应着手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还社会一个良好的生活氛围,同时也让这种优良的互帮互助的精神一直传承 下去。
一、 道德和法律的冲击——扶不起的老人。
(一)部分年轻人推脱社会责任的因素。
一些糊涂案的上演,让原本普通的助人为乐变得不再普通,简单的义举很有可能惹祸上身,被人诬陷,被人讹诈,正是因为这些不正之风,让年轻人在做好事之前变得那么胆怯,他们需要考虑扶完的后果,是不是会被反咬一口。部分落后年轻人原本在思想上的觉悟就比别人落后,如此一来,他们更可以堂而皇之地以之为借口,对于老人摔倒不闻不问,甚至视而不见,这便使得道德的缺失更为严重,在他们心里,搀扶老人靠的不是良知和感恩,而是证据和指南。
而对于原本就有高觉悟的年轻人而言,他们害怕被讹,害怕善有恶报的畸形道德观念,是自私,是贪婪把他们一步步推向了沦丧的道德底线,给了行善者更多的风险。甚至在面对一些善良的老人时,他们也不敢再伸出援助之手,因为在法律上,扶老人不是他们的义务,只是一种善举,他们思想的包袱一直不能被卸掉,生怕见义勇为会惹祸上身,因此他们便会尽其可能地推脱自己的社会责任。
(二)部分老年人缺少基本道德意识的因素。
有些老年人的行为更是为败坏社会风气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摔倒的,不仅是老人,更是他们的良知。究其原因,主因是他们较为贫穷,上医院看病太贵。在这群老年人中有大部分是来自农村,他们生活艰苦,不像城市里的老年群体有完善的医疗保障,可以享受良好的政策待遇。
此外,不得不承认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法律不够健全。其实翻开很多类似“彭宇案”的案件,我们不难发现,这些人都是生活在社会的边缘和底层,他们在这个世上甚至不是为了生活,而是为了生存。他们无权享受任何的社会保障体系,但是生活成本又在日益飞奔,物价水平有居高不下的趋势,这些弱势群体已经被社会远远地甩在了后面,想要改善生活现状,掠夺和欺骗就成了他们的手段,受到社会的保护时,甚至有时连大家的同情心也在偏袒他们。
最后,有些不孝的子女或是常年不在身边也成了老年人讹人的原因之一。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有大批年轻人外出打拼自己的事业,很少顾及家中年迈的父母,而这些老人中有些失去了老伴,自己孤独地过着下半辈子。
二、道德和法律的转换——家庭中的角色转换。
(一)家长转换角色——变法官。
在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公义面前,父母必须进行正确的判断,对于“扶老人事件”,父母应该义不容辞地鼓励孩子继续扶,必须扶。在平常的教育中,往往会教育孩子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做了好事能受到表扬,不做好事也不会受到批评。但是如果在今后的教育中,家长能够把助人为乐当成一种义务灌输到孩子的思想中,或许这个社会会变得更加温馨和和谐。
(二)孩子转换角色——变求助者。
在家庭中,孩子渐渐会居于主导地位,因此让他们能够明辨是非是极其重要的。当孩子拒绝搀扶老人,拒绝做好事时,家长应该让孩子换位思考,站在求助者的角度去考虑。每个人都会老去,如果当时摔倒的是他们,遇到问题需要求助别人,但是身旁的人却置之不理,漠视他们的生命,孩子心里会做何感想?
(三)长辈转换角色——变施助者。
长辈无疑是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他们应该为年轻的一代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如果受到别人的帮助,应该感恩,而不是将别人的爱心化为泡影,反而倒打一耙。长辈们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如果是自己帮助了别人,将别人解除了困境,但是被救者非但不感恩,还要索求赔偿,这不是一件很可笑又很可悲的事吗?当自己的好心被践踏,信任危机不断泛滥时,长辈们的心一定被刺得生疼,所以不要认为“倒打一耙”是个无本万利的买卖,因为即使你赢得了金钱,你却输了最宝贵的自尊和人性。
三、法律和道德的统一——解决丢失的社会责任问题的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出现道德指南。
当被问及你是否会扶摔倒的老人时,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犹豫甚至坦言不会扶?因为真人版的“农夫与蛇”重复上演,这折射出人与人之间已经出现了极其严重的信任危机,此时,我们心中的天平便应该开始发挥作用。我们应该牢记道德永远是做人的第一要义,面对需要帮助的老人时,我们应该义不容辞地伸出援手,应该坚信人与人之间还存在信任,存在温暖。我们的道德观念不能因此而被颠覆,我们社会的光明面还是多于阴暗面的,冷漠的围观并不是一个年轻人所应有的承担,应将举手之劳变得更加理所当然。
(二)强化完整的法律体系,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出现法律指南。
堂堂中国13亿人,竟然不敢扶起摔倒的老人,这是一个民族的悲哀,在道德缺失的背后,我们也应该出台相应的法律指南。老人或许是因为记性不好,或许是因为家里贫穷,他才会讹上帮助他的人,但是从法律而言,人人平等,我们不能因为老人年纪大,是弱势群体,而不追究他们的民事或是刑事责任,如果一经查实老人是诬告,那么就应该按照法律上的惩治条例进行处罚,而不能对他们有特殊的照顾。正是因为之前的许多糊涂案,才纵容了部分老人恩将仇报的糊涂做法,使得正义无法伸张,让无辜的好心人蒙受不白之冤。所以国家应该修订法律条文,做到真正的公平公正。
除了适时追究老人的法律责任外,国家也应该为一些孤寡老人或是贫穷老人建立必要的保障机制,对于救助者,可以起草相应的救助者条例,为他们设立一个专门的风险基金,如遇到他们做好事反被冤枉的话,可以无条件提供免费的律师为他们打官司,若官司输了,赔偿金则从风险基金中扣除,而不需要本人承担。因为这是对善意救助者的一种肯定,从而能够带动社会的良好风气,涌现出更多“大胆扶老人”的优秀青年,也会将更少“恩将仇报”的老人扼杀在摇篮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