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 > 教育论文 >

论经贸英语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教学

发布人: 谜语网 发布时间:2015-10-03 字体: | | 打印文章

推荐阅读:" 论文关键词:经贸英语;课程改革;实践教学 论文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经贸英语作为结合了英语专业语言优势和国际贸易知识技能的专业在很多高校开设出来。本文联系教学实践,介绍了我国经贸英语专业课程改革的方向,从分析现存的

"
论文关键词:经贸英语;课程改革;实践教学

论文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经贸英语作为结合了英语专业语言优势和国际贸易知识技能的专业在很多高校开设出来。本文联系教学实践,介绍了我国经贸英语专业课程改革的方向,从分析现存的问题多与实践能力培养相关入手,提出了对于实践教学环节应予以重视的观点,并针对问题给出了个人的建议和对策。


一、引言

为适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出口行业迅速发展的国情和实现高等教育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我国的许多高校纷纷开设了与国际贸易有关的专业和课程。为了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许多传统专业也逐步向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方向靠拢,这都反映出我国经济领域的发展对教育事业的深远影响。其中特别是将英语专业与国际贸易相结合的经贸英语专业,它即保留了英语专业对于语言能力的重点培养,又复合了经济学领域的热点学科国际贸易,并且满足了这一领域大量的人才就业需求,顺应了社会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一出现就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为了提高经贸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必须优化其课程设置,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总结并对其进行改革。由于经贸英语专业与传统专业的课程相比,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等各个方面都具有其特色,这些特点也就决定了经贸英语的实践教学必须与经贸实践和社会需求相结合,然而,做到这一点将面临诸多困难。

二、经贸英语专业课程改革的方向

(一)课程设置整体化
课程设置的整体化是指依据一定的规律对课程做出科学、合理的组织与安排,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按照培养目标选择出来的课程,不应是零散的、互不关联的内容的堆砌,而应是一个富有内在联系的有机体。课程的层次和性质,课程的门数和学时,课程的先行与后续,都必须在课程安排中考虑进去。这样一来,才能形成教学计划的整体统一性和课程的有机联系性,学生所学习的知识才具有连贯性和统一性。 对于经贸英语专业课程的设置,应该充分考虑到语言学与经济学两个学科的特点,既要注意前后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又要符合专业的培养目标,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之上,突出经贸英语专业的实践性,并积极引导学生在宽厚的学科基础之上对相关学科的思想及知识有一定的兴趣和了解,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热情。
(二)课程内容国际化
1994年初,国家教育部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对普通高等学校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进行评估,此举大力推动了高校课程内容的进步和改革。而课程内容更新的主要载体是教材的更新,课程内容更新的本质则是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国际化和多元化。由于全球范围内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的高速流通,知识的更新周期也随之缩短,因此在课程内容设置安排和教材的选择过程中,需要及时地比照现实,剔除已经过时或者陈旧的知识。
经贸英语的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时代性,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进出口业务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许多变化,国际贸易行业内部也对许多的规则进行了新的修订和解释,同时,语言作为一种鲜活的文化载体和交流方式,随着人们对于跨文化知识的逐步深入了解,每一天都有新的元素补充进来。很多高校的经贸英语专业因此在开设类似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务礼仪等课程的时候往往希望与国际接轨,与现实接轨,纷纷选择原版引进教材,希望学生具有国际思维和国际视野,更好地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
(三)学生地位主体化
学生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与所扮演的角色一直都是教育理论界一直以来关注的热点。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自开始以来就提倡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用以替代的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新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鼓励自主学习模式的创新。
在经贸英语专业的课程教学中,学生地位主体化的进程仍然在进行之中,特别是在一些实际操作性较强(口语等)的课程中,教师多以课堂练习和活动来进行教学。同时,经贸英语也引入西方的案例教学,通过国际贸易领域的典型事例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加强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三、存在的问题

(一)输入课程与输出课程比例失调 在实际的语言教学中不难发现,输入与输出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输入是关键和前提,输出是保证,但输入不可能自发转化成输出。这是因为输入只有经过学生理解吸收即实现由input向intake的转化,并伴有学习者的实践和输出,知识才能为学习者真正掌握。那么如何处理好输入和输出的过程和关系,如何提高输入和输出的质量对语言习得的效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众所周知,经贸英语专业以培养既精通外语又有经贸知识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外语人才为目标,从专业课程设置的角度看,要实现这一目标,输出课程应该在总课时中占到一定的比重,来保障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而目前经贸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是输入课程在教学中仍占据中心地位,如口语、写作、口译等输出课程的学分在整个专业课程中所占比例不到30%。弱化输出课程的做法无疑有悖于语言学习的实质和英语教学的宗旨,其后果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对于经贸英语这种对于语言应用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学生原本的英语薄弱环节如听力、口语等技能得不到有效的提高,而阅读这一自初高中起就是重点的课程,到了大学阶段更是以精读、泛读、报刊阅读等多样的形式出现,发展势头有增无减。(杨莉 司显柱,2003)因此,尽管输入课程的学习耗费时间不少,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实际运用能力却未见相应地提高。
(二)校内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和职业要求的不断提高,高校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也越来越明确,能够培养出掌握一定基本知识、适应岗位职业要求、能够较快胜任相关工作、适合社会发展的毕业生成为专业培养方案制定的初衷。然而,在多数高校所进行的经贸英语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这一点并没有在课堂上得到体现,教师不清楚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以及他们未来工作中需要什么样的语言技能和专业知识,教学往往具有盲目性。其结果是使得经贸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相对于国际贸易等专业毕业生而言,只是占有名称上得优势,而并不具备实际的竞争力。特别是最近几年,对于进行纯粹或偏理论性研究学科的需求量急剧减少,而有一定的实践能力、能够较快进入工作状态的毕业生则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这一特点也突出反映在经贸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过程之中,“语言学与基础英语功底不错,在经贸理论方面也有了解,却偏偏在经贸实践方面只略知皮毛,还不能够马上进入工作状态。”这是许多希望招聘到理想经贸英语专业毕业生的企业的感受。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学过程仍然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方式以填鸭式为主,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不多,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其结果是,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不少经济和外贸知识,但是缺乏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的能力。
(三) 校外实践实训流于形式
在近几年的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中,实践教学的建设和实施是评估的一个重要观测点,因此,绝大多数高校都与校外的企业之间形成了合作关系,对于经贸英语专业而言,可以安排学生到校外企业去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进一步熟悉进出口贸易的基本流程、对相关职业岗位增加感性和理性的认识等等。但是,一方面由于参加校外实训的学生一般来说都不具备熟练实际操作的能力,企业方出于成本利润的角度考虑而不可能大量投入培训,另一方面,企业无法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安排来调整自身的经营管理计划满足实训要求,因此使得校外实训往往流于形式,学生也只不过是到这些企业进行参观考察等。 "

四、建议与对策

(一) 重视知识和技能的输出,突出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
在西方英、美等国家的教育机构,学生的平时表现已占到总评成绩的70%-80%,由此可见过程评估的重要地位。如果我们能将基础课评估的重点转移到过程评估上来,更能体现学生主体意识及应用能力的输出课在其心目中的地位势必会日渐提升(杨莉 司显柱,2003)。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要扭转输入课占主导地位的局面,可以从传统的评估方式入手,这种转变并非意味着完全取消期末考试对学生学习的检验,但是可以调整其在总评成绩中所占的比例。
本人在近两年的经贸英语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尝试利用实践教学环节来实现对理论知识的补充和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尽可能地缩短课本知识与动手实践之间的差距,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过程中,必须完成相应的实训环节,达到一定的要求后,才能拿到本课程的学分。学生的平时表现、实训和期末考试在总评成绩中分别占到20%、20%、60%,实训过程中学生还需完成一定的任务,撰写并形成含有实训心得的书面实训报告。采用这种方法既激励了学生转化、输出知识、深入实践的兴趣,在实训过程中发现自己从未意识到的问题,又能够满足学生在枯燥的理论课程学习环境下身心共同参与的需求。
除此之外,经贸英语的实践教学环节可以体现在听说等基本交际语言能力培养和独立从事对外经贸工作能力培养的各个方面,这两种能力其实都属于知识和技能的输出,如独立翻译和审查外贸合同与单证,掌握填制和修改合同单证的技巧,独立翻译其他对外经贸合同资料等等,既需要利用英语语言进行表达应用,也需要将经贸类相关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践。
(二)引入需求分析,实践实训与职业资格证书关联
专门用途英语的研究者们普遍认为,只有基于需求分析的ESP课程设置才能成为有效的课程项目(管春林 2005)。需求分析是对该专业的教学目的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做一番详细的调查和分析,依据分析的结果来制定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而需求也包含学习者为在目标情景中能顺利运用所必须学会的知识和技能的目标需求,和学习者为了学会而需要做的一切学习需求(Hutchinson Waters,1993)。
同样,作为专门用途英语范畴的经贸英语,要使其真正能将学生培养成能驰骋国际商界的英才,我们在设置课程时有必要对学生的学习需求、用人单位对外贸人才的要求等进行细致而全面的分析。另外,利用需求分析,可以使得教师更清晰地把握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有助于教师认识学习者的需求以及未来的工作情景对学习者语言技能的要求,并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经贸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的对口行业是进出口贸易或对外经贸这种综合性非常强的工作,它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强的英语能力和一定的对外经贸工作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因此,在制定相关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时,应该听取行业内的专家对职业及岗位能力的定位,依据其要求共同确定相关课程,随着知识的深入和技能的熟练,鼓励学生在校期间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地参加一些与经贸方向接近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现在社会上能够得到用人单位一定认可的、且较受欢迎的职业资格证书有外销员证书、国际商务师、商务英语翻译师等资格认证,其考试内容多与经贸英语专业所开设课程相近,但是仍然需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在平时的课堂讲授和活动中,可以引入部分资格考试内容作为实训的素材,一方面可以为学生参加相关职业资格考试作一定的准备和指导,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资格考试中与实际工作联系较紧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
(三)针对校外实践落实的问题,既要充分理解合作企业安排大量学生参与实践所带来的难处,同时也应该尽一切可能寻求其他解决途径
例如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根据企业的经营管理计划,将实践阶段分散到专业学习的各个学期阶段;同时,对学生参与实践所必要的经贸英语实践知识,协调能力、工作态度、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进行评估,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水平,在与合作企业协调后安排到不同的工作岗位中去。这样既避免了高校的实训环节与企业的计划安排时间上的冲突,又能够按照学生实际的能力与工作岗位进行能级对应,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合作企业由于接收学生实训所带来的成本损失,并且不同实践能力层次的学生能够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实践水平。

五、结语

总之,经贸英语专业课程改革已经朝着一个更趋于合理、完善的方向迈进,不管在此过程之中有什么样的困难,只要时刻联系我国对外经贸行业的发展趋势,吸取英语语言教育领域的成熟研究成果加以利用,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理念与方法、实践教学等各个方面不断创新,一定能够为社会输送优秀的对外经贸人才,为我国的对外经贸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Krashen,S.D.The Input Hypothesis[M]New York: Longman.Inc.1985.
[2]Swain M.The Output Hypothesis[A].Handbook on Research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C].Mahwan,NL:Lawrence Erlbaum,2004.
[3]杨莉, 司显柱.系统化设置:经贸英语专业课程改革的方向[J]. 江西社会科学,2003,(11).

1、“议论文格式”范文由查字典范文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议论文格式例文地址:http://www.tkpao.com/a/lunwen/jiaoyu/156676.html,复制分享写作指导范文给你身边的朋友!
3、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