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我国财务管理理论世纪回眸 我国财务管理理论世纪回眸 我国财务管理理论世纪回眸 应《财务与会计》之约,要我以“百年中国财务理论”为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对我来说深知这是个难题;尽管如此,还是应尽力而为。这是因为我觉得作为一位多年的财务理论工作者
我国财务管理理论世纪回眸 我国财务管理理论世纪回眸 我国财务管理理论世纪回眸
应《财务与会计》之约,要我以“百年中国财务理论”为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对我来说深知这是个难题;尽管如此,还是应尽力而为。这是因为我觉得作为一位多年的财务理论工作者,正逢世纪之交,有责任与财务学前辈、同行一道回眸过去,继往开来,感受中国财务理论的思想精神和发展轨迹。
过去100年正好是财务管理学从独立走向不断完善的100年,西方财务是这样,我国财务也是如此。一般认为,西方财务理论的独立是以美国著名财务学者GREEN于1897年出版的《公司财务》为标志的。尔后西方财务以股份公司为研究对象,着眼于不断发达的资本市场,在学科发展、理论成果上可谓异彩纷呈,至今已经成为西方经济学中最耀眼的分支。尽管我国财务理论过程十分曲折,但是财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在过去的100年也完全可以说是硕果累累。
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我国财务理论研究的新纪元。解放以后到改革开放前的30年,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与财政体制下建立和发展的。财务理论研究也就围绕国营企业实行经济核算制,建立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及其管理内容与方法而展开。涉及的财务理论问题主要有:①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核算理论。主要涉及到经济核算的实质、客观依据、指标体系、群众核算与专业核算的关系。②关于社会主义资金理论。有关这方面的讨论主要集中在资金的本质、资金与资本的区别、资金运动规律性、固定资金与流动资金的区分、折旧基金性质、流动资金职能、社会资金与企业资金相互作用等。③关于社会主义企业利润的客观依据及其与资本主义利润的根本区别。④关于财务本质上是货币关系体系的总和还是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关系,或是价值分配活动。⑤关于经济效果的概念、范围与经济核算的关系。⑥对企业车间班组核算制度、月度财务收支计划和资金平衡会议制度、决算审查会议(经济活动分析会议)制度、定额发料制度、流动资金归口分级管理、成本费用归口分级管理的研究等。这一阶段财务理论研究的特点是: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作为唯一的基础理论,甚至把一些政治经济学应该研究、解决的问题,纳入到财务研究之中。在内容上,财务概念上的争议是财务研究的重点;在目的上,主要对宏观上的有关财务政策产生影响在实务上,总结形成了极富中国特色的财务控制的具体操作方法。
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全方位经济体制改革序幕,我国财务理论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时期。以国营企业的财务改革和改进国营企业财务管理为核心的财务研究全面展开:①以改革企业分配关系、放权让利为主线,围绕企业基金制度、利润留成制度、两步利改税、承包制、租赁制和税利分流等改革举措的财务研究。②财务与会计的关系问题研究。这是我国长期存在的争议问题,其中以20世纪80年代“会计管理论”与“会计信息论”的争议最为激烈。③财务职能研究。可以说20世纪80年代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在理论上实现了由财务的服务职能(为政治、生产、群众服务)向财务的分配、控制、组织、决策职能的转化。④宏观财务与国家财务问题的提出拓宽了财务研究的视野。⑤关于经济效益与经济效果、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经济效益与财务管理的探讨使人们加深了对财务管理的认识。⑤关于资金周转指标、利润率指标(平均资金利润率、资本利润率)研究。⑦关于成本的经济内容、作用、成本开支范围、国家成本杠杆与政策、除本分成制、成本考核指标的研究。这是当时财务成本研究的主要问题。⑧实务界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内部银行、目标(利润)管理、划小核算单位与内部承包、商品保本保利期管理等财务管理方法。这一段时间的财务理论研究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作为唯一的基础理论的局限有所松动,理论依据不断拓宽。在内容上,财务名词概念的争议仍是财务研究的重点;在目的上,不仅要对宏观上的有关财务政策产生影响,更是为国营企业自身的财务改革与财务管理提供思路,研究的范围十分广泛。
以1993车颁布、实施”两则两制”为起点和契机.我国财务理论研究的视野、方法、内容等呈现出明显的“多极化”特征:第一,财务概念的“多极化”。概念的差异涉及到立足不同力面研究财务问题。如第一种“财务”概念就是指公司财务。它对财务的定位主要是针对资本市场,针对上市公司这样一个特殊的企业群、特殊的环境来研究公司的财务目标、财务工具和财务的价值评估问题,它是西方财务的翻版;第二种“财务”指财务管理,主要指内部财务决策和财务控制体系,这与中国传统的财务概念一致,主要强调既要研究上市公司,也要研究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含国有独资企业)财务、中小企业(私营、独资、合伙、股份合作)财务、外商投资企业财务。第二,财务研究基础理论的“多极化”:既有传统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也有西方经济学,尤其是制度经济学、产权经济学的引入使财务的“经济学”研究日益浓厚。第三,财务理论研究方法的“多极化”:近年来财务理论上的实证分析方法与规范性研究方法形成对峙,并且采且典型“案例分析”的分析方选也日益引起重视。第四,财务管理主体(层次)的“多极化”:主体是指谁来管理财务,西方财务书定位在财务经理。我国财务理论明确提出管理主体应该是多元的,应该是多元主体的一种整台,是企业经营机制的反映,包括政府理财、出资人理财、经营者理财、财务经理理财和员工民主理财,这就是管理主体多级层次。第五,财务管理目标的“多极低”。关于财务管理的目标研究和讨论曾较为热烈,是否把财务基本目标定位在利润最大化、资本保全与增值、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每股市价、股东财富最大、企业价值最大、相关者(政府、股东、债权人、职工、客户)利益最大等目前还在争论。第六,财务管理对象的“多极化”:资金运动论(筹资、投资、分配)、管理循环论(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财务分析)、财务要素论(现金流转、资产、资本、收益)、产权经营、资本经营、证券经营等都是财务管理对象的种种表达。第七,财务与边缘学科的关系认识的“多极化”:财务管理与财务会计的关系的认识似乎趋于共识,但是对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成本管理、财务分析、证券金融的相互关系目前则没有取得共识的迹象。第八,实务界实施财务管理的举措“多极化”:“财务管理中心论”、“成本否决”、“内部结算中心”、“预算管理”、“财务总监委派制”、“购销比价管理”、“企业改制与财务重组”、“业绩评价与报酬计划”等使财务的实务运作流光溢彩。第九,关于财务管理体制改革走势观点的“多极化”:诸如,《企业财务通则》的存与废,政府与国有企业尤其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财务关系如何再造,控股公司(企业集团)内部母子公司架构与财务上集权分权体制的选择等体制上的问题是财务理论上的热门话题。第十,财务教学与人才素质研究的“多极化”:“财务管理”已经被国家教育部单独列入新的专业目录,开设“财务管理”专业是这几年各高等财经院校包括综合性大学专业调整的“时尚”。但是把财务管理专业设在会计系还是管理系、金融系、财政系内,不同的院校有不同的安排。不过最为要紧的是这个新增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体系与结构至今缺乏统一、科学、可行的方案,这可是“百年树人”的大事。诸如此类的“多极化”充分表明我国在世纪末的财务研究的五彩缤纷。财务理论的立体感很强,从不同的立场可以得到不同的框架体系,不同的内容呈现不同的形式,内涵极其丰富。但是换个角度来说,也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财务理论研究十分身乱,它的系统性、层次性难以与历邻近的会计学研穷相提并论。这就是目前财务理论研究尴尬处境之所在。
写到这里我想起现任美国副财长,被认为是美国40岁以下顶尖经济学家拉里萨默斯所说的一句话:“这个世界之所以需要许许多多优秀的、具有影响的经济学家,是因为他们对问题的理解更加透彻明晰,能够指出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在一种明确的分析框架之内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世纪之交,财务管理作为增加财富的重要手段已广泛存在于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层面与角落。其理论的如此趣味、思想的如此广博、功能的如此神奇、关注的人如此之多是我国财务理论工作者的最大幸事。但是当今我国迫切需要许许多多优秀的财务理论工作者以高度敬业精神、科学的分析态度、明晰的理解力和准确的判断力,对这些“多极化”现象进行快速、有效的整合,使财务理论以一种科学、严谨的学科面目展现出来,以无愧于人类刚刚以欢歌笑语迎来的新千年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