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哲学范文 > 马克思主义 >

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几点看法

发布人: 谜语网 发布时间:2015-09-28 字体: | | 打印文章

推荐阅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之一。生产力觉得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构成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内在本质的关系构成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即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力状况的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之一。生产力觉得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构成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内在本质的关系构成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即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关于“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的问题,我们要从三个方面来掌握。第一,必须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角度阐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者的辩证关系,说明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的必要性问题;第二,必须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作用的发挥的两个层次(即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经济体制两个方面)来把握这个问题,这实际是要说明的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是如何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第三,必须把这一理论运用于分析我国的实际,阐明在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条件下,我们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使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其结论就是必须对经济体制进行调整、改革和完善。

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调整和改革的理论依据。

按照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个基本矛盾的运动,决定着社会性质的变化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们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不同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为我国的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打开了广阔的道路。无论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都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如果它们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障碍,那就必须要发生调整和变革。

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改革,目的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人民共和国;根本目的就是要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消灭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改变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及改变建立在这一经济基础之上的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确立人民民主专政为核心的新的上层建筑,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标的实现,为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是检验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后胜利的惟一标准。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进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是为了确立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并在这种经济基础上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进行改革开放,调整和改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调整和改革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部分,也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充分证明,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都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适时地通过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这样才能保持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机和活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也充分说明,正是通过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以及其他方面的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我国的生产力,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在现阶段通过改革以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极端重要性。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主要是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来实现的。

第一,经济体制是同经济制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经济范畴。经济制度是指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主要内容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形式等。经济制度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经济体制,则是指一定社会经济制度或生产关系所采取的具体形式、运行方式及其体系,包括经济组织和管理的形式、制度、方法和经济运行机制等。同一社会制度的不同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阶段,因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历史传统及具体国情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经济体制;而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又可以实行具有共性的经济体制。

第二,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动力,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首先,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革。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通过对经济体制的改革,自觉地调整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所以,经济体制改革就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出发点,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完善。其次,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对原有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调整,选择和建立同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新的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建立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都是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完善。最后,通过改革经济体制,建立和健全适合生产力发展并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相适应的经济体制,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科技进步,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

首先,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①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一社会基本矛盾的作用下不断向前发展的;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形成和发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这是因为: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生产活动是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从而最终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并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生产力是人们不能选择的客观物质力量,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表现,是一种可供测量的客观标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具有能动作用,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这种反作用是有限的,归根到底依赖于生产力的状况。

其次,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过程。这样就把决定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与社会发展、社会进步的本质统一起来,突出了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这种表述和观点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发展要求,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运用和发挥。

最后,我们为实现现代化而奋斗,最根本的就是要通过改革和发展,使我国形成发达的生产力。对于我国目前仍然存在的不适应先进生产力和时代发展要求的一些落后的生产方式,既不能脱离实际地简单化的加以排斥,也不能采取安于现状、保护落后的态度,而要立足实际,创造条件加以改造、改进和提高,通过长期努力,逐步使它们向先进适用的生产方式转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使先进生产力得到发展。

先进生产力的科学含义以及如何发展先进生产力。

首先,先进生产力的科学含义是指: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其次,如何发展先进生产力的问题。第一,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作用。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发展我国先进生产力最基本的途径。第二、必须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掌握、运用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用先进科技改造和提高国民经济,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的跨越。第三,正确处理发展先进生产力与现存的一些落后生产力的关系。第四,不断改革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打开通途。我们要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指引下,继续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首先,党不仅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而且更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认为:生产力的发展与运行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进行的。生产力的性质和程度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程度;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实践已经证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是我们党所做出的完全正确的决策。

其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我们奋斗的基本目标,党必须始终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是因为:第一,是要与这样的生产力保持直接的紧密的联系,把发展先进生产力作为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第二,是要拥有、控制和掌握先进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即生产者、生产资料、劳动对象的社会配置权和生产要素的科学结合方式。用先进的生产力来为工人阶级和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为巩固和发展自己执政党地位服务。第三,是要走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最前面,把不断追赶世界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当作自己的努力目标。

最后,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要根据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对不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进行变革、改革或调整,为先进生产力更大更快的发展开辟空间,创造条件。《讲话》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讲话》强调,全党必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观点和自觉性。

1、“议论文格式”范文由查字典范文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议论文格式例文地址:http://www.tkpao.com/zhexuefanwen/makesi/134644.html,复制分享写作指导范文给你身边的朋友!
3、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