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列表

「津云调查」捐款簿上的“老共产党员”:隐姓埋名捐资助学十二载

时间: 2020-07-27 00:50:29 来源:「津云调查」捐款 作者: 「津云调查」

“老共产党员”这个署名,对于市慈善协会的工作人员来说,疑问一直萦绕在心头,直到2018年,他们才找到王燕玺。重阳节那天,慈善协会要搞一个“九九重阳慈善助老”系列活动,工作人员从南开区报上来的材料里发现,有一位老人常年以老共产党员的身份向慈善机构捐赠善款。经核实,这位老人就是在市慈善协会匿名捐款的老共产党员王燕玺。

慈善协会的工作人员记得,王燕玺曾在老伴儿的陪伴下来捐款,但自打2013年后,王燕玺再来捐款时已是独自一人。她告诉工作人员,老伴儿得病去世了。她还说,慈善公益是老伴儿生前与她的共同约定,现在老伴儿走了,约定的事她还要继续做下去。“我觉得我是在党的关心培养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我不能上讲台了,但是我可以用另一种形式来帮助他们,让他们去学习,将来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王燕玺说。

外孙接过传承棒

自从王燕玺搬到九华里居住,每年春天她都在社区种棵树。如今,她种的紫藤已经爬满了廊架,小区里的居民好多都在那儿乘凉。王燕玺住在一楼,她管自己叫守门员,谁家来了快递、邮件,家里没人都是她来代收。有的邻居外出旅游,订的报纸也都交她代收保管。还有邻居回老家,把钥匙交给她,说怕万一暖气出问题,师傅没法上门维修。在王燕玺家中的写字台上摆着一个像扇子一样的笑脸,它是去年春节社区搞联欢座谈时,老人自己拿硬纸壳做的,笑脸旁边还附有一张纸,上面是她给节目写的台词儿。她总念叨着,要为奔小康做点什么,继续走好为人民服务的路。王燕玺说,人生是短暂的,要让生活过得充实愉快才有意义。她决定百年之后,把遗体捐献给国家,供医学研究之用,以实现她要把终身献给人民、献给党的夙愿。得知姥姥的这个想法后,外孙王与时在感到骄傲的同时也表示,会以姥姥为榜样,将爱心传承下去。

王与时和姥姥

王与时是清华大学机械学院的一名大一学生。暑假开始,他就利用闲暇时间协助社区的工作人员做小区的消杀工作,每天上下午各做一遍。事实上,从小在姥姥家长大的王与时,自打上了大学开始,就成为了一名志愿者,在他心里,这与姥姥潜移默化的影响密不可分。

王与时给小区做消杀

性格内向的王与时,给家人的印象,永远都是每句话不超过三个字。但是,王与时不仅默默地加入了社区志愿者队伍,还在大一下学期,报名参加了学校和所在系的志愿者团队。由于微积分成绩优秀,他很快成了这门课程的讲师,给同学们进行小班线上授课。

王与时准备线上义务授课的课件

不仅如此,在新发地市场疫情发生后,北京多个高校开始在学生范围内招募志愿者,当时正在天津的王与时在清华大学学生公益的公众号上看到了招募推送,他第一时间填写了报名问卷并参与其中。王与时的任务就是登记和整理北京回传的信息,并进行纠错。他用这样的方式支援北京核酸检测的工作。

王与时帮助整理北京核酸检测相关信息

在王与时看来,虽然现在还不能像王燕玺那样定期捐款,但是他可以通过志愿活动的方式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而关于志愿服务的事儿,王与时对家里只字未提。他说,要把慈善这个接力棒从姥姥手里传承下去。

津云新闻记者 马雨彤

「津云调查」捐款簿上的“老共产党员”:隐姓埋名捐资助学十二载来自于网络,由谜语网(脑筋急转弯)整理编排并为广大网友提阅读,如有您有其他需求及疑问请咨询网站客服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