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不务正业”的八零九零后皮雕艺人:“要用最老的手艺做最新的东西”
时间: 2020-07-16 19:22:36 来源:这对“不务正业” 作者: 这对“不务正原标题:这对“不务正业”的八零九零后皮雕艺人:“要用最老的手艺做最新的东西”
撰文/摄影 云南老年报 李婷 编辑:林涛、徐敏
不久前,董娜和赵辉带着皮雕作品亮相春雨937工业遗产文化街区,其中不乏《美洲绿鬃蜥》《皮雕青花茶具》等打破传统皮雕造型且创意满满的获奖作品。古老的非遗和这两副年轻的面庞一经“混搭”,立刻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出生于1987年的董娜说,“用最老的手艺做最新的东西”是她和“90后”合伙人赵辉致力于传承和发扬皮雕这一传统手工工艺的理念和态度。不务正业皮具店主“入坑”皮雕
本报记者 李婷 摄
皮雕,是以皮革为雕刻材料的一种雕刻工艺,我国商代就有皮革技术与皮雕制作、交流方面的文献记载。不过现在较为公认的说法为:现代皮雕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利用皮革的延展性来做浮雕式图案的器具,直到近几年才在国内开始蓬勃发展。
董娜说,自己与皮雕结缘纯属偶然。2011年,大学毕业的董娜选择创业,在昆明开了一家小小的皮具店,货源全是从广州采购回来的成品包。这原本是一门简单的买卖,却被董娜的一番“折腾”而变复杂:有的包包在她眼中设计不合理,必定被她试着做一些小改动。碰到好看的包包,那么这个包的结局必定是被她拆开仔细研究……开店没多久,董娜已然开始“不务正业”。相比守店,她更热衷于流连国内各种各样的创意展、设计展,开始尝试投入到创作皮具的学习当中。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她与皮雕结缘,也遇到了和自己志同道合的“黄金搭档”赵辉。
2016年,董娜和赵辉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创立一间工作室,取名“米萱皮具设计工作室”。两人自此开始全身心投入学习和创作皮雕当中,把爱好当成事业来经营。“‘每天都被梦想唤醒’这句话之前只当是心灵鸡汤,遇到皮雕后才意识到这其实是一句心声。”董娜调侃道。工作室成立初期,董娜和赵辉一边收集各类关于皮雕资料,一边不断在自学中积累经验,两人一度潦倒到一年半载都没有分毫收入。
但谈及创立工作室的初衷,两人却异口同声地表示:希望能在延续传统和发扬创新中找到一个平衡点,用心打造每一件带有灵魂和温度的产品,让更多的人欣赏和喜欢皮雕这门工艺。潜心修炼皮雕大赛上崭露头角
本报记者 李婷 摄
做皮雕是一个很考验耐心的事,从选料到裁皮、打湿、印花、雕刻、敲打、染色共有7道工序,涉及到的工具少则几十种,多则近百种。皮雕不仅对皮料的要求高,对匠人手艺要求也很高,其中的印花、雕刻和染色3道工序,每步都要花上四五十个小时,最重要的是,制作期间需要高度集中精力,每一刀落下,便无法修改,每一笔颜色画上,就无法褪去,一旦出现失误,就前功尽弃。
对于董娜和赵辉来说,经年累月地接触皮雕,每一个步骤都已熟练于心,可在创作过程中,他们纵使一个动作已经重复了成千上万次,仍把它当作第一次那样来用心对待。
在董娜眼中,每一件皮雕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经过手工艺人的刻画、敲击、推拉、挤压,原本平整的皮革上面慢慢显露出深浅、远近的效果,凹凸立体的花纹图案,极富层次感。“许多人可能会觉得我们年轻人静不下心,做不了手艺人。但我们的切身感受是,在叮叮当当的的敲打声中,世界反倒安静下来……”董娜说。
经历两年的努力和坚持,董娜和赵辉在2018年迎来转机,他们潜心创作的《美洲绿鬃蜥》和《皮雕青花茶具》的皮雕作品在国内首屈一指的皮雕大赛中崭露头角,打响了“米萱”这一品牌。此后,两人应邀将工作室迁入位于世博园内的云南非遗研学基地,成为基地里最为年轻的一批手艺人。2019年,两人还被评为“点赞春城•我为昆明代言”手机形象征集活动的非遗代言人。
Copyright © 2013-2020 www.tkpao.com 泡谜语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