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列表

孤独空巢村C位“出道”

时间: 2020-08-24 15:18:22 来源:孤独空巢村C位“ 作者: 孤独空巢村C

村支书吴宪文带记者来到爱心超市,指着满满一屋子的物品,发愁“没人来取”。以前也愁,那时一说发爱心物品,有人凌晨4点就堵到吴宪文家门口敲门“伸手要”。

过去,爱心超市里的物品是发放给贫困户、边缘户的。自从高珊带着希望社工们来到村里,协助建立起“时间银行”,立了规矩,要按积分兑换礼品。大米50分、卷纸20分、陈醋10分……每种产品都有自己对应的分值。

黄乃林作为1号时间银行的储户,积分23分,大部分来自他帮老伙计们修剪果树。有着“丰年第一剪”之称的黄大爷,46年前是村里唯一一名选派到县里参加苗圃技术培训的技术员,修剪果树的技术在全县都有名。

“20多年前,我得了场大病,不能干重活。当时大家没少帮我,年年开春扣大棚,不用张罗,俺家地里总能自发来20多人,一上午就能干利索。”黄大爷一直想做点啥来报答大家,听说希望社工帮助大家成立互助养老协会,还设置“时间银行”,腼腆的黄大爷来了“煞楞劲儿”,第一个报了名。喊一声老黄,他扛着大剪子准到。黄大爷告诉记者,他给自己设了个小目标,以现在67岁的身体状况,要当村里“小青年”,把志愿服务再干上5年。

“别看村里刚脱贫,俺们都不富裕,可目前还没人用存折里的分去换礼品。”作为互助养老协会会长,代刚君最了解大家的心理,帮别人不是就为了换点吃喝用的,大家看得更长远。存进去的是情分,取出来的是帮助。“搁以前,帮你是情分,不帮是本分,每个人都有自己心里那点儿‘小九九’。”他说,“现在是你只要帮了别人,日后遇到难事,别人也会实心眼子帮你。”

这些大半生以土地为生的老人们,一直以为自己的能量就在地里田间,一直以为自己也要按照祖辈留下的轮回过日子:劳作、生子、劳作、带孙子。从来没有想过还有一天,他们可以像城里人一样,能被“用得着”,也从来没想过自己这么能干,眼瞅“土埋半截”了,突然可以英姿勃发、开疆拓土。

吴宪文前几年总会接到在外打工年轻人的人情电话,“我爸妈岁数大了,书记帮着给照顾点呗!”现在这样的电话没了。有了互助养老协会、有了“时间银行”,村里老人原来互相还有的边界感、不好意思麻烦他人的想法,也都没了。

低龄的照顾高龄的,身体好的帮帮“下不来炕的”,制度是大家定的,有了记录本、积分表,给了大家一个互帮互助的出口。

爱心超市里的奖品现在越来越充裕,“赞助商”也多了,一些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会自掏腰包买来手套、帽子,悄悄放到架子上,鼓励爹妈好好干、有事干!

“我们村可好了,这些经验你们城里人也应该‘抄作业’”

希望社工带来的是互助的“想法”,有了“想法”,养老路必须得自己“蹚出来”。这群原来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养老”的老人们,渐渐意识到,这种“抱团”对他们的晚年来说是何等重要。

互助养老协会副会长白术华把小园里长得“漂亮”的菜果,都“犯贱”地留给孩子们回去的“后备厢”。姑娘、儿子抢着接父母进城享福,可都被白姨大手一挥拒绝了,“咱条件不好,没能耐帮孩子,哪能还去给他们添麻烦呢!”

在哈尔滨“买了楼”的儿女知道老妈当了副会长,“硬核”支持立刻上线:配智能手机、包了老妈的手机费,4G流量可劲儿用。于是白姨成为协会群群主,大事小情都是她负责在群里传达。

69岁的孙兴华前不久“闯了祸”,因为不识字,把农药当成肥料,眼看要收获的茄子、豆角都被她“消灭”了。正当她和患病的老伴准备开始“对付”日子时,隔壁的孔祥玲送来了两大兜自家园子里的茄子、豆角。从那以后,隔三差五孙兴华家门口总会有一袋袋择得干干净净的菜,直到孙兴华家的小园里第二拨茄子长了出来,同村“快递”才停送。

78岁的杨雨和,儿女因特殊情况无法及时回村给老爸送大米。代刚君在协会一张罗,大家你一斤、我两斤,愣是众筹出60斤大米。杨大爷始终没有将几十袋小塑料袋装的“百家米”混在一起,做饭一袋一袋吃,他让儿女把这些塑料袋留好,这是良心债,得还!

“我养你大,不是让你养我老”,原来想着不去给儿女添麻烦,老两口就在村里“蜷缩”着得了;现在是觉得在村里有了依靠,有难事有了商量的人,有喜事有了分享的人。只要还能动,大家就都守在一起,互相搭把手养老;实在动不了那天,一指坐落在村里的乡敬老中心,“咱一起去那儿,还当邻居”。

孤独空巢村C位“出道”来自于网络,由谜语网(脑筋急转弯)整理编排并为广大网友提阅读,如有您有其他需求及疑问请咨询网站客服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