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列表

科技发展能否防治滑坡“顽疾”

时间: 2020-08-12 07:18:33 来源:科技发展能否防治 作者: 科技发展能否

2 滑坡是一种自然灾害,但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滑坡

什么原因导致的滑坡呢?简单地说,滑坡是发生在山区的一种重力地质地貌现象,是山坡受到河流冲刷、降雨入渗、地下水活动、地震、人类工程开挖等因素的影响,坡上的岩(土)层在重力作用下,顺斜坡坡体破裂面向下滑动的现象。根据滑坡的物质组成,分为岩石滑坡和堆积层滑坡,后者包括了在我国黄土高原广泛发生的黄土滑坡。

科研人员在安装滑坡监测仪器。 田宏岭供图

山坡是由岩石(土体)组成的,受地质运动作用岩石会发生破裂形成裂隙等,改变原有的结构,再受风化等外力作用,使裂隙贯通、岩石变得疏松、破碎,导致山坡的稳定性降低,地震震动、降雨渗入坡体使其内部的力学性质显著降低,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冲刷、浸泡等,都会促使滑坡发生。

滑坡的形成受多种因素控制,山区的地质地貌条件是内因,降水、地震等诱发因素是促使滑坡发生的外因,其中降雨引起的滑坡占绝大多数。我国多数地方处于季风气候区,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9月,尤其是7~8月,滑坡灾害也主要发生在这期间。

当然,人类在山区开发建设中破坏斜坡稳定或引起斜坡稳定条件变差,也会形成滑坡。人类活动与滑坡灾害的关系早已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1963年意大利Vajont水库滑坡导致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双曲拱坝失效,涌浪夺去了坝下游约2000人的生命,这一事件更加促使科学家们加强人类活动与滑坡灾害的关系研究。

近些年来,我们通过研究认识到:人类活动通过工程开挖切坡和坡体超载等方式直接诱发滑坡,不仅加剧了原有滑坡的进一步发育,而且诱发了大量新的滑坡。同时,人类工业化进程引起全球气候变化形成极端异常降水等突发因素,也间接诱发滑坡。一方面城市化速度加快和大规模矿山开采及山区交通建设,强烈扰动地质环境;另一方面,城市化使土地需求量大增,开发活动持续向滑坡易发的山区不断推进,使滑坡灾害加剧。据日本建设省的资料,1969~1972年的4年间,死于滑坡灾害的人数分别占死于全部自然灾害人数的50%、26%、54%、44%。

人类在山区的工程活动,尤其是工程建设位于滑坡多发区,必然要遭受滑坡灾害,世界上所有国家无一例外。如1997年1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50号高速公路发生几处大滑坡,仅清理堵塞公路的滑坡堆积物,就耗资450万美元,公路中断近一个月每天的间接损失都在百万美元以上。

在山区,不经加固处理的堆土弃渣,使形成滑坡的坡面堆积物增加;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不合理排放,以及蓄水池和引(排)水渠渗漏等,使水大量渗透到坡体中,导致组成坡体的岩石(土体)软化,并增大坡体的自重,也会引发滑坡。

3 滑坡治理成本高,做好监测预警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我国为了有效地预防滑坡灾害,在山区广泛地开展了滑坡调查与评估工作,为国土利用规划和工程项目建设的防灾减灾提供决策参考。对滑坡的评估,一般分为单体评估和区域评估。单体评估是指对单个滑坡的评估,区域评估则是指对较大范围内滑坡的评估。随着3S技术(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在滑坡评估中的广泛应用,通过建立数据库和数学模型,实现评估的计算机管理,滑坡评估过程已由传统的定性评估转化为半定量评估或定量评估,较好地满足了防灾减灾的需要。

那么,如何防治滑坡灾害呢?简单地说,包括预防和治理两个方面。

先说预防。在山区开展滑坡危险性区划,划分出危险区与安全区,避开在危险区建设;建立滑坡监测预警站(点),开展监测预警工作,推行群测群防;普及防灾自救知识,提高居民防灾意识和自救水平;制定防灾预案;将处于难以治理的滑坡危险区范围内的人员和设施搬迁至安全区。这些都是预防措施,大多需要滑坡基础资料的支撑,需要广泛的调查和基础研究。

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科学院特别支持领域“山地灾害——泥石流滑坡基础研究”项目的支持下,由成都山地所牵头,联合相关研究所开展了中国泥石流滑坡编目与数据库(信息系统)研究,制定出编目标准化、规范化技术要点,编制了泥石流、滑坡编目表,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建成了中国泥石流滑坡数据库(框架)(包含5000多个滑坡和3000多条泥石流的编目)与试验区(安宁河流域)泥石流滑坡信息系统。利用这一系统,完成了云南小江流域、甘肃陇南地区和长江三峡库首区等地滑坡泥石流的危险度区划。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在国土资源部的组织和领导下,国土部门对全国山区县(市)开展了包括滑坡在内的地质灾害调查,建立起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并在每年汛期前都开展地质灾害排查和山区居民的防灾减灾知识培训。

科技发展能否防治滑坡“顽疾”来自于网络,由谜语网(脑筋急转弯)整理编排并为广大网友提阅读,如有您有其他需求及疑问请咨询网站客服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