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列表

86岁院士亲上一线指导抗洪 探测管涌用上高科技

时间: 2020-08-03 04:52:07 来源:86岁院士亲上一 作者: 86岁院士亲

何继善院士团队成员在庐江上进行检测作业。

少年时期当过矿工的何继善,参加工作后不久就便背着背包,在广西、云南、贵州等地的群山峻岭调查地质矿产资源,此后一生致力于地球物理学特别是矿藏探测技术的研究,为地球“把脉”,先后创立了双频激电法、伪随机信号电法和广域电磁法等地球物理探测领域的重大理论方法。这些理论和方法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何继善教授也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一项、国家发明奖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两项和省部级奖励18项。何继善教授的研究成果使我国在频率域电法领域独树一帜,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此外,早在1998年他便提出流场法堤坝管涌渗漏探测理论,并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批能在汛期恶劣环境下准确探测堤坝管涌渗漏入口的仪器设备。这款仪器在1999年洞庭湖区抗洪期间大展身手,此后在长江、黄河、珠江、淮河流域以及洞庭湖水域的20多个省份,共检测出管涌入水口220多个,查明32座病险水库的渗漏部位,准确率达100%,为多个险情的正确处险和指挥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身处抗洪现场的何继善院士向记者介绍探测管涌的科学原理。

何院士表示,要在汛期保护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把堤坝建得更好;但另一方面,管涌险情不可能绝对避免,因此需要用科技抗洪的思想防患于未然。他研发的这套仪器,不仅可用于汛期,就是在平时,也可以用来探查可能出现管涌、渗漏的地点,及时排查,有针对性地及时治理,防止来年汛期出现险情。(本文配图由何继善院士团队提供)

何继善院士团队成员在中山湖上开展检测工作。

86岁院士亲上一线指导抗洪 探测管涌用上高科技来自于网络,由谜语网(脑筋急转弯)整理编排并为广大网友提阅读,如有您有其他需求及疑问请咨询网站客服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