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 > 政治论文 >

共产主义是全球化的必然趋势

发布人: 谜语网 发布时间:2015-10-02 字体: | | 打印文章

推荐阅读:" 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发展的结果。 人类社会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汇流,第二个阶段是全球化。它们实际上是同一个过程,只不过属于首尾相接的不同阶段。 为什么人类社会的发展会呈现出这样的而不是别样的路径? 这

" 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发展的结果。
人类社会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汇流,第二个阶段是全球化。它们实际上是同一个过程,只不过属于首尾相接的不同阶段。
为什么人类社会的发展会呈现出这样的而不是别样的路径?
这是由人类社会的生存条件和初始状态决定的。
地球上的人类社会是在一些互相离散的点上发展起来的。
这里所谓的点是指人群活动的区域,即人群在地球上的投影。根据人群中个体数量的不等和活动范围的不同,这些点小的有几十公里方圆,大的有几百公里方圆 。如果某个点上的人群发生整体性的迁徙,那么这个点便像影子一样随之移动。
与今天相比,最早的人类数量很少,他们活动的点极其稀少,加上这些点由于高山、沙漠、海洋而互相隔绝,因而我们可以认为人类社会是在互相离散的点上各自孤立地开始发展的 。
随着各个点上的人类社会人口增加,生产能力提高,各个社会的活动空间就越来越大,所占用的各个点就越来越大。各个点全都扩大面积的结果,是使邻近的点相互越来越接近,终于有一天互相连成一片。到这时,人类社会就不再是在互相离散的点上发展了,而是在互相邻接的各自的国土内发展了。在现在中国领土的东部,黄河流域、长江以北的地区大约到周朝时就已经完成了点连成面的过程,长江以南地区大约到秦朝时也与江北连成一片了。然而,尽管如此,从全球的范围来看,这时中国东部、欧洲大陆、非洲大陆、美洲大陆、澳洲大陆上的人类社会,彼此之间仍然处在互相离散的点上,只不过这样的点大到数百万平方公里而已。一直到了17世纪以后,资本主义制度下发展起来的生产力使人类把地球上的每个点都连接起来以后,人类社会活动的空间才完全去除了互相离散的点的性质。
由氏族组成的离散的人类社会演变成由所有民族和国家组成的统一的人类社会的过程是一种汇流过程。
在人类社会汇流的过程中,不但人类活动的空间由互相离散的众多的点变成一个点,而且我们的人类社会概念所指的具体事物也在不断变化。当人类社会在地球上各个互相离散的点上分别产生时,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人类社会,当时人类的社会是有许多个的,各个社会是不同的。因此,最初我们所说的人类社会,指的是血缘家族,一个孤立存在的血缘家族(可能只有数十人至数百人)就是一个社会。接着,所谓人类社会指的是由互通婚姻的氏族组成的部落,一个或一组与其他部落隔绝的部落就是一个社会。再往后,人类社会指的是互相邻近互相交往的国家群落或民族群落。由于海洋、山脉、沙漠的阻隔,不同的国家群落或民族群落之间是相对离散的(少量微弱的长距离交往尚不能根本改变这种离散状态)。不同的群落就是不同的社会。当人类社会布满地球上可以占用的所有球面,地球上所有的民族和国家都联系到一起时,从外延上看,所谓的人类社会就只有一个了,这时的人类社会指的是地球上所有的民族和国家的总和。
统一的人类社会形成的过程,不但是各民族、各国家疆土联成一片的过程,而且是各民族、各国家的发展程度同步化的过程,是所有民族乃至所有种族融为一体的过程。
人类社会布满地球上可以占用的球面,在广度上达到日常活动的极限后,进一步的发展主要就是深度上的了。
人类社会开始布满地球上可以占用的球面是与工业革命同时发生的。大机器生产的出现使人类改造和影响自然环境的能力空前提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商品交换关系迅速向全球扩展,人类社会的汇流过程此时便发展成全球化的过程。
可以说,汇流是全球化的必要准备,全球化则是汇流的必然趋势。
全球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其基础是经济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包括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它主要体现为资本主义跨国公司的全球性生产部分不断扩大,其全球性生产与贸易的比重不断提高,跨国公司间的合并、收购及战略联盟日益活跃,跨国公司间的R&D、技术合作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跨国公司本身成为世界经济中重要的经济单位。生产全球化的发展使各国加快了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不断增多。原来的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格局变成了包括具有一体化组织形式的集团之间的竞争、一体化集团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等多种形式的贸易竞争格局。作为世界市场上重要的经济实体,跨国公司实力日益强大,它们对生产要素、资源、市场等的控制并不亚于许多中小国家和地区,参与经济活动的范围及深度也不亚于国家。它们对各国经济贸易政策的影响越来越大,是世界市场上极其重要的竞争者。跨国公司通过超国家的管理机构,控制和影响与其公司产品有关的全球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包括贸易和投资的开放体制、全球度量衡的统一,全球交通、通讯网络、资源、环境的管理,对跨国污染的控制,各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等广泛的方面。这表明,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全球生产、贸易、消费以及世界政治已日趋被控制、操纵在少数跨国公司垄断巨头的手中。经济全球化显示出这样一种趋势,就是把整个地球上的人类社会连接为一个统一的经济主体。虽然当前离这一点还相当遥远,但是它的趋势确实如此。
在人类历史上,任何一种独立的经济主体内部都是实行生产要素和产品的直接分配,亦即计划调节的。小农家庭是如此,奴隶主庄园是如此,地主庄园是如此,资本家私营企业是如此,股份公司是如此,跨国公司也是如此。只有在不同的经济主体之间进行劳动和产品的交换时才需要通过商品和货币的形式,亦即通过市场。全球上的人类社会变成一个经济主体以后,原来存在于各个经济主体内部的计划调节机制必然将扩展成为整个人类社会的经济机制。
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设想,共产主义社会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整个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亦即整个社会成为一个唯一的经济主体。除整个社会之外,不存在任何其它的经济主体。如果经济全球化使地球上的整个人类社会变成一个经济主体,那么它恰恰就是这样的社会。
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的那种共产主义社会从本性上说不应该是一个一个国家内部的社会形态,而应该是全人类统一的社会形态。这是因为,共产主义社会形态是全社会为一个经济主体的社会形式。而自从资本主义形式和商品形式把地球上所有的民族和国家都联系起来以后,各个民族和国家已经不是真正的全社会了,只有地球上的整个人类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全社会。如果共产主义关系仅仅是各个民族和国家内部的关系,那么因为各个民族和国家都是互相独立的经济主体,如同原始共同体的情况那样,所以每一个民族和国家在与别的民族和国家交换产品(由于自然条件不同,各自的产品总会有所不同,因而这种交换是永远需要的)时,就必然要互相比较各自的劳动和物的生产条件,必然要借助于价值的形式,把产品作为商品来互相交换。这种情况,第一,与全社会即所有民族和国家为一个经济主体的规定是对立的,也就是与共产主义关系的本质规定是对立的。第二,各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商品交换必然会像原始社会末期曾经发生过的情况那样,导致各个民族和国家内部的共产主义关系(暂且假定它能在各民族和国家内部建立起来)解体。因此,共产主义社会从本性上说不能只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形态,或者只是各民族、各国家内部的形态,而只能是全人类统一的社会形态。
(正是以这种认识为背景,马克思和恩格斯才提出,"共产主义--它的事业--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 。"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 世界交往为前提的。" "共产主义革命将不是仅仅一个国家的革命,而是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的革命" 。"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 )
但是,共产主义社会并没有能力为自己营造这样一个全球性的场所即生存空间。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共产主义生产关系是全社会为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形式,在这种形式中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直接同一,所以共产主义生产关系是与直接社会化经济的交换关系相联系的。这种直接社会化经济的交换关系是自给经济的交换关系(在这种经济形式中,每一个经济主体,无论是它的生产还是它的消费,都不依赖于别的经济主体。没有别的经济主体,各经济主体自己也能生存。自给经济的这种性质,即每一个经济主体向内寻求满足的内向性,使得各个经济主体都不要求与外界发生联系)在更高水平上的回复。作为回复,这种直接社会化经济和自给经济都属于非商品性的交换关系。十分明显,具有这种交换关系形式的社会也同具有自给经济形式的社会一样具有内向性,而缺乏扩张力。即使共产主义生产关系和直接社会化经济交换关系在某个民族和国家内部产生(暂且假定这是可能的),它也很难扩展成全地球范围内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如同原始社会各共产主义共同体自我封闭、互相隔绝的情况一样 。既然共产主义生产关系和直接社会化经济交换关系需要地球上的整个人类社会作为自己的生存空间,而它又无力去自己营造这个全球性的生存空间,那么就只好靠其它经济形式去为它准备好这个空间。
按照马克思的历史发展学说,共产主义生产关系和直接社会化经济的交换关系所需要的全球性的生存空间是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商品交换关系来准备的。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内部所含有的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限制的追求以及由此产生的攫取每一寸土地、每一个矿藏、每一个市场的要求,使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具有一种占领社会的每个角落、填满社会的每个缝隙的趋势。资本的这种本性决定它"总要力求摧毁交往即交换的一切地方限制,夺得整个地球作为它的市场" 。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物质基础并在资本主义关系下得到进一步发展的社会化生产力,使资产阶级既具有进行大规模生产以满足世界性需要的能力,又具有进行全球性交往的手段。社会化生产力就像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以飞翔的翅膀一样,使它向全地球的扩张能够由一种内在要求变成一种现实。资本的扩张通过"一个资本家打倒许多资本家。随着这种集中或少数资本家对多数资本家的剥夺,…各国人民日益被卷入世界市场网,从而资本主义制度日益具有国际的性质。"
在商品经济形式中,各个独立的经济主体只有处在与其它经济主体的联系中才能够存在,只有作为整个社会的组成部分才能够独立存在。商品经济形式中各经济主体要求与其它经济主体交往和联成一体的外向性也产生了一种扩张性,即进行商品生产的经济主体不与能够遇到的所有经济主体都发生交往绝不罢休,不与能够遇到的所有经济主体都联成一体绝不罢休。商品经济形式要求征服它所遇到的一切经济主体,覆盖地球上的每一寸土地,填满社会经济活动机制的每一个缝隙。
显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商品交换关系向全地球整个人类社会的扩张,在趋势上是一致的,在范围上是相同的。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商品交换关系要求填满人类社会每一个缝隙的这种特性,使它们不再像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经济形式那样,仅仅作为某个氏族、某个民族、某个国家的经济形式就满足了,而是要求成为地球上整个人类社会统一的经济形式,也就是说,使地球上所有的民族、所有的国家在某一时刻都同时具有这种经济形式,这种经济形式在一定时间内成为地球上唯一的经济形式。


这样,它们就具有全球化的内在驱动力,从而为共产主义社会准备出它所需要的全球性场所。
因为马克思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只能以整个地球为场所,所以没有全球化就没有共产主义。而没有资本主义就没有全球化。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没有资本主义就没有共产主义。
恩格斯说,资本主义制度"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难以形容的痛苦,但是也只有它才能产生使新社会制度成为可能的条件" 。"只有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发展到甚至对我们现代条件来说也是很高的阶段,才有可能把生产提高到这样的水平,以致使得阶级差别的消除成为真正的进步,使得这种消除持久巩固,并且不致在社会的生产方式中引起停滞甚至衰落。但是生产力只有在资产阶级手中才能达到这样的发展水平。" 恩格斯还指出,马克思和他所设想的那种共产主义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本身的最后产物" 。这些论述表明,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的那种共产主义生产关系及与之相联系的交换关系只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商品交换关系发展过度的产物,并且只能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商品交换关系之后出现。
在全球化过程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造成自然资源掠夺式开发,生态平衡破坏,环境污染等全球性问题。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为各经济主体内部生产的有计划同全球经济的无计划状态的矛盾,跨国公司内部生产的有计划同全球生产的无计划状态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向同全球资源、市场和消纳污染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过程中,"资本关系并没有被消灭,反而被推到了顶点。但是在顶点上是要发生变革的。" 这种变革也就是承认现代生产力的社会本性,使生产、占有和交换的方式同生产力的社会性相适应,由整个社会直接占有已经发展到除了适于社会管理之外不适于任何其它方式管理的生产力。
无论是全球化,还是它所导致的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演变,都是一种自然的历史的过程。

1、“议论文格式”范文由查字典范文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议论文格式例文地址:http://www.tkpao.com/lunwen/zhengzhi/153722.html,复制分享写作指导范文给你身边的朋友!
3、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