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 > 艺术论文 >

艺术论文

  •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论”质疑(1)

    一、问题的提出 二、童庆炳的“审美意识形态论”存在的主要问题 其二,“所谓审美意识形态,就必然是审美与意识形态复杂的组合形式”(注: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65页。)。而这里的“意识形态”已与“人类意识的外在化形态”... [查看详细 ]
  • 儒道互补的美学功能(1)

    提 要:儒家所掌管和操纵的礼乐文化,作为一种符号系统,有着将野蛮之人提升为文明之人的 历史 意义。这套符号不仅确立和规范着人们的 社会 行为,而且丰富和传达着人们的思想和情感,并最终以诗、乐、舞的形式为 中国 的古典 艺术 奠定了坚实的基... [查看详细 ]
  • 毛泽东的美学思想新论(1)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以人民为本位”是毛泽东美学思想的核心,“读者意识”是毛泽东美学思想的基本特征,经验是毛泽东美学思想的实践品格。毛泽东的美学思绪并不来源于书斋,而是来源于革命的实践,它至今仍然给我们以许多的启示。 【英文摘要】This disc... [查看详细 ]
  • 中西美学会通与对话的个案研究(1)

    一、庄子美学自然观述略 中国古代美学一贯崇尚自然,以自然为美。自然审美意识深深地积淀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之中,铸造了独具一格的自然审美观。追根溯源,这种自然审美观源于庄子,庄子思想的核心之一就是“自然”。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 [查看详细 ]
  • 寻求东西方美学精神的整合之路(1)

    1.引言:转型的焦虑 一个时期以来,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转型(也作现代转换)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在美学由“热”转沉寂后成了“没有热点的热点”,在众说纷纭中表征出中国当代美学研究者的焦虑与急躁。 在这里,我们从哲学文化整合的发展趋向中得到了启示,在思... [查看详细 ]
  • 沃尔佩的语义学美学(1)

    十多年前,在李泽厚主编的 “ 美学译文丛书 ” 中,就推出了沃尔佩的《趣味批判》,但是这一本重要的美学论著,在国内学术界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至今我还没有看到一篇 研究 性的论文。这本美学论著的重要性在于,作者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位著名 理论 家,... [查看详细 ]
  • 诠释孔子——论孟子对孔子美学思想的继承与创造性发展(1)

    摘要:孟子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从时代特征出发,为孔子思想作出新的诠释,在基本遵循孔子论述的前提下,努力提升儒家学说的精神品格,从而发展孔子所创立的学说。他在孔子解诗实际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意逆志”的理论,对孔子以“仁义”为标准的人格... [查看详细 ]
  • 马克思的世界文化观与审美现代性(1)

    【 内容 提要】从多元文化对话、批判西方文化霸权、审美机制的 现代 转向三个方面论述马克思的世界文化观对审美现代性的当代启示。从中亦可引发对文化与审美的关系、对全球化境遇中精神文化 发展 的错综复杂趋势的思索。 【摘 要 题】马列文论 研究 【关 键... [查看详细 ]
  • 反思美学中的实体论思维(1)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实践论美学(注:这里所说的传统实践论美学主要指李泽厚先生的美学体系以及以此为基础建构起来的其他美学理论。)的反思不断深入,美学界对于其中的不足之处也有了新的认识。许多人为了修正这些不足,推进理论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新见解... [查看详细 ]
  • 中国美学研究的创新与发展(1)

    中国现代美学是在西方美学思想影响下产生、发展的。从更广阔的视野看,它是中国本土文化与西方外来文化交流、碰撞与融合的产物。中西文化的碰撞、融合既是中国现代美学产生、发展的文化背景,又是中国现代美学理论建构的思想资源。中国现代美学的特征及其价值... [查看详细 ]

推荐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