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 > 言语论文 >

对《谢晓娥传》中的忠孝伦理意识的探析

发布人: 谜语网 发布时间:2015-10-14 字体: | | 打印文章

推荐阅读:【摘 要】《谢晓娥传》中流露出了一种主题意识,而这种主题意识就是忠孝伦理意识,其目的就是维护封建国家统一意识。而这种意识的产生和唐代的社会政治现状与社会思想现状密切相关。 【关键词】谢小娥;忠孝意识;体现;目的;原因 在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的艺术中他

【摘 要】《谢晓娥传》中流露出了一种主题意识,而这种主题意识就是忠孝伦理意识,其目的就是维护封建国家统一意识。而这种意识的产生和唐代的社会政治现状与社会思想现状密切相关。

【关键词】谢小娥;忠孝意识;体现;目的;原因

在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的艺术中他曾说过:“我理解并同意赫尔曼布洛赫一直顽固强调:发现唯有小说才能发现的东西,乃是小说唯一的存在理由。”这句话其实充分说明了一个问题小说就是发现。通过对《谢小娥传》的研究,发现《谢小娥传》中流露出一种忠孝伦理等级意识。

一、忠孝意识体现与目的

(一)忠孝伦理意识的体现

关于伦理,什么是伦理?王海明在《新伦理学》中说:“所谓伦理,就是就其中国词源来涵义来看,便是人际关系事实如何的规律及其如何地规范。”忠孝就是一种伦理。一种人际关系的规范。《中庸》也说出了这种关系:“天下达道者五,所行者三,曰君臣,父子,夫妇,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其中君臣与父子就是说出了忠与孝的伦理意识。那么《谢小娥传》中是如何体现这一意识呢?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弄清一个问题:“谢小娥复仇的性质。”通过对小说中谢小娥和死者的关系便知其复仇的性质。谢小娥与两名死者分别为是父亲和子女和夫妻之间关系。小说中一句话可以说明“父与与夫俱为盗所杀”。这使复仇行为带有很强伦理色彩,因为为父复仇代表着孝,而为夫报仇代表着忠,后小娥复仇成功,成功杀死自己的杀夫和杀父的仇人:“小娥潜春于内,抽佩刀,先断兰首,呼号邻人并至春擒于内,兰死于外,获赃收货,数至千万,初,兰,春有当数十,春擒于内,兰死于外,获赃收货,数至千万,初,兰,春有当数十,暗记其名,悉擒就戮。”复仇后,小娥犯了法,但是浔阳张公善娥节行,为其事上旌表,乃得免死,为什么上旌表,能免死,就是其复仇本身带有忠孝伦理色彩。小说中“后小娥誓心不嫁,遂剪发披褐,访道于牛头山,“其实也是小娥忠于丈夫行为,也体现了忠的意识。因此谢小娥复仇的性质体现了忠孝伦理意识。

(二)忠孝伦理意识背后的目的

而提倡忠孝的最终目的都在于对皇帝的忠,维护国家的统一。这对统治者来说是其提倡的东西,就是要强调这种等级秩序的稳固性,小说中体现这一目是通过小说时间的。《谢小娥》这篇小说的时间为是元和年间,分别为元和八年和元和十二年和元和十三年,其实这个时间也有暗含了政治含义在里面。因为这一时间点从史的角度看的话暗藏了玄机:因为元和七年八月丁亥朔,戊戌,魏博节度使田季安卒。冬十月乙未,魏博三军举其衙将田兴知军州事。乙丑,诏:“田兴以魏博请命,宜令司封郎中、知制诰裴度往彼宣慰,赐三军赏钱一百五十万贯,以河阴院诸道合进内库物充。割据近五十年的魏博归顺了朝廷,而元和十二年对淮蔡用兵取得胜利,冬十月己卯,随唐节度使李迓适θ氩讨荩执吴元济以献献,淮西平。十一月丙戌朔,御兴安门受淮西之俘。以吴元济徇两市,斩于独柳树;妻沈氏,没入掖庭;弟二人、子三人,配流,寻诛之;判官刘协等七人处斩。元和十三年与吐蕃交战取得成效。十月甲寅,吐蕃寇宥州。壬戌,灵武奏破吐蕃二万于定远城。甲子,平凉镇遏兵马使郝n奏收复原州,破吐蕃二万。十一月辛巳朔,夏州破吐蕃五万。灵武奏攻破吐蕃长乐州罗城。元和年间内朝廷取得了平藩胜利,再一次实现了唐朝行政上的统一,对外战争取得胜利再一次展示了唐朝的实力,元和是唐朝的中兴时期,所以小说的时间的选择别不是随意的,而是刻意的,有很深的政治目的,那就是通过谢小娥为父和夫复仇事件,宣扬忠孝的伦理等级秩序观念,同时也使向那些藩镇与不臣之心的人的严重警告。所以小说后面对小娥的赞语就变的很自然:“复父夫之仇,节也,虮T哟Γ不知女人,贞也,女子之行,唯贞与节,能终始全而已,如小娥,足以儆天下匿道乱常之心。”其实就是对封建伦理忠孝等级秩序一种宣传,对那些封建藩镇叛乱破坏固有的君臣秩序的人警告。

二、忠孝伦理意识产生的背景

(一)政治背景

《谢小娥传》的作者为李公佐。他大致生于唐代宗末年到卒于唐宣宗年间,经历了九个皇帝,大约七八十年时间,而这一段时间正是唐代中期时间,唐代中期是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时期,国家处在内有外患,在平叛了安史之乱后,唐朝面临了吐蕃的威胁,而安史之乱后的降将和平叛的后的有功将领,由于有功,而逐渐地做大,朝廷几乎不能制,德宗年间,为了解除藩镇割据局面,德宗一度想有所作为,但是田悦 朱滔 李惟岳 李烈均这些诸侯联合作乱,再加吐蕃的入侵,德宗甚至不能制,被迫下罪己诏来解决政治危机。这些藩镇有自己的地盘,有自己的军队,还有自己的税收,朝廷完全管不了他们,他们自己招募人才,不受朝廷节制,完全一个小朝廷。到了宪宗皇帝也就是德宗的孙子时候,通过杨炎的两税法的改革,朝廷的实力有所增强,加上宪宗年轻有为,削蕃才逐步开始,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削战争,到了元和十五年时,所有的藩镇基本上都已归顺了朝廷,宪宗这些削蕃战争,至少从政治上提升了唐王朝的威望,也是安史之乱后的六十年来实现了唐王朝真正的又一次行政上的统一。但是由于宪宗削蕃不彻底,加上其被刺杀后,继任者的疏忽,藩镇割据的局面还是没有得到彻底的控制,而作者活跃于宪宗和宣宗这段时间中,也目睹了这些政治局面,也生活在这段时间当中,所以其对国家的感触是很深的,中唐藩镇乱局为《谢小娥传》忠孝意识产生提供了政治社会土壤。

(二)思想背景

唐代是儒道释三家合流的一个时代,统治阶级对儒道释三家采取三教并奖的政策,但三教是有所偏颇的。大致顺序为道儒释。可以说在唐代儒道释没有一家成为唯一的思想。这与汉代的儒家独大的格局相比,可以说唐代的儒家的地位在此时可以说下降了。相反我们都知道唐代把道教作为国教,这不乏与老子李耳攀亲戚的目的,除此之外释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式的佛教,禅宗,从中唐开始就风靡开来,成为社会各阶层相互信仰的东西。其原因是其宗旨见性成佛符合广大中国人的要求。所以可以说在中唐来说这个儒家那种儒家传统的思想未必都深入人心,唐代的统治阶级这种文化开放思想开放的政策其实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唐代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他有导致了当时中国思想的多元化,和一些思想的混乱,思想的不统一造成的危害可能在初盛唐时可能看不出来,因为国家繁荣强盛掩盖了一切,但是一旦国家衰落后就会把这种思想混乱的危害显现出来,尤其是在中唐以来,由于安史之乱的缘故,造成了国家实力的衰退,国家由此造成了藩镇割据,各个藩镇称王称霸,不服中央管辖,为了各自的利益不惜大动干戈,思想的混乱,儒家纲常伦理的淡薄却恰恰的助长了他们犯上作乱。再加上“这时知识思想信仰世界,也出现了越来越剧烈的变化,佛教在上流社会渗透,异族风气在社会上弥漫,士人对传统思想的漠视,随着使用政治经济与军事的需要而在学术上引起的,普遍的对诸子等异端之学的兴趣,使整个主流思想秩序也都已经临近崩溃。”而元和以来中央的强势平叛藩镇,并取得成功,使有些有识之士注意到了思想上对传统思想的重视,以此来维护国家的统治和皇权的权威。而韩愈就是这有识之士的代表人之一,其思想主张道统,《平淮西碑》就表现了韩愈的思想。他说:“凡此蔡功,惟断乃成,既定淮蔡,四夷毕来,遂开明堂,坐而治之” 这里蕴含了这些知识分子对国家皇权的期盼,也包含了他们对威服四夷的希望,还寄托了他们对一种不言而喻的权威与秩序的诉求。所以在这样一种状况下重建思想文化体系来强化皇权显得尤为必要。韩愈道统论的提倡产生一定的影响,也是在元和时期藩镇得到控制的这种情况下的一种必然要求,是当时当代有识之士对内忧外患的中唐国家混乱的一种思考。

总之《谢小娥传》的忠孝伦理意识是作者刻意宣传的,也是文章的主旨。作者宣传这一政治主张是想表达对儒家传统思想的一种提倡,同时也说明了作者生活在中唐这样一个内忧外患的时期,作为一名知识分子有识之士对封建国家中央集权加强皇权维护国家的统治的一种思考。

参考文献

[2] 王国轩译注.大学?中庸[M].中华书局,2006:96.

[4] 刘d.旧唐书[M].中华书局,1975:444-447.

[5]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199.

1、“议论文格式”范文由查字典范文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议论文格式例文地址:http://www.tkpao.com/lunwen/yanyu/171668.html,复制分享写作指导范文给你身边的朋友!
3、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