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 > 言语论文 >

抗战时期手工纸与机制纸期刊破损比较研究

发布人: 谜语网 发布时间:2015-10-03 字体: | | 打印文章

推荐阅读:摘要 抗战时期,大后方出版了大量的期刊。这些期刊有许多是用手工纸印刷的。该文取样研究表明,这个时期的手工纸与机制纸期刊的破损状况差异很大:机制纸期刊酸度高,纸张变色,少有虫蛀;手工纸期刊接近中性,没有变色,但虫蛀严重。纸张酸度高,会导致纤维

摘要 抗战时期,大后方出版了大量的期刊。这些期刊有许多是用手工纸印刷的。该文取样研究表明,这个时期的手工纸与机制纸期刊的破损状况差异很大:机制纸期刊酸度高,纸张变色,少有虫蛀;手工纸期刊接近中性,没有变色,但虫蛀严重。纸张酸度高,会导致纤维素的长链易断为短链,再过几十年,这批机制纸期刊有可能一触即碎。手工纸期刊的酸碱度接近中性,应可以保存几百年,但要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虫灭虫措施,否则有被虫吃光的危险。

关键词 民国文献 民国期刊 抗战出版物 手工纸机制纸 文献保护

1 引言

2取样调查

2.1 选取研究的样本

抗战时期,期刊出版不易,保存下来更难。这些期刊往往是历经了战火中的转移而幸存下来的,缺某期少某册是常事。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的馆藏中,存有几十种抗战时期大后方出版的期刊,其中就有《宇宙风》。馆藏该杂志共有66期,期数虽不算多,可抗战早期、中期、晚期的都有。因此,选取它作为研究的样本是合适的。

2.2判断手工纸的依据

中国传统手工纸在抄纸时使用的是竹帘。因竹帘上细竹条与间隙交替出现,湿纤维层沉聚在竹帘上的厚薄也相应有规律地出现微小的差异,干燥后这些差异仍留在纸张上;只要举纸迎光而视,就可见到明暗相间的“条纹”,这就是手工纸特有的帘纹。而机制纸抄造时,一般使用铜网,湿纸干燥后,通常还要经过钢辊压光处理。压光后纸张变得紧实、平滑,可网印随之减弱甚至消失。因此,大多数情况下,帘纹是鉴别手工纸的一个标记性特征。

2.3手工纸与机制纸期刊的破损状况

2.3.1 虫蛀程度的划分

本研究中,将虫蛀划为重度、中度、轻度、无虫蛀四个等级。具体标准是:重度为60%的书页遭虫蛀,单页虫蛀最大面积达30%;中度为30%的书页遭虫蛀,单页虫蛀最大面积达20%;而书页虽有少量的虫蛀,可没有达到中度,则划为轻度。调查得到的虫蛀详细情况见表1。

2.3.2 变色程度的划分

将纸张变色划为明显、轻微、无变色三个等级。调查得到的纸张变色详细情况见表1。

2.3.3 pH值的测定

2.3.4 抗水性的测定

同测定pH值相似,每期杂志,选择前、中、后三页,测定抗水性。在选定的纸页下垫一层塑料薄膜,在页的上部或下部的空白处,用滴管滴1滴蒸馏水,测量水滴渗透完所需要的时间。做完后,先在书页两面各放一张吸水纸,按压片刻,再用电吹风将实验处吹干。

水滴渗透得越快,渗透完所需要的时间越短,纸的抗水性越弱。抗水性可分为强、中、弱三个等级。本研究中,将吸完1滴水所需要的时间等于或大于10分钟者,划为强抗水性;将吸完时间小于或等于1分钟,划为弱抗水性;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为中等抗水性。由此得到的结果见表1。

2.3.5 纸张厚度的测定

用游标卡尺测出整册杂志内页的厚度,再除以纸张数,得出单张书页的厚度。由此测得了抗战时期手工纸和机制纸的厚度。为了与古籍中的手工纸比较,也抽取了清代不同时期的线装书,测量了其书芯纸张的厚度。结果见表2。

3 结果与讨论

从前面调查的数据中,可得到如下结果。

3.1 机制纸明显变色,手工纸不变色

从图2可看到,手工纸的纸页颜色均一,皆为浅黄色;而机制纸的页边焦黄,页内颜色加深。表1则表明,只要是这个时期的机制纸,皆已变色;而手工纸大体是不变色的,仍为浅黄色。

通常认为纸张变色的原因是复杂的。在一定温度、湿度下,光会引发氧气与纸张中的高分子材料发生氧化反应,生成含有发色基团的化合物,从而使纸的颜色变深。考虑到这些手工纸和机制纸期刊都是在相同环境中保存的。因此,纸张变色的差异应该是造纸工艺不同造成的。可能是因为机制纸中残留着铁、铜等过渡金属离子。这些微量的过渡金属离子会催化纸张中的纤维素和剩下的木质素氧化,使纸张发黄。实际上,机器造纸过程中,金属设备和大量化学品的使用都不可避免地带入过渡金属离子。相对来说,传统手工造纸不使用金属设备,除石灰外也不用化学药品,引入过渡金属离子的机会极少,这也许是手工纸长久不变色的原因之一。 3.2机制纸酸度高,手工纸接近中性

机制纸有不同的纸种,印刷纸属于内施胶的纸种。打浆后,抄纸之前,加入施胶剂。常用的施胶剂为皂化松香胶。在水中,松香胶粒带负电荷,纤维也带负电荷。要使松香胶吸附并固着在纤维上,需要带正电荷的铝离子和铝絮凝物作为中介。为此,需要加入明矾,并将整个系统的pH值一直控制在4.4~4.8之间。抄纸后,经干燥处理,松香胶粒子熔化并铺展,与铝化合物接触,发生反应,松香固着在纤维表面。到此施胶才算完成。也就是说,纸的抄造是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的;干燥后,酸就留在了纸张中。20世纪70年代以前,就是使用这种皂化松香胶。因此,可以推断抗战时出版的机制纸期刊,其纸张无论是进口的还是国产的都是酸性纸。现在测得这批纸的pH值约为4,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与此不同的是,手工纸是手工抄造,不使用松香施胶,在接近中性的条件下抄纸,抄造过程中没有带人酸。现在测得pH值约为6,说明已有少量的酸。这可能是在近70多年的存放过程中纸张从外界吸入的。

纤维具有亲水性,纤维间又存在许多孔隙,没有施胶的纸具有强吸水性。前面的实验表明,抗战时的手工纸,大部分抗水性弱、吸水性极强,这也从一个侧面支持这批手工纸没有使用松香施胶的推测。相反,机制纸已施胶,松脂酸的亲水部分与纤维结合,而将疏水部分转向外面。当水滴落到纸面时,接触到是疏水部分,从而阻抗了水的渗透,表现为强抗水性。实验中观察到,多数机制纸,水滴落在书页上已有十多分钟,仍没有渗透散开。

3.3 机制纸少虫蛀,手工纸虫蛀严重

表2则显示印刷得更早的清代线装书虫蛀也较轻,而抗战时的手工纸期刊,虫蛀则极为严重。这个现象表明,抗战时的手工纸与古籍中的手工纸可能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别。

纸张由纤维交织而成,纸面与纸内存在许多孔隙。印刷时,墨液渗入纸内甚至穿过纸张,透到纸的背面。这种“透印”在古籍线装书中较为常见,这也许是传统线装书只采用单面印刷的原因。

要防止墨液透到纸的背面,造纸时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阻塞纸内大的孔隙,二是改变纸面和孔隙的表面性质,让其有“憎液性”。

前面分析过,抗战时的手工纸没有施胶。那么,在不施胶的条件下,它如何做到不透印而可双面印刷呢?直接的办法就是加厚纸张。表2确实表明,抗战时手工纸的平均厚度为0.lOmm,达到同时期机制纸的厚度,比清代的手工纸将近厚了一倍。而更有效的办法是加入填料,将手工纸内大的孔隙填塞。手工纸的制造传统中有这种工艺吗?

王菊华等分析古代纸样时,发现明清宫廷用纸中有一种粉笺纸,将矿物粉与淀粉以填料的形式加入纸浆中,与纤维同时抄成纸页。填料用量高达纸张质量的20%以上,其中一半为淀粉。

抗战时,手工纸为了能双面印刷,很可能在纸内加入了大量的填料;为将这些填料固着在纸内,也就加入了大量的淀粉。正是含有大量的淀粉,使它比同时期的机制纸容易遭虫蛀,也比过去的线装书虫蛀得严重。

4结论

机制纸期刊的酸度高,如果仍找不到一种稳妥、经济的脱酸办法,即使这些期刊只是静静地放在书架上不使用,几十年后也可能变成了碎屑。而抗战中出版的手工纸期刊,酸碱度接近中性,应可以保存几百年,但若不立刻采取行动,灭虫和防虫,不用几年,虫子可能会将这批珍贵的文献吃光。

1、“议论文格式”范文由查字典范文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议论文格式例文地址:http://www.tkpao.com/lunwen/yanyu/163240.html,复制分享写作指导范文给你身边的朋友!
3、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

"抗战时期手工纸与机制纸期刊破损比较研究"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