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 > 言语论文 >

五台山“清凉智慧”的佛学内涵及其禅学价值

发布人: 谜语网 发布时间:2015-10-03 字体: | | 打印文章

推荐阅读:摘 要:五台山又名清凉山,因是文殊菩萨道场成为闻名遐迩的佛教圣地。五台山自然气候的清凉与文殊菩萨智慧的清凉深度契合。“清凉智慧”沉淀深化成为五台山文殊智慧的文化符号和精神内核。清凉智慧导人超脱烦恼,达到彼岸,获得开悟,明心见性,其禅学价值对

摘 要:五台山又名清凉山,因是文殊菩萨道场成为闻名遐迩的佛教圣地。五台山自然气候的清凉与文殊菩萨智慧的清凉深度契合。“清凉智慧”沉淀深化成为五台山文殊智慧的文化符号和精神内核。清凉智慧导人超脱烦恼,达到彼岸,获得开悟,明心见性,其禅学价值对净化人心、建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五台山;文殊菩萨;清凉智慧;热恼;和谐;

一、“清鲋腔邸钡乃枷肽诤

1.圣地五台山,是清凉圣山

清凉五台山的清幽景致和佛教内涵深深地吸引了世人。唐彦谦《游清凉寺》:“一尘不到心源净,万有俱空眼界清。”本心不受六尘污染,洞彻万物相有性空,心地本源清净,眼界清净不染。这两句已经成为禅林中历久不衰、广为传诵的名句。

2.佛禅大智慧,是清凉智慧

在佛教中,文殊菩萨是智慧的化身,代表着佛法的清凉。清凉,在佛教中往往与热恼对举,指消除了热恼,复归于宁静的心理状态。世间的烦恼叫“热恼”,意为由于心理的痛苦,而躁热烦恼。人来到世界上就伴随着生死之苦,再加上无法掌控自身命运得失,恒处于无常流变之中,可谓众苦逼迫。《法华经?信解品》曰:“以三苦故,于生死中受诸热恼。”[4]正是对众生心理饱受热恼折磨的描述。佛教常用舍宅喻指色身,火焰喻烦恼。火能烧毁一切草木,喻烦恼之火能焚毁人的身心。众生受贪欲驱使而钻营奔走,一个欲望得到满足后,又得陇望蜀,贪得无厌;欲望得不到满足时,也同样心生热恼,魂不守舍。无论得到得不到,都不得安宁,无有出离之期。《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曰:“譬如微火能烧一切诸草木等,世间舍宅亦复如是。贪心求觅,驰走四方,若有所得,受用不足,于一切时,追求无厌;若无所得,心生热恼,日夜追求。是故世间一切舍宅,能生无量烦恼之火,为起贪心恒无知足……以是因缘,一切诸佛说于三界名为火宅。”[5]贪欲、不知足滋生无量的热恼之火,使众生流转生死,不得解脱,整个世间遂变成了一座岌岌可危的火宅。

佛法八万四千法门,皆是应机设教,为解决人生诸种困苦而设,《心经赞》曰:“是故如来应病设药。八万四千法门由此一一随其所应。”[6]佛法智慧如良药,对治世人的种种烦恼苦病。红尘世间充满着热恼。而清凉智慧,正好可以对治“热恼”:“除心热恼,使心清凉。回生死流,趣涅道。”[2]智慧可消除热恼,使心灵清凉,最终超越生死轮回的烦恼,达到圆满涅的至境:“度脱众生,照除热恼,清凉柔软。”[4]热恼制造三界火宅,智慧则可以建设清凉世界:“离诸热恼恒清凉,住于解脱无碍地。”[2]佛禅智慧如船,能将众生从烦恼的、无明的、生死的热恼此岸,渡到开悟的、超脱的、涅的清凉彼岸:“如人夏热,遇水清凉。热恼有情,得闻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必获清凉,离诸热恼。”[7]此岸世界,人行于酷暑热浪之中,烈日当头,目眩神迷,心智模糊;彼岸世界,甘露清冽,让行人重获生命,身心清爽,焕然一新。这甘露清水便是佛禅大智慧,导人进入清凉圣境。若想一直置身清凉圣境,就需要修持禅定之心:“其心寂静住三昧,究竟清凉无热恼。”[4]清凉智慧,就是对外境不起心动念、不分别执著:“热恼既尽,清凉现前。分别不生,虚明自照。”[8]修持戒、定、慧三学,对治贪、嗔、痴三毒,就可以获得清凉智慧:“菩萨摩诃萨菩提心香亦复如是,能除一切虚妄分别贪恚痴等诸惑热恼,令其具足智慧清凉。”[4]实现解脱,达到自在的境界,就是实现了清凉智慧:“是解脱中无有无常热恼变易,是故解脱,名曰常住不变清凉”[9]。熄灭妄心,就能达到清凉圆满的境界:“息狂妄心,除苦恼热。获胜清凉,证大寂灭。到波罗岸,出生死辙。”[11]智慧、自在、圆满的境界,正是佛的境界,是文殊菩萨的境界。文殊菩萨誉为七佛之师,所以文殊菩萨的智慧代表着佛教的最高智慧。

世人困于烦恼中时,心里就渴求着得到清凉智慧。王维《苦热》:“忽入甘露门,宛然清凉乐。”甘露门比喻佛陀的真理言教,得到了佛法的甘露,热恼的心灵当下就得到了清凉的快乐。施肩吾《夏日题方师院》:“火天无处买清风,闷发时来入梵宫。只向方师小廊下,回看门外是樊笼。”酷热之天,只有躲到法师的院子里,才感到清风习习,透体清凉。这时再回首审视平常生活的世界,宛如樊笼一般,桎梏人的身心。李群玉《文殊院避暑》:“赤日黄埃满世间,松声入耳即心闲。愿寻五百仙人去,一世清凉住雪山。”形象地说明了,尘世的炎热,激发了诗人住到清凉胜境五台山沐浴佛法清凉智慧的强烈愿望。 二、“清凉智慧”的禅学价值

1.红尘俗世中,修炼得清凉

三伏闭门披一衲,兼无松林荫房廊。安禅不必须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

“三伏闭门披一衲,兼无松林荫房廊。”三伏酷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禅师披着袈裟,在禅房用功打坐,并没有因为天气酷热就简单随便。禅师在其中打坐的禅房是怎样的情况呢?它完全暴露在烈日的炙烤之下,没有松竹的荫凉来遮盖房檐,以挡住炎热的侵袭,换了一般人早就坐立不安了。而禅师却能在火炉似的房子里安然禅坐,这是何等的超脱,何等的从容,何等的自在!“安禅不必须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虽然房子里暴热,禅师威仪具足、神态安祥地在里面打坐,一点也没有炎热的感觉。诗人由衷地生起了钦佩赞叹之情:由此看来,安禅打坐,并不一定需要到山水清凉的地方去才能成功。参禅之人,不要一味强调外界的条件和环境。只要灭掉了心中的欲火,没有任何杂念妄想,纵然是在酷热的环境里,仍然能心如止水,有置身清凉世界的感受。

诗中的“灭却心头”,就是灭掉心中相对立的观念。贫与富、尊与卑、多与少、冷与热。把这些相对的观念(“心头”)灭掉之后,当下就有透体的清凉。“火”指世俗的烦恼。逃避烦恼并不能解决问题,只有深入烦恼中,才能证成对烦恼的觉悟。苦乐是心理现象,将苦乐的对立化解了,心理就会祥和。白居易《苦热题恒寂师禅室》:“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可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即身凉。”又《消暑》诗:“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心静,就会散热;心空,就会得到清凉,表达的都是同一意思。

2.真正的清凉,在人的心里

红尘中人一方面对清凉智慧充满了向往,一方面又因种种世俗牵绊,尘缘未了,不可能一直栖身其中,所以当偶尔与清凉智慧邂逅时,就往往生起无穷的慨叹。钱起《题精舍寺》开篇说,“胜景不易遇,入门神顿清。”收束说:“何时来此地,摆落世间情。”典型地反映了士大夫的生存状态:佛教圣地令人心顿生清凉。但世人忙于俗务,何时才能一直在这里盘桓?姚合《过无可上人院》:“烦恼师长别,清凉我暂逢。”修行人清除了烦恼,而尘世中人也因参访上人院而暂得清凉。诗的结句说:“自想归时路,尘埃复几重?”可见这种清凉的时光是何其的短暂,他们很快又要回到一重又一重的红尘俗世中了。

那么,是不是只有在五台山、清凉山,在佛门圣地,才能得到这份清凉呢?唐代赵州大师准备参访五台山时,有一老僧赠给他四句诗:

何处青山不道场,何须杖策礼清凉?云中纵有金毛现,正眼观时非吉祥!

其诗意说,什么地方的青山不是修行的道场?既然如此,又何必一定要前往五台山才得到清凉?纵然你看到了文殊菩萨骑着金毛狮子在祥云中显现,用佛法的正眼来观照,也只是菩萨的显化而已,千万不可执着于外相。

在禅宗中,修行的最高境界是“向万里无寸草处去” [17],修到没有任何烦恼的境界。但当有学人问如何修炼到这个境界时,禅师的回答是:“出门便是草。”只要一出眼耳鼻身意的感官之门,到处都是草(烦恼),你又向何处寻找清凉圣境以躲避呢?真正无寸草的地方,只能在修行人的心里。这就是陶渊明的境界: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在人境世俗之中,纤尘不染,心地清净;在车马喧闹之中,以心转境,定力深厚,如此才能达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在安闲境。李白《同族侄评事黯游昌禅师山池》也说:“远公爱康乐,为我开禅关。萧然松石下,何异清凉山?”确实,但得心中无热恼,处处皆是清凉山。 什么是清凉寺、五台山?“无念清凉寺,蕴空真五台。”[15]没有杂念,就是清凉寺;五蕴皆空,就是五台山。“一夏三个月,赫日炎炎。全身放下,便是清凉国。”[3]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所清凉宝殿、清凉佛国:“诸人分上,各有一所清凉宝殿。六门虚豁,八窗玲珑。熏风拂拂来无时,畏日炎炎曾不到。”[18]世间如火宅,世间亦净土。苦恼的烦热的就是火宅,清凉的智慧的就是净土。心可以是火宅,烈火炽盛;也可以是净土,处处莲开。一切境界,出于心造,源于心受:“妄想不生,则烦恼空。身心忽空,则一切烦恼,当下消灭,应念即入清凉极乐国矣。”[9]烦恼杂念消除时,当下即是清凉胜境。

清凉智慧的禅学价值对现代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现代社会的普遍心理特征就是“热恼”。用佛法的清凉智慧,消除热恼,我们社会就会更加地和谐、美好、庄严。祈愿每个众生,心里都永远有这样的圣境,都能安住在美好的清凉世界里。

参考文献:

1、“议论文格式”范文由查字典范文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议论文格式例文地址:http://www.tkpao.com/lunwen/yanyu/163176.html,复制分享写作指导范文给你身边的朋友!
3、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

"五台山“清凉智慧”的佛学内涵及其禅学价值"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