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 > 教育论文 >

英语会话中语篇连贯的衔接手段

发布人: 谜语网 发布时间:2015-10-03 字体: | | 打印文章

推荐阅读:" 摘 要 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以书面和口头的形式进行交际。成功的交际依赖于对语言的掌握和对语境的理解。实际交际中要善于运用词汇衔接、音韵衔接,副语言特征和话语标记语,以达到成功的语言交流。 关键词 词汇衔接 音韵衔接 副语言特征 话语标记

" 摘 要 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以书面和口头的形式进行交际。成功的交际依赖于对语言的掌握和对语境的理解。实际交际中要善于运用词汇衔接、音韵衔接,副语言特征和话语标记语,以达到成功的语言交流。
关键词 词汇衔接 音韵衔接 副语言特征 话语标记语

1 引言
韩礼德和哈桑认为,任何一段能成为语篇的语话必须具有语篇性。他们所说的话篇性包括两方面的特征:一是结构性特征,另一个是非结构性特征。
结构性特征指的是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非结构性特征指的是话语内部的上下衔接——所谓衔接,说到底就是语篇内部两个不受句法结构制约的成分在意义上相互关联,衔接手段可分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两种。
英语会话中缺乏语篇的连贯和衔接会导致语义含混甚至交际失败,因而外语学习者有必须研究衔接连贯手段,使交际能够流利顺畅地进行。本文将从词汇衔接、音韵衔接、副语言特征、话语标记语等方面进行分析。
2 词汇衔接
词汇衔接是指跨越句际的两个或多个词项相互之间词汇意义上的联系,即通过词汇的选择运用在语篇中建立一个贯穿篇章的链条来达到连贯的目的。这些词汇或重复或由其它词语替代或共同出现,从而构成语篇会话的连贯性和完整性,以保证会话或语义取得统一,衔接语篇。
语篇会话中的词汇选择关系有多种方式。我们把词汇衔接方式分为重复、泛指词、相似性、可分类性和搭配五大类。英语会话中经常使用这些方法,现举例如下:
(1)He bought some bread, milk and oranges. The oranges are to make a dessert.(关键词的重复。他买了一些面包、牛奶和桔子。桔子用来作甜点。)
(2)He knew that this was a good way of bringing the violent, refractory Sunfu to heel.( 泛指词的运用。他知道用这法门可以折服那刚愎狠辣的吴荪福。)
(3)I took leave, and turned to the as?鄄cent of the peak. The climb is perfectly easy.( 词的相似性。我离开了,返身去攀登山峰,攀登轻松极了。)
搭配(Collocation)即词汇有规律地使用的方式,也是语义连贯的手段。辨别一段语言是否连贯可看它是否处于同一语域(register)。处于同一语域所使用的词之间是有联系的,这是一种相关的语义联系。例如night这个词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常与dark连用(或说并置,搭配),但是很少有可能和book,chair等词连用。邮局里职员和顾客的对话中常会有“stamp”、“parcel”、“regisered”等词出现。
3 音韵衔接
就口语语篇而言,语言实际上是有意义的声流即音韵的有序汇集体。音韵在语篇中的衔接机制是最普遍且非常重要的。英语的音韵包括话语语流中的语调和韵律特征。如调型、重音、调幅、音高、音长、音速等。语调重音的选择、调型的组合模式以及各种韵律特征的变化,能给听者传达言者的诸如倾向、情感等仅仅靠词语所不足以表达的信息。这是英语会话所特有的特征。一般说来口语中用升调表示疑问抑或否定,用降调表示肯定,用重音强调某一特定的语意,用音的高低长短变化使会话语篇的主次分明等等。下例中A用的语调不同,导致B作出不同的回答。试分析:
(1)A:I can’t make bread.?坨(用降调,陈述事实。)
B:Let me make it.?坨(作出回答,让自己试试。)
(2)A:I can’t make bread.?坭(用升调,表疑问或愤怒。)
B:Ok, Let me see.?坭(用升调,表挑衅,那我就拭目以待。)
(3)A:I can’t make bread.ˇ?坨(用降升调,暗示他尽管不会做面包,但会做蛋糕。)
B:Cakes are also my favorite.?坨(用降调,表示吃蛋糕也行啊。)
另外,语调也可表示说话者的感情如激动、高兴、悲伤。使用降调陈述事实,下达命令,而升调表示礼貌、鼓励、请求等。可见语调在交际中起到意义连贯作用。如:
Susan: Do you like this coat??坭(升调,表疑问)
Mike: I think so. ˇ ?坨?坭(降升调。迈克暗示他对此外套有怀疑,委婉地表达他不喜欢。)
重音的位置也影响语义。随着句子重音的移动,话语的意义也会发生改变。现在我们来分析That is wonderful 这句话。
(1)That is′wonderful !(说话人的确相信太妙了。)
(2)′That is wonderful . (说话者颇有几分怀疑。)
(3)Thatˊis wonderful . (说话者流露出惊喜之情。)
正确理解口语中的语调和重音及在口语中善于使用语调和重音有助于口语交际中的语义衔接与连贯。


4 副语言特征的运用
副语言特征包括面部表情、音质、身体动作、非言语声音,因此又称体态语(Body Language)。口语交际中这些副语言特征可起语言连贯作用。尽管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是我们的表情、手势和身体其它部分的动作都向周围人传递着信息。
(1)A: Welcome to our school.(微笑地伸出手表示欢迎)
B:Thank you.(自然流露出感谢。)
(2)A:(皱眉头表示不悦。)
B:May I help you?(说话者马上表示关心。)
(3)A:(与会者身子往椅子上一靠,表示厌烦。)
B:We"ll end in a minute.(主持会议者马上表示会快结束了。)
副语言特征表达说话者的意图,听话者识别后作出反应,因而可以说副语言特征也是会话连贯的手段,用一种语言交际时,一般也使用同那种语言相通的体态语。有人认为话语与体态语互为依赖,某些情况下确定如此,但有些情况下话语与副语言特征传递的信息相异,这时就应从言语情景中搜索更深层次的信息,也就是说,应当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话语和副语言特征。
5 话语标记
话语标记是指在口语中反复出现的修饰语,如oh, now, and, well, but, or, so, because, you know, I mean等。从语法的角度看,这些修饰语本身没有多少语义,与句子也无多大关联,但是,掌握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则,如引起注意、提起话题、发展话题、维持交谈以及如何应对等,是口语交际语篇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们具有语篇功能,对谈话结构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使我们的言谈自然并合乎语境。而且,这还表明语言是人们所独有的,这也是人类语言不同于其他语言的一大特征。在话语标记的领域里存在着两大派别:以Schiffrin, Redaker为首的连贯派和以Blakmore, Jaker为首的相关派。两派对交际的认识虽不同,但却认为话语标记在交际中起着辅助作用。
话语标记的最基本功能就是说话人希望保证听话人理解自己的意思,还能使听话人的语言处理的耗费尽可能地少一些,是使得谈话顺利进行的必要的组成部分。
Schiffrin提出11个话语标记:关联词 and, so, because, but, or;语助词:oh, well; 副词(小品词):now, well; 词汇化标语you know, I mean等。每个话语标记都是有多种功能,并且每一种含义可以由不止一种话语标记来表达。(见附表)
现在对话语标记语and进行分析,窥见话语标记语在语篇会语中的作用。
Schiffrin认为and在谈话中充当了两种角色:并列意义单位和帮助讲话人继续话语。“前者是构建语篇的结构性手段,也即起连词的作用,后者是具有语用效果的话语持继性标志”。可见看似简单的and却有着不同层次的作用和功能。
(1)结构层面。在谈到的第一个作用,即并列意义单位时,Schiffrin就其收集的语料研究表明,在构建话语局部意义结构上,and是最频繁使用的一种连接模式。
(2)词义层面。从语义上看,and所表示的关系并非简单,在不同的上下文之中and可表明话语中句子之间不同潜在的逻辑语义关系,指出讲话人是在什么意义上将相邻的语句联系起来,因而起着不同的作用。黄国文认为and在句子之间表示不止一种语义关系,除表示增补外,还可以表示对比、结果、转折、让步等等。
(3)交互层面。and作为拖延手段(delaying device),能够帮助说话者保持话轮。自然生成的话语并不像书面语那样完整,连续及合乎语法。它含有许多看似多余甚至无意义的词或句子。它们在话语生成中体现了其独特的作用,“这些填充词如er, erm等是一种有用的拖延手段,它们能帮助我们继续保持话轮(floor),并在此期间酝酿自己向下要说的话。”在日常会话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大量的and充当着一种拖延手段,
现代语言理论认为,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以书面和口头形式进行交际的能力。即教会学生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言语技能。成功的交际无某种形式的连贯与衔接是行不通的,这依赖于对语言的掌握,对语境的理解,对副语言特征的识别。实际交际中要善于运用词汇衔接、音韵衔接、话语标记词和理解言语情景,以达到成功的交际。
参考文献
1 M·A.K 韩礼德,R·哈桑.英语中的衔接[M].伦敦:朗曼出版社,1976
2 胡壮麟.语篇的衔接和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3 文秋芳.英语口语测试与教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4 黄大网.话语标记研究综述[J].福建外语,2001(1)
5 陆云.基础阶段学生跨文化口头交际具体性问题及对策[J],外语教学,2001(5)

1、“议论文格式”范文由查字典范文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议论文格式例文地址:http://www.tkpao.com/lunwen/jiaoyu/155611.html,复制分享写作指导范文给你身边的朋友!
3、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