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 > 工学论文 >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体系研究

发布人: 谜语网 发布时间:2015-10-03 字体: | | 打印文章

推荐阅读:摘要 介绍北京水土保持工作从小流域综合治理走向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背景,围绕生活清洁小流域建设全面开展北京山区小流域单元的划分、水源保护三道防线划分、小流域调查监测及评价方法、防治措施配置和治理关键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研究并规范生态清洁小

摘要 介绍北京水土保持工作从小流域综合治理走向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背景,围绕生活清洁小流域建设全面开展北京山区小流域单元的划分、水源保护三道防线划分、小流域调查监测及评价方法、防治措施配置和治理关键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研究并规范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中的调查、评价、规划、治理、监测和验收等技术环节、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对北京水源保护及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工作起到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关键词 生态清洁小流域 技术体系 技术成果 中图分类号S1 5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l673—4637(2009)增刊2—0014—03 1 背景 北京地处华北平原北端.全市总面积1万6400km,其中山区面积1万0 072 km ,占全市总面积的61.2%。山区是首都主要的水源涵养及供给源地、是天然生态屏障、是居民休闲旅游度假胜地。 随着首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自然条件的变化,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和人为水土流失的问题日趋严重。特别是1999年以来北京遭受连续干旱,水资源成为制约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瓶颈。面对北京市水少、水脏的挑战.北京市水务局提出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建设生态清洁流域,保护饮用水源的山区水土保持工作思路。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比较传统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在防治目标上.在治理水土流失的同时.将水源保护及面源污染防治也作为主要的防治目标:在防治对象上将村庄的治理美化和环境改善也作为主要治理内容.即水土保持工作下山进村:在防治措施上增加了污水、垃圾的处置。 在防治目标上: 传统小流域治理以服务农业为主.维护土地生产力.提高土地产量为目标治理水土流失。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以水源保护为中心,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水和谐、服务首都新农村建设为目标治理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 在防治对象上: 传统小流域治理以坡面和沟道为防治重点。 生态清洁小流域以坡面、沟道和村庄为防治重点。 在防治措施上: 传统小流域治理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拦、蓄、灌、排、节综合治理。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突出污水处理、垃圾处置。 因此.生态清洁小流域的提出,对小流域综合治理和管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需要对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与管理技术进行深入探讨,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北京市水务局在市科委支持下,在清华、北师大和中科院等大学及研究院所的参与下.全面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技术体系的研究工作。 2 小流域特点 小流域是山区最基本的径流产生及汇流系统,是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发生发展单元.也是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基本单元。小流域组成的基本要素包括:村镇、沟道和坡面;其分布特点为点、线、面分布。村镇是山区群众的生活生产基地:沟(河)道是山区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连接着山区坡面及下游河道.是山区洪水的汇集流通通道.呈线状分布:坡面是山区群众的生产基地、水资源的涵养和汇流地等.呈面状分布;处理好小流域中村镇、沟道和坡面的关系.是山区生态环境改善、水资源保护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 3 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主要为利用3S技术进行北京山区小流域单元的划分及命名.确定小流域治理管理单元;利用3s技术等进行水源保护三道防线划分,确定防治类型区.研究生态清洁小流域防治措施布局.指导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规划设计:研究小流域调查监测及评价方法.用于生态清洁小流域调查评价及防治目标确定:对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中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提高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技术水平:研究制定生态清洁小流域技术规范.规范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中的调查、评价、规划、治理、监测和验收等技术环节:初步形成了小流域调查、监测、评价、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措施布局和治理技术的框架.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服务。 4 技术成果 4.1 小流域单元确定 利用GIS技术及DEM地图.根据水土保持治理及管理的需要.将北京山区划分成547条小流域单元.小流域面积一般为(10~30)km2左右:并在北京河流代

1、“议论文格式”范文由查字典范文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议论文格式例文地址:http://www.tkpao.com/lunwen/gongxue/162115.html,复制分享写作指导范文给你身边的朋友!
3、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