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 > 工学论文 >

科技能否带来白云蓝天 二氧化碳捕获技术盘点

发布人: 谜语网 发布时间:2015-10-03 字体: | | 打印文章

推荐阅读:捕碳技术行不行?近年来,一些气候科学家,特别是像美国航天局的詹姆斯·汉森说,这1百万分之385太高了,我们需要的不只是减缓二氧化碳增长的速度,而且还要尽快收拾我们已造成的这个残局。这项工作就像是在每100万根麦秸堆成的草堆中寻找385根无形、无色的

捕碳技术行不行? 近年来,一些气候科学家,特别是像美国航天局的詹姆斯·汉森说,这1百万分之385太高了,我们需要的不只是减缓二氧化碳增长的速度,而且还要尽快收拾我们已造成的这个残局。这项工作就像是在每100万根麦秸堆成的草堆中寻找385根无形、无色的针。我们找到并取走它们的机会能有多少? 许多科学家和工程师认为,这几乎是零。他们说,要从空气中消除二氧化碳完全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这需要耗费太多的能源。但这并没有阻挡少数研究人员尝试的脚步。他们争辩说,从空气中捕获二氧化碳不仅在理论上可行,很快还会成为一个对付全球变暖的实用武器。总之,他们认为,不想法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是我们所不能承受的,这是人类至关重要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汉森是正确的,而且我们也无法再回到从前,再多的太阳能发电和再高的能源效率也救不了我们。我们需要将二氧化碳直接从大气中清除,而且要快。 捕获二氧化碳并不困难。事实上,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有可能将发电厂和工厂烟囱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进行压缩,并深深地埋在地下。2005年,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IPCC)的一个特别委员会得出结论,这一碳捕获和储存(CCS)战略很可能将对应对气候变化产生重要的作用。由各国政府和能源公司大力支持的整个CCS产业,已经像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使之成为了现实。 但是,二氧化碳一旦泄露到露天,捕获起来就要复杂一些。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大概是烟道中的百分之一,对此IPCC的结论是,就所耗费的能源而言,从空气中直接捕获二氧化碳是得不偿失的。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克劳斯·拉克纳却提出了不同意见。他也是IPCC的成员之一,作为一名粒子物理学家,他多年来一直在致力于推动从空气中捕获二氧化碳的技术。他制定了从空气中消除二氧化碳所需的最低能源的理论值,并认为IPCC的数字是错误的。他说,从空气中捕获二氧化碳确实要比从烟道中需要更多的能源,但两者的差异并不大。 这个计算结果使拉克纳深信,空气滤清器是一个较实用的建议,但他并没能说服IPCC里的同行。为此,他意识到,他必须亲手做一个出来。 拉克纳也确实这样做了。2008年年中,他和他的同事阿伦·莱特用塑料制成了一个从空气中捕获二氧化碳的滤清器,并获得了专利。该设备每天能从穿过垂直塑料片间的空气中搜集几十公斤的二氧化碳。拉克纳说,如果给他两年时间,加上2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当然现在并不容易得到,他就能建造出一个模型,每天可消除1吨的二氧化碳,正好装满一个标准的集装箱。拉克纳认为,这样的设备很快将会引起那些不得不购买二氧化碳排放配额公司的兴趣,数以百万计的这样的设备最终将会部署以从大气中吸走二氧化碳,这有助于将我们从全球气候变暖中拯救出来。 当然,拉克纳并不是唯一从事捕碳技术的人。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以及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也都建造出了实验室规模的捕碳装置。 甩掉管道的羁绊 如果说人们对从空气中捕获碳的技术越来越关注,这全是因为其潜在优势是如此之大。一方面,空气滤清器可从任何地方捕获二氧化碳,不论规模大小,包括汽车、飞机和供暖系统。这些设备产生了超过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3,但要完全在排气管或烟道中来进行捕获是不切实际的。更重要的是,排放出的二氧化碳会与空气快速混合,各个地方的二氧化碳含量几乎都是相同的,空气滤清器就可以直接放在需隔离的地点。与此相反,对发电厂的二氧化碳捕获往往要使用数百公里的管道。就像卡尔加里大学的大卫·凯斯所说的那样,空气捕碳技术和其他的能源经济是相脱离的。 3年前,凯斯和他的学生乔苏阿·斯托拉洛夫建立了自己的第一个捕碳原型装置,使用的是从燃煤电厂烟尘中去除二氧化硫的“喷雾塔”技术。像二氧化硫一样,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酸性气体,可被氢氧化钠碱性溶液吸收。 凯斯的装置原型是一个内衬聚氯乙烯的、高达4米的厚重卡板纸圆柱体。需要处理的空气从顶端吹入,在那里用氢氧化钠溶液对空气进行喷淋,氢氧化钠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反应后形成碳酸钠液滴。 这个全工滤清器也可装配在飞机机库,从一端用风扇鼓入空气穿过由天花板的喷嘴中喷出的氢氧化钠薄雾。地板上的水渠将收集碳酸钠溶液。 这个系统虽然能工作,但要耗费巨大的能源。在这个过程的最后

1、“议论文格式”范文由查字典范文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议论文格式例文地址:http://www.tkpao.com/lunwen/gongxue/161278.html,复制分享写作指导范文给你身边的朋友!
3、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