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 > 工商管理 >

柔性管理及其在企业中的实现途径(1)

发布人: 谜语网 发布时间:2015-10-03 字体: | | 打印文章

推荐阅读:摘要:柔性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本文探讨了柔性管理的内涵和特点,阐述了柔性管理实施的必然性,并且分析了中国企业展开柔性管理的可行途径。 关键词:柔性管理;刚性管理;以人为本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传统企业管理面临严峻的挑战。在知识经济模式下

摘要:柔性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本文探讨了柔性管理的内涵和特点,阐述了柔性管理实施的必然性,并且分析了中国企业展开柔性管理的可行途径。

关键词:柔性管理;刚性管理;以人为本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传统企业管理面临严峻的挑战。在知识经济模式下,知识资源日益凌驾在传统的生产要素之上,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和完善使地理位置不再成为竞争的天然优势。同时消费者的消费方式,消费心里和价值观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中,对于产品的品种、质量、服务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企业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将最终被淘汰。由此提出了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柔性管理。这种柔性化的管理模式不仅能很好地适应企业日益动荡的外部环境,而且能使企业内部环境不断地变化以便自如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
一、柔性管理的内涵和特点
柔性管理是相对于刚性管理而言的。所谓刚性管理,是指以物为本的管理,管理者依靠严密的组织结构,严密的纪律规章和赏罚分明的激励来进行以生产为导向的管理。这是传统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时代典型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将生产资料作为资本,将人力作为成本,曾经极大地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
与刚性管理相反的,柔性管理作为一种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以员工为中心”和“以顾客为中心”的管理模式的统一体,强调人在管理中的中心地位,是一种‘人性化’的管理模式。
柔性管理有以下的特点:
1. 柔性管理表现为不确定性。传统管理模式用绝对和精确的方式表达事务,因此其决策所需的信息只是在非常狭小的范围内才有意义。然而柔性管理的对象是人,人是一种微妙的客观存在,很难对人的复杂多变的思维给一个明确的定价,因此对人的约束也必然是不确定的,只能进行模糊化处理。
2. 柔性管理是一种非线性的管理。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这种非线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人在工作中投入的精力与产生的绩效并非是一种线性的关系;第二,个体功能的总和与总体的功能呈现非线性的关系。
3. 柔性管理强调内控性。传统管理理论将员工看成是纯粹的“经济人”,他们只为自身的利益存在。他们天生懒惰,不愿意努力工作,尽可能的逃避责任,所以需要用严格的组织和规章来管制和约束。柔性管理模式吸取了现代行为科学和心理学的成果,将员工看成是“社会人”,他们除了关心自身的经济利益之外,更加注重诸如成就感、亲密感、归属感等等。因此在柔性管理模式下,通过给员工设定明确的目标,并为其创造一定的条件,通过相互的理解和沟通,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让他们自发地努力工作,实现自己的价值。
4. 柔性管理强调塑造性。传统的刚性管理通过限制员工的言行自由来达到使员工转变,缺乏内聚性,更多的强调惩戒,使得员工趋于保守,扼杀了员工的创造性。柔性管理从员工的内心出发,希望使员工能从心理上接受,从观念上转变,从而产生对于组织的忠诚感和归属感。
二、实施柔性管理的必然性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市场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企业为了应对新的市场环境的严峻挑战,必将逐步实施柔性管理。企业实施柔性管理的必然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需求的多元化要求企业实施柔性管理。
目前占市场主导的消费者的需求呈现为个性化、多样化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产品的产量、质量以及价格已经不再是企业竞争的首要标志。按照顾客的特定需求,快捷地提供产品或者服务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方式。企业要适应这种方式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要具备对消费者需求变化的快速发现和快速反应能力。第二,要具备在同一时间生产不同特点的产品的能力。这种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生产方式对企业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提出了柔性化变革的要求,这种变化反应到企业管理的层面上,要求企业实施柔性管理。
2. 生产过程的柔性化要求企业实施柔性管理。
需求的多元化要求企业生产过程柔性化。这种要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产品研发的柔性化。要求企业具备更强的产品研发能力,缩短产品开发的时间,提高产品开发速度;第二,产品生产的柔性化。企业需要通过制定弹性的生产计划以增加企业计划体系的柔性,实现产品的系列化,并应用先进的制造理论和技术,组织产品的生产,实现产品制造过程中设备和物理场地的可重用、可重组,确保企业的设施为满足未来市场需求发挥最大功效;第三,产品销售的柔性化。多元化需求导致企业目标市场的细分,企业需要根据自身产品的特点,针对细分目标市场,灵活运用各种营销手段和策略,使企业的营销网络按实际需要任意扩张和收缩。
3. 知识型员工的管理要求企业实施柔性管理。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员工都是知识型员工,不仅具有高智慧,而且富于个性,具有强烈的开拓精神和独创性,自尊与参与意识很强,不乐意接受刚性的约束,注重自我管理。对于知识型员工需要以充分保障人的各种基本自由为前提,调动知识型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员工创造力的发挥才能使企业的财富增值。因此这种“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要求企业实施柔性管理。
三、柔性管理在中国企业的实施途径
中国企业长期在计划经济模式下运作,企业管理的刚性非常明显,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企业逐步地过渡到柔性管理模式。在中国企业实施柔性管理主要应该抓住两个重点:一方面在企业的内部,要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员工的能力;另一方面在企业的外部,要以顾客为中心,以顾客的需求为导向,具体来说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依次着手。

1. 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以人为本”的思想分别体现在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企业内部的“以人为本”,个人不再仅被视为达到目标的工具,而是创造成功价值的主要来源。一方面企业管理者应树立一种新的观念,能意识到企业只有依赖于全体员工的首创精神和决策能力企业才能成功,充分重视和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同时管理者也应参与一线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作出决策。另一方面,增强员工的主导作用,提高他们的责任感、主动性、挑战性、纪律性和合作精神。创造员工之间协作和交互学习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发展新技能的能力,消除上级与下级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的隔阂。另外,要加大对员工的知识学习的投入,使员工能创造新的策略,能主动提高目前的业务经营,改进新消费需求的新方法,发现新产品,服务新的经营方式。企业外部“以人为本”,以顾客的需求为导向,及时地将顾客的需求反馈到企业内部,并采用电子商务等先进的手段进行销售活动,及时满足顾客的需求。
2. 建立成熟的企业经营状态。
成熟的企业经营状态是柔性管理开展的出发点和基础。柔性管理的灵活性必须以规范管理为基础。如果企业缺乏系统的,合理的管理原则和政策,再加上企业的快速反应速度超出了企业的能力,那么柔性管理就可能变成没有管理,企业将会陷入混乱状态。中国的企业虽然从计划经济中发展而来,却仍旧没有建立起一套规范的管理体系,很多企业的业务,特别是涉及到多个部门的业务仍旧处在混乱的状态中,除了涉及安全性以及国家强制规定的业务以外,企业对于其他业务并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或者没有严格的按照规章制度来执行,在此基础上发展柔性管理很容易使企业失去控制。因此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是实现柔性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3. 建立柔性企业组织。
柔性管理要求对企业外部环境因素变化具有响应能力,对企业内部因素变化具有应对能力,不仅要对多变市场中顾客需求变化具有灵活快速的相应能力,而且要对企业内部人、财、物、信息等各个生产要素的变化有及时地适应能力。传统的中国企业采用金字塔型组织机构设置,这种刚性结构效率高,便于指挥,但是这种形式层次过多,固定不变,容易造成部门之间关系不紧密,等级过于森严,信息反馈慢,沟通困难。这必然会影响企业内外因素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因此企业需要设置一种结构扁平化、多极化、智能化、网络化、虚拟化,外部导向的灵活组织才能使这种新的管理方式得到实现。
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对于企业的震动较大,因此应该循序渐进的进行柔性组织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企业组织经营过程进行重组,有效地精简机构,加强团队建设,建立适应信息化要求的扁平的网络组织结构。
4. 建立畅通便捷的企业信息系统。
柔性管理必须在充分掌握市场和顾客的真实信息的基础上作出反应。虽然计算机数控,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以及柔性制造技术推广和应用已经从局部上增强了企业对市场的反应能力,但是这些局部的变化并没有使企业发生系统变化,目前中国的许多企业还不具备一流的管理信息系统,也缺乏掌握这些信息系统的管理人才。信息系统对于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信息系统支撑着企业的日常工作,使得各个独立的工作由信息系统而连成一个整体,企业的日常工作透明化、简单化;另一方面,信息系统是企业知识的源泉,信息系统将把员工的个人知识转变为企业的知识库,企业的知识将不会随着个别员工的离去而丢失,逐步丰富的企业知识库将成为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需要引进适合企业使用的企业级的管理信息系统,同时引进和培养掌握信息系统技术的人才,并且不断地提高企业员工对于信息系统的使用能力,使得企业信息系统成为员工日常工作重要的工具和企业的知识宝库。
四、结论
柔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种新的模式,这种新模式对于中国企业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逐步吸收并发展适合自身的柔性管理模式将会使得企业竞争力不断地提升,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2.张兰霞,张剑峰.90年代以来企业管理方法发展的基本方向.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Vol3, No1.

1、“议论文格式”范文由查字典范文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议论文格式例文地址:http://www.tkpao.com/lunwen/gongshang/159428.html,复制分享写作指导范文给你身边的朋友!
3、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