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梅尧臣
时间:2015-06-10 来源:谜语大全|脑筋急转弯 作者:诗句大全 点击:
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是梅尧臣作于1059年(嘉祐四年),当时作者五十八岁,为送别门人游江西所作的一首送别诗。这也是体现作者百感交集的一首诗作。
原文:
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
作者:梅尧臣
客心如萌芽,忽与春风动。
又随落花飞,去作西江梦。
我家无梧桐,安可久留凤。
凤巢在桂林,乌哺不得共。
无忘桂枝荣,举酒一以送。
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翻译:
客人的心像草木在萌芽,与春风一起摇曳。又像随落花飘飞,像在梦中飞到了西江。我家没有梧桐树,怎能留住你这只凤凰呢?凤凰的巢就在那片遥远的桂树林,希望你不要与乌鸦同行。富贵之后不要忘记了我们,那就举起酒来算是给你送别。
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字词解释:无
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背景:无
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作于1059年(嘉祐四年),作者五十八岁,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任国子监直讲,奉命编修《唐书》。欧阳秀才名欧阳辟,字晦夫,桂州灵川(今属广西)人,据苏轼跋此诗语,他此时二十五岁(见《东坡题跋》),曾和弟欧阳简从梅尧臣学诗。秀才本指才能优异的人,汉代以来曾作为荐举人员的科目之一,唐初设有秀才科,后废去。这里用作读书应举的士人的泛称。江西指宋代江南西路地区,在今江西省一带。
此诗同送别亲人或朋友的诗不同,是送别门人游江西。这里的游兼含游历和游学两种意思,它可以长阅历,增见识,广交游,是封建社会读书人及第入仕之前常常要从事的一项活动。欧阳秀才对这次出游充满了美好的向往,诗人送行,则表示热切的希望,离情别绪是有的,但在这里已不是重要的东西,所以诗中略而不写,完全从前者着笔。
全诗分作两节。前四句先从对方着笔,写门人欧阳秀才即将启程出游。诗中用了两个比喻。首句的客即指在汴京作客的欧阳秀才。春风一吹,草木都开始萌芽,欧阳秀才心中也像草木发芽一样,产生了出游的愿望。忽与春风动点出时间。忽字、动字下得特别精当。春天的花草树木,往往头一天看还光秃秃的,第二天却忽然绽出颗颗新芽来了。动字不仅是说萌芽的发生,还指它在春风吹拂下不断成长;它一经萌芽,不久就要长出枝叶,开出鲜花。出游的念头也是如此,它一经产生,就不断滋长,变得愈来愈强烈。所以第三句用又随二字紧接转入下文。由荫芽而开花,花又被风吹落,飞向天空,欧阳秀才的心,又随着落花,飞向西江。西江指大江(长江)下游西段,也就是题中的江西。古典诗词写落花,常常带着感伤的情调,此诗写其飞举飘扬,却充满生机。西江梦指想象中即将开始的江西游历生活。梦境是变幻莫测、飘忽无定的;既可以梦见过去,也可以梦见未来。用梦形容游历生活,可以引起无穷联想:使人联想到欧阳秀才去江西后的行踪不定,生活的丰富多样、难以预测,使人联想到他醒里梦里对此日客居京中这段生活包括作者这次送别在内的回忆;既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也包含着对过去的深长怀念,情致绵邈,意味无穷,造语之妙,已臻绝致。这四句比喻新颖贴切,把欧阳秀才游江西之事,完全变成生动的形象描绘,可见作者的才思和艺术创造力。
下面六句转到作者方面,正面写送别,仍然全用比喻。凤凰是传说中的神鸟,据说它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天下安宁,它才出现。诗中用它比喻欧阳秀才,是说他才华出众,非常人可比,表达了作者对他的赞赏,同时也是希望他以后能为朝廷建功立业。家无梧桐既是诗人自谦,也是对门人的勉励,愿他振翅高飞,奋力进取。门人即将远行,作老师的对他将来的一切非常关心,下面两句就是对他的谆谆嘱咐。桂林指桂树林,传说桂树林是凤凰栖集之处。《天地运度经》说:泰山北有桂树七十株常有九色飞凤、宝光珠雀鸣集于此。刘向《九叹》:桂树列兮纷敷,吐紫华兮布条。实孔鸾兮所居,今其集兮惟鸮。鸾为凤属。旧说乌能反哺。晋代束皙《补亡诗南陔》:嗷嗷林乌,受哺于子。此诗即以乌哺指乌鸦,是凡鸟,借喻平庸之辈。屈原《楚辞涉江》:鸾鸟凤凰,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比喻贤士远离,小人窃位,可见凤凰乌鸦,品类不同,不能共处。此诗凤巢两句即暗用其意,是要欧阳秀才去江西以后,善自择居,慎于交友,不要同卑俗之人居处和往来;同时也是奖誉欧阳秀才,说他今后前程远大,绝非乌哺辈所能相比。这是作者的临别赠言。结尾紧接桂林,举酒相送,以功名相期,补足送别之意。《晋书郤诜传》:累迁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后因称科举及第为折桂。无忘桂枝荣,就是要欧阳秀才不要放弃科举;举酒相送既是送别,也是祝愿他异日科举及第,不负所学,施展平生的抱负。在科举时代,一般读书人要跻身仕列,只有应试及第一途,所以作者以此作结,郑重叮咛,表达了对门人的殷切期待。据《宋诗纪事》记载,在这次送别后的三十二年,欧阳辟中了1091年(元祐六年)进士,没有辜负老师的希望。1100年(元符三年),苏轼南迁过合浦(今属广东),见到欧阳辟,欧阳辟将珍藏的梅尧臣送他的这首诗给苏轼看。苏轼和欧阳辟同出于梅尧臣之门,并受知遇之恩。所以苏轼见此诗后,还写了一段很有情意的跋语。
古代诗歌运用比喻手法的很多,但像这首十句的五言古诗,通篇从头到尾全都采用比喻的,却不多见。这正是此诗艺术上的成功之处。比喻可以使诗含蓄蕴藉,更富形象性,增添诗情画意。欧阳修称圣俞(尧臣字)覃思精微,以深远闲淡为意(见《六一诗话》)。该篇绝无华丽秾艳语,精致细密,韵味悠长,正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个人资料: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世称宛陵先生。梅询从子。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称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60卷、《毛诗小传》等。
相关推荐:
春寒梅尧臣
东溪 梅尧臣_东溪翻译
原文:
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
作者:梅尧臣
客心如萌芽,忽与春风动。
又随落花飞,去作西江梦。
我家无梧桐,安可久留凤。
凤巢在桂林,乌哺不得共。
无忘桂枝荣,举酒一以送。
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翻译:
客人的心像草木在萌芽,与春风一起摇曳。又像随落花飘飞,像在梦中飞到了西江。我家没有梧桐树,怎能留住你这只凤凰呢?凤凰的巢就在那片遥远的桂树林,希望你不要与乌鸦同行。富贵之后不要忘记了我们,那就举起酒来算是给你送别。
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字词解释:无
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背景:无
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作于1059年(嘉祐四年),作者五十八岁,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任国子监直讲,奉命编修《唐书》。欧阳秀才名欧阳辟,字晦夫,桂州灵川(今属广西)人,据苏轼跋此诗语,他此时二十五岁(见《东坡题跋》),曾和弟欧阳简从梅尧臣学诗。秀才本指才能优异的人,汉代以来曾作为荐举人员的科目之一,唐初设有秀才科,后废去。这里用作读书应举的士人的泛称。江西指宋代江南西路地区,在今江西省一带。
此诗同送别亲人或朋友的诗不同,是送别门人游江西。这里的游兼含游历和游学两种意思,它可以长阅历,增见识,广交游,是封建社会读书人及第入仕之前常常要从事的一项活动。欧阳秀才对这次出游充满了美好的向往,诗人送行,则表示热切的希望,离情别绪是有的,但在这里已不是重要的东西,所以诗中略而不写,完全从前者着笔。
全诗分作两节。前四句先从对方着笔,写门人欧阳秀才即将启程出游。诗中用了两个比喻。首句的客即指在汴京作客的欧阳秀才。春风一吹,草木都开始萌芽,欧阳秀才心中也像草木发芽一样,产生了出游的愿望。忽与春风动点出时间。忽字、动字下得特别精当。春天的花草树木,往往头一天看还光秃秃的,第二天却忽然绽出颗颗新芽来了。动字不仅是说萌芽的发生,还指它在春风吹拂下不断成长;它一经萌芽,不久就要长出枝叶,开出鲜花。出游的念头也是如此,它一经产生,就不断滋长,变得愈来愈强烈。所以第三句用又随二字紧接转入下文。由荫芽而开花,花又被风吹落,飞向天空,欧阳秀才的心,又随着落花,飞向西江。西江指大江(长江)下游西段,也就是题中的江西。古典诗词写落花,常常带着感伤的情调,此诗写其飞举飘扬,却充满生机。西江梦指想象中即将开始的江西游历生活。梦境是变幻莫测、飘忽无定的;既可以梦见过去,也可以梦见未来。用梦形容游历生活,可以引起无穷联想:使人联想到欧阳秀才去江西后的行踪不定,生活的丰富多样、难以预测,使人联想到他醒里梦里对此日客居京中这段生活包括作者这次送别在内的回忆;既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也包含着对过去的深长怀念,情致绵邈,意味无穷,造语之妙,已臻绝致。这四句比喻新颖贴切,把欧阳秀才游江西之事,完全变成生动的形象描绘,可见作者的才思和艺术创造力。
下面六句转到作者方面,正面写送别,仍然全用比喻。凤凰是传说中的神鸟,据说它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天下安宁,它才出现。诗中用它比喻欧阳秀才,是说他才华出众,非常人可比,表达了作者对他的赞赏,同时也是希望他以后能为朝廷建功立业。家无梧桐既是诗人自谦,也是对门人的勉励,愿他振翅高飞,奋力进取。门人即将远行,作老师的对他将来的一切非常关心,下面两句就是对他的谆谆嘱咐。桂林指桂树林,传说桂树林是凤凰栖集之处。《天地运度经》说:泰山北有桂树七十株常有九色飞凤、宝光珠雀鸣集于此。刘向《九叹》:桂树列兮纷敷,吐紫华兮布条。实孔鸾兮所居,今其集兮惟鸮。鸾为凤属。旧说乌能反哺。晋代束皙《补亡诗南陔》:嗷嗷林乌,受哺于子。此诗即以乌哺指乌鸦,是凡鸟,借喻平庸之辈。屈原《楚辞涉江》:鸾鸟凤凰,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比喻贤士远离,小人窃位,可见凤凰乌鸦,品类不同,不能共处。此诗凤巢两句即暗用其意,是要欧阳秀才去江西以后,善自择居,慎于交友,不要同卑俗之人居处和往来;同时也是奖誉欧阳秀才,说他今后前程远大,绝非乌哺辈所能相比。这是作者的临别赠言。结尾紧接桂林,举酒相送,以功名相期,补足送别之意。《晋书郤诜传》:累迁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后因称科举及第为折桂。无忘桂枝荣,就是要欧阳秀才不要放弃科举;举酒相送既是送别,也是祝愿他异日科举及第,不负所学,施展平生的抱负。在科举时代,一般读书人要跻身仕列,只有应试及第一途,所以作者以此作结,郑重叮咛,表达了对门人的殷切期待。据《宋诗纪事》记载,在这次送别后的三十二年,欧阳辟中了1091年(元祐六年)进士,没有辜负老师的希望。1100年(元符三年),苏轼南迁过合浦(今属广东),见到欧阳辟,欧阳辟将珍藏的梅尧臣送他的这首诗给苏轼看。苏轼和欧阳辟同出于梅尧臣之门,并受知遇之恩。所以苏轼见此诗后,还写了一段很有情意的跋语。
古代诗歌运用比喻手法的很多,但像这首十句的五言古诗,通篇从头到尾全都采用比喻的,却不多见。这正是此诗艺术上的成功之处。比喻可以使诗含蓄蕴藉,更富形象性,增添诗情画意。欧阳修称圣俞(尧臣字)覃思精微,以深远闲淡为意(见《六一诗话》)。该篇绝无华丽秾艳语,精致细密,韵味悠长,正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个人资料: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世称宛陵先生。梅询从子。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称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60卷、《毛诗小传》等。
相关推荐:
春寒梅尧臣
东溪 梅尧臣_东溪翻译
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梅尧臣来自于网络,由谜语网(脑筋急转弯)整理编排并为广大网友提阅读,如有您有其他需求及疑问请咨询网站客服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