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姜夔翻译赏析
时间:2015-08-24 来源:谜语大全|脑筋急转弯 作者:诗句大全 点击:
点绛唇姜夔翻译赏析,是由南宋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姜夔所创作的一首词作,这首词虽然全词都只有四十一个字,但是却深刻地传出了姜夔过吴松时凭栏怀古的心情。
原文:
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姜夔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点绛唇字词解释:
⑴点绛唇:词牌名。四十一字,前片三仄韵,后片四仄韵。《清真集》入仙吕调,元北曲同,但平仄句式略异,今京剧中犹常用之。
⑵丁未:即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吴松:一作吴淞,即今吴江市,属江苏省。
⑶燕(yān)雁:指北方幽燕一带的鸿雁。燕,北地也。无心:即无机心,犹言纯任天然。燕雁无心:羡慕飞鸟的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⑷太湖:江苏南境的大湖泊。
⑸商略:商量,酝酿,准备。
⑹第四桥:即吴江城外之甘泉桥(郑文焯《绝妙好词校录》),以泉品居第四故名(乾隆《苏州府志》)。
⑺天随:晚唐文学家陆龟蒙,自号天随子。
⑻何许:何处,何时。
⑼参差:不齐貌。
点绛唇翻译:
北方的鸿雁悠然自在,从太湖西畔随着白云飘浮。远处的几座孤峰呈现出一派萧瑟愁苦的样子,似乎在酝酿黄昏时的一场大风雨。
我真想在第四桥边,跟天随子一起隐居。可如今像他这样的人在何处?我独倚栏杆缅怀千古,只见残柳参差不齐地在寒风中飞舞。
点绛唇创作背景:
宋孝宗淳熙十四年丁未(1187年)冬天,姜夔往返于湖州与苏州两地之间,经过吴松(今江苏吴江)时,乃作此词。姜夔平时最心仪于晚唐隐逸诗人陆龟蒙,陆龟蒙生前隐居之地,正是吴松。
点绛唇赏析:
姜夔论诗有四素:气象、体面、血脉、韵度。对四者的要求且是气象欲其浑厚、体面欲其宏大、血脉欲其贯通、韵度欲其飘逸。虽是论诗之语,移之于词,也甚贴切。从此词可知其所言非虚。
上片之境,乃词人俯仰天地之境。首句燕雁无心,时值冬天,正是燕雁南飞的时节。陆龟蒙咏北雁之诗甚多,如《孤雁》:我生天地间,独作南宾雁。《归雁》:北走南征象我曹,天涯迢递翼应劳。《京口》:雁频辞蓟北。《金陵道》:北雁行行直。《雁》:南北路何长。白石诗词亦多咏雁,诗如《雁图》、《除夜》,词如《浣溪沙》及此词。可能与他多年居无定所,浪迹江湖的感受及对陆龟蒙的万分心仪有关。劈头写入空中之燕雁,正是暗喻飘泊之人生。点出燕雁随季节而飞之无心,则又喻示自己性情之纯任天然。此亦化用陆龟蒙诗意。陆龟蒙《秋赋有期因寄袭美》:云似无心水似闲。《和袭美新秋即事》:心似孤云任所之,世尘中更有谁知。下句紧接无心写出:太湖西畔随云去。燕雁随着淡淡白云,沿着太湖西畔悠悠飞去。燕雁之远去,暗喻自己飘泊江湖之感。随云而无心,则喻示自己纯任天然之意,宋陈郁《藏一话腴》云:白石襟期洒落,如晋宋间人。语到意工,不期于高远而自高远。范成大称其翰墨人品,皆似晋宋之雅士。张羽《白石道人传》亦曰其体貌轻盈,望之若神仙中人。但姜夔与晋宋名士实有不同,晋宋所谓名士实为优游卒岁的贵族,而姜夔一生布衣,又值南宋衰微之际,家国恨、身世愁实非晋宋名士可比。故下文写出忧国伤时之念。太湖西畔一语,意境阔大遥远。太湖包孕吴越,天水合为一(陆龟蒙《初入太湖》)。此词意境实与天地同大也。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此句的数峰之清苦无可奈何反衬人之万千愁苦。从来拟人写山,鲜此奇绝之笔。比之辛稼轩之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虞美人》),又是不同的况味。
下片之境,乃词人俯仰今古之境。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第四桥所在地是陆龟蒙的故乡。《吴郡图经续志》云:陆龟蒙宅在松江上甫里。松江即吴江。天随子为陆龟蒙之自号。天随语出《庄子在宥》神动而天随,意即精神之动静皆随顺天然。陆龟蒙本有胸怀济世之志,其《村夜二首》云:岂无致君术,尧舜不上下。岂无活国力,颇牧齐教化。可是他身处晚唐末世,举进士又不第,只好隐逸江湖。姜夔平生亦非无壮志,《昔游》诗云:徘徊望神州,沉叹英雄寡。《永遇乐》:中原生聚,神京耆老,南望长淮金鼓。但他亦举进士而不第,飘泊江湖一生。此陆、姜二人相似之一也。陆龟蒙精于《春秋》,其《甫里先生传》自述:性野逸无羁检,好读古圣人书,探大籍识大义,贞元中,韩晋公尝著《春秋通例》,刻之于石,而颠倒漫漶翳塞,无一通者,殆将百年,人不敢指斥疵纇,先生恐疑误后学,乃著书摭而辨之。姜夔则精于礼乐,曾于南宋庆元三年进《大乐议》于朝,时南渡已六七十载,乐典久已亡灭,姜夔对当时乐制包括乐器乐曲歌辞,提出全面批评与建树之构想,书奏,诏付太常。(《宋史乐志六》)以布衣而对传统文化负有高度责任感,此二人又一相同也。正是这种精神气质上的认同感,使姜夔有了沉思只羡天随子,蓑笠寒江过一生(《三高祠》诗),及三生定是陆天随(《除夜》诗)之语。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即是这种认同感的体现。
第四桥边,其地仍在,天随子,其人则往矣。中间下拟共二字,便将仍在之故地与已往之古人与自己连结起来,泯没了古今时间之界限。这是词人为打破古今局限寻求与古人的精神句诵而采取的特殊笔法。再如刘过《沁园春》之与东坡、乐天、林和靖交游,亦是此一笔法。以上写了自然、人生、历史,笔笔翻出新意结笔更写出现时代,笔力无限。今何许三字,语意丰富,涵盖深广。何许有何时、何处、为何、如何等多重含义。故今何许包含今是何世、世运至于何处、为何至此、如何面对等意。此是囊括宇宙、人生、历史、时代之一大反诘,是充满哲学反思意味一大反诘。而其中重点,主要在今之一字。凭栏怀古,笔力雄劲,气象阔大。古与今上下映照成文,补足今何许一大反诘之历史意蕴。应知此地古属吴越,吴越兴亡之殷鉴,曾引起晚唐陆龟蒙之无限感慨:香径长洲尽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吴王事事须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吴宫怀古》)亦不能不引起南宋姜夔之无限感慨:美人台上昔欢娱,今日空台望五湖。残雪未融青草死,苦无麋鹿过姑苏。(《除夜》)
怀古正是伤今。残柳参差舞,柳本纤弱,那堪又残,故其舞也参差不齐,然而仍舞之不已。舞之一字执著有力,苍凉中寓含悲壮,悲壮中透露苍凉。残柳参差舞这一自然意象,实际上是南宋衰世的象征,隐然包含着虽已残破仍不甘灭亡的意味。这与李商隐《登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象征唐朝国运的不可挽回有同工之妙。而其作为自然意象之本身,则又补足今何许一大反诘之自然意蕴。结笔之意境,实为南宋国运之写照。返观数峰清苦二句,其意蕴正为结尾之伏笔。在此九年之前,辛稼轩作《摸鱼儿》,结云: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乃是同一意境。姜夔此词用舞字结穴,蕴含无限苍凉悲壮。
善于提空描写,从虚处着笔,是姜夔词的一大特点。此词将身世之感、家国之恨融为一片,乃南宋爱国词中无价瑰宝。而身世家国皆以自然意象出之,自然意象在词中占优势,又将自然、人生、历史(尚友天随与怀古)、时代打成一片,融为一体。
尤其今何许之一大反诘,其意义虽着重于今,但其意味实远远超越之,乃是词人面对自然、人生、历史、时代所提出之一哲学反思。全词意境遂亦提升至于哲理高度。今何许,真可媲美于《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首词无限感慨,全在虚处,正是意愈切而词愈微,这种写法,易形成自我抒写之形象与所写之意象间接开距离,造成朦胧之美感。此词声情之配合亦极精妙。上片首句首二字燕雁为叠韵,末句三四字黄昏为双声,下片同位句同位字第四又为叠韵,参差又为双声。分毫不爽,自然天成。双声叠韵之回环,妙用在于为此一尺幅短章增添了声情绵绵无尽之致。
个人资料:
姜夔(kuí) (1154-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姜夔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他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描写了自己漂泊的羁旅生活,抒发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场失意的苦闷心情,以及超凡脱俗、飘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鹤般的个性。姜夔晚居西湖,卒葬西马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相关推荐:
姑苏怀古阅读答案 姜夔
鹧鸪天姜夔翻译赏析
原文:
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姜夔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点绛唇字词解释:
⑴点绛唇:词牌名。四十一字,前片三仄韵,后片四仄韵。《清真集》入仙吕调,元北曲同,但平仄句式略异,今京剧中犹常用之。
⑵丁未:即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吴松:一作吴淞,即今吴江市,属江苏省。
⑶燕(yān)雁:指北方幽燕一带的鸿雁。燕,北地也。无心:即无机心,犹言纯任天然。燕雁无心:羡慕飞鸟的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⑷太湖:江苏南境的大湖泊。
⑸商略:商量,酝酿,准备。
⑹第四桥:即吴江城外之甘泉桥(郑文焯《绝妙好词校录》),以泉品居第四故名(乾隆《苏州府志》)。
⑺天随:晚唐文学家陆龟蒙,自号天随子。
⑻何许:何处,何时。
⑼参差:不齐貌。
点绛唇翻译:
北方的鸿雁悠然自在,从太湖西畔随着白云飘浮。远处的几座孤峰呈现出一派萧瑟愁苦的样子,似乎在酝酿黄昏时的一场大风雨。
我真想在第四桥边,跟天随子一起隐居。可如今像他这样的人在何处?我独倚栏杆缅怀千古,只见残柳参差不齐地在寒风中飞舞。
点绛唇创作背景:
宋孝宗淳熙十四年丁未(1187年)冬天,姜夔往返于湖州与苏州两地之间,经过吴松(今江苏吴江)时,乃作此词。姜夔平时最心仪于晚唐隐逸诗人陆龟蒙,陆龟蒙生前隐居之地,正是吴松。
点绛唇赏析:
姜夔论诗有四素:气象、体面、血脉、韵度。对四者的要求且是气象欲其浑厚、体面欲其宏大、血脉欲其贯通、韵度欲其飘逸。虽是论诗之语,移之于词,也甚贴切。从此词可知其所言非虚。
上片之境,乃词人俯仰天地之境。首句燕雁无心,时值冬天,正是燕雁南飞的时节。陆龟蒙咏北雁之诗甚多,如《孤雁》:我生天地间,独作南宾雁。《归雁》:北走南征象我曹,天涯迢递翼应劳。《京口》:雁频辞蓟北。《金陵道》:北雁行行直。《雁》:南北路何长。白石诗词亦多咏雁,诗如《雁图》、《除夜》,词如《浣溪沙》及此词。可能与他多年居无定所,浪迹江湖的感受及对陆龟蒙的万分心仪有关。劈头写入空中之燕雁,正是暗喻飘泊之人生。点出燕雁随季节而飞之无心,则又喻示自己性情之纯任天然。此亦化用陆龟蒙诗意。陆龟蒙《秋赋有期因寄袭美》:云似无心水似闲。《和袭美新秋即事》:心似孤云任所之,世尘中更有谁知。下句紧接无心写出:太湖西畔随云去。燕雁随着淡淡白云,沿着太湖西畔悠悠飞去。燕雁之远去,暗喻自己飘泊江湖之感。随云而无心,则喻示自己纯任天然之意,宋陈郁《藏一话腴》云:白石襟期洒落,如晋宋间人。语到意工,不期于高远而自高远。范成大称其翰墨人品,皆似晋宋之雅士。张羽《白石道人传》亦曰其体貌轻盈,望之若神仙中人。但姜夔与晋宋名士实有不同,晋宋所谓名士实为优游卒岁的贵族,而姜夔一生布衣,又值南宋衰微之际,家国恨、身世愁实非晋宋名士可比。故下文写出忧国伤时之念。太湖西畔一语,意境阔大遥远。太湖包孕吴越,天水合为一(陆龟蒙《初入太湖》)。此词意境实与天地同大也。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此句的数峰之清苦无可奈何反衬人之万千愁苦。从来拟人写山,鲜此奇绝之笔。比之辛稼轩之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虞美人》),又是不同的况味。
下片之境,乃词人俯仰今古之境。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第四桥所在地是陆龟蒙的故乡。《吴郡图经续志》云:陆龟蒙宅在松江上甫里。松江即吴江。天随子为陆龟蒙之自号。天随语出《庄子在宥》神动而天随,意即精神之动静皆随顺天然。陆龟蒙本有胸怀济世之志,其《村夜二首》云:岂无致君术,尧舜不上下。岂无活国力,颇牧齐教化。可是他身处晚唐末世,举进士又不第,只好隐逸江湖。姜夔平生亦非无壮志,《昔游》诗云:徘徊望神州,沉叹英雄寡。《永遇乐》:中原生聚,神京耆老,南望长淮金鼓。但他亦举进士而不第,飘泊江湖一生。此陆、姜二人相似之一也。陆龟蒙精于《春秋》,其《甫里先生传》自述:性野逸无羁检,好读古圣人书,探大籍识大义,贞元中,韩晋公尝著《春秋通例》,刻之于石,而颠倒漫漶翳塞,无一通者,殆将百年,人不敢指斥疵纇,先生恐疑误后学,乃著书摭而辨之。姜夔则精于礼乐,曾于南宋庆元三年进《大乐议》于朝,时南渡已六七十载,乐典久已亡灭,姜夔对当时乐制包括乐器乐曲歌辞,提出全面批评与建树之构想,书奏,诏付太常。(《宋史乐志六》)以布衣而对传统文化负有高度责任感,此二人又一相同也。正是这种精神气质上的认同感,使姜夔有了沉思只羡天随子,蓑笠寒江过一生(《三高祠》诗),及三生定是陆天随(《除夜》诗)之语。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即是这种认同感的体现。
第四桥边,其地仍在,天随子,其人则往矣。中间下拟共二字,便将仍在之故地与已往之古人与自己连结起来,泯没了古今时间之界限。这是词人为打破古今局限寻求与古人的精神句诵而采取的特殊笔法。再如刘过《沁园春》之与东坡、乐天、林和靖交游,亦是此一笔法。以上写了自然、人生、历史,笔笔翻出新意结笔更写出现时代,笔力无限。今何许三字,语意丰富,涵盖深广。何许有何时、何处、为何、如何等多重含义。故今何许包含今是何世、世运至于何处、为何至此、如何面对等意。此是囊括宇宙、人生、历史、时代之一大反诘,是充满哲学反思意味一大反诘。而其中重点,主要在今之一字。凭栏怀古,笔力雄劲,气象阔大。古与今上下映照成文,补足今何许一大反诘之历史意蕴。应知此地古属吴越,吴越兴亡之殷鉴,曾引起晚唐陆龟蒙之无限感慨:香径长洲尽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吴王事事须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吴宫怀古》)亦不能不引起南宋姜夔之无限感慨:美人台上昔欢娱,今日空台望五湖。残雪未融青草死,苦无麋鹿过姑苏。(《除夜》)
怀古正是伤今。残柳参差舞,柳本纤弱,那堪又残,故其舞也参差不齐,然而仍舞之不已。舞之一字执著有力,苍凉中寓含悲壮,悲壮中透露苍凉。残柳参差舞这一自然意象,实际上是南宋衰世的象征,隐然包含着虽已残破仍不甘灭亡的意味。这与李商隐《登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象征唐朝国运的不可挽回有同工之妙。而其作为自然意象之本身,则又补足今何许一大反诘之自然意蕴。结笔之意境,实为南宋国运之写照。返观数峰清苦二句,其意蕴正为结尾之伏笔。在此九年之前,辛稼轩作《摸鱼儿》,结云: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乃是同一意境。姜夔此词用舞字结穴,蕴含无限苍凉悲壮。
善于提空描写,从虚处着笔,是姜夔词的一大特点。此词将身世之感、家国之恨融为一片,乃南宋爱国词中无价瑰宝。而身世家国皆以自然意象出之,自然意象在词中占优势,又将自然、人生、历史(尚友天随与怀古)、时代打成一片,融为一体。
尤其今何许之一大反诘,其意义虽着重于今,但其意味实远远超越之,乃是词人面对自然、人生、历史、时代所提出之一哲学反思。全词意境遂亦提升至于哲理高度。今何许,真可媲美于《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首词无限感慨,全在虚处,正是意愈切而词愈微,这种写法,易形成自我抒写之形象与所写之意象间接开距离,造成朦胧之美感。此词声情之配合亦极精妙。上片首句首二字燕雁为叠韵,末句三四字黄昏为双声,下片同位句同位字第四又为叠韵,参差又为双声。分毫不爽,自然天成。双声叠韵之回环,妙用在于为此一尺幅短章增添了声情绵绵无尽之致。
个人资料:
姜夔(kuí) (1154-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姜夔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他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描写了自己漂泊的羁旅生活,抒发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场失意的苦闷心情,以及超凡脱俗、飘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鹤般的个性。姜夔晚居西湖,卒葬西马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相关推荐:
姑苏怀古阅读答案 姜夔
鹧鸪天姜夔翻译赏析
- 上一篇:淮村兵后 戴复古翻译赏析
- 下一篇:夜宿田家翻译 戴复古
点绛唇姜夔翻译赏析来自于网络,由谜语网(脑筋急转弯)整理编排并为广大网友提阅读,如有您有其他需求及疑问请咨询网站客服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