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论地方文献与地方经济 论地方文献与地方经济 地方文献论文 更新:2006-4-8 阅读: 论地方文献与地方经济 [摘要] 本文从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个角度系统论述了地方文献所蕴藏的经济价值,分析了地方文献对地方经济的作用,并对做好地方文献服务工作的举措进行
论地方文献与地方经济 论地方文献与地方经济 地方文献论文 更新:2006-4-8 阅读: 论地方文献与地方经济
[摘要] 本文从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个角度系统论述了地方文献所蕴藏的经济价值,分析了地方文献对地方经济的作用,并对做好地方文献服务工作的举措进行了归纳性的总结。
地方文献是以区域为中心的记载物,反映一个特定地区在经济、政治、历史、文教、科技诸方面的全体情况,是地区发展的缩影。我国幅原辽阔,地域广大,由于各自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物产资源、风土人情及工农业发展和历史环境的递嬗不同,从而形成了在内容上各具特点,涉及不同地区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众多的“地方文献”。在商品经济社会中,地方文献能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地方文献资源,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己得到各地政府部门与图书馆文献工作者的普遍关注与重视。
一、地方文献的经济价值
地方文献内容广泛,既可纵观千年,又可横陈百科,集古今科学成果之大成。它上及天文,下及地理,旁及社会、人文诸事物的历史与现状。“记地理则有沿革、疆域、面积、分野;记政治则有建置、职官、兵备、大事记;记经济则有户口、田赋、关税;记社会则有风俗、方言、奇观、祥异;记文献则有人物、艺文、金石、古迹。”在浩如烟海的地方文献中蕴藏着丰富的信息资源,可供我们去开发利用。从经济角度来说,地方文献可供开发的资源主要表现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大类。
1.自然资源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自然资源是指大自然客观具备的特定区域内可供利用的原始资源,在地方文献中大量记载着前人对生活于其间的“一方水土”的客观认识,其中有许多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主要表现在下列诸方面:
1、1记载了丰富的矿藏资源。我国矿产资源丰富,其中有许多在地方文献中都曾有记载,有的还标明可待开采的矿藏品位和储量以及历代开采经过,为国家和地方工业发展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例如:我国的煤矿,不仅储量大、品种齐全,而且分布面广,地方文献对煤炭资源都有不同程度的记载,可为地质普查和勘探开采作参考。又如:《玉门县志》记载当地农民用“石脂水”点灯照明,这是当地关于石油资源的原始记载。四川《荣县志》、辽宁《抚顺县志》也都有关于石油的历史记载,为我们对石油开发开采提供了依据。
1、4记载了秀丽的山水风光。我国山水秀丽,育无数的名山大川。五岳自古名闻遐尔,五岳之外,尚有许多名山,同样美不胜收。如;安徽的黄山、江西的庐山、四川的峨嵋山、山东的崂山、湖南的湘西奇峰以及广东的罗浮山、西樵山等,这些秀丽风光在《天下名山胜概记》、《海内奇观》、《崂山名胜记》、《黄山纪胜》、《洞庭湖志》、《羊城古钞》等地方文献中都有专门的记载。整理开发这些文献资源,为旅游事业服务,近年来己得到各地方政府部门的重视,并成为一些地方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
2.人文资源
人是构成一地区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是建设开发地区的主要力量。人类自古以来就一直从事着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留下了大量的劳动成果。这些人类改造自然的心得与成果统称为人文资源。地方文献中可供开发的经济类人文资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记载了独特的地方工艺和生产技术。在长期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人类利用特定地区提供的特有资源,进行了许多发明创造。这些地方手工艺,有的已经失传,有的一直延续到今天,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如:江苏宜兴地区地方矿产资源中,有一种含铁粘土质粉砂岩,是制作紫砂陶的主要原料,宜兴历史上出现许多著名紫砂艺人,如:供春、时大彬、陈鸣远等,《阳羡名陶录》、《宜兴县志》等地方文献对此记载详备。民国期间,鼎蜀山一带居民,几乎“家家制坯,户户捶泥”,宣兴地方政府鉴于当地特有的自然资源和人文优势,把当地紫砂工艺者组织起来,于1956年成立了宜兴陶瓷公司,使传统工艺得到进一步的发扬光大,涌现出了顾景舟、吕尧臣、蒋蓉等新一代工艺大师。如今宜兴紫砂名扬中外,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2.2记载了地方名特产和地方名牌。各地区自然状况的差异导致物产各异,有些地方特产经过长时间历史的考验,逐渐深入人心,成为地方名牌,在市场经济中产生名牌效应,成为当地独有的资源优势。如《续修盐城县志》记载“伍佑之醉螺,尤远近所称焉”。伍佑镇以此作为地方特色产品,成立了盐城市伍佑食品厂,所生产的“双花牌”醉螺88年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银牌,成为外地游客到盐城的首选礼品。他如“无锡泥人”、高邮“双黄蛋”、南通“西亭脆饼”等地方名特产均在地方文献中有着确切记载。
2.3记载了大量的历史名人和文物古迹。杰出人物因为对人类社会和地方发展作出过特殊贡献而得以青史留名,对于他们的出生地和主要活动地来说,杰出人物的知名度以及与他们相关的文物古迹,是一笔可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一个可供开发的经济资源。有时甚至连名人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和涉及到的事物,因为家喻户晓,也能产生如名牌效应般的经济效益。如:鲁迅先主的故乡绍兴,两家企业为争夺“咸亨酒店”的注册商标,不借对簿公堂,一个个体工商者仅仅因为抢先一步注册了“孔乙己”商标,而成为成功的经营者,每天出售的“孔乙己”牌茴香豆供不应绝。又如,江苏是个名人辈出的省份,各级政府对历史人物及其相关的文物古迹相当重视,南通有“张骞纪念馆”、金坛有“段玉裁纪念馆”、兴化有“郑板桥纪念馆”、高邮有“王念孙王引之纪念馆”、泰州有“梅兰芳纪念馆”……这些场馆,一方面可为当地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素材,另一方面也己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景点,极大地提高了地方知名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吸引外资投资建设,扩大地方经济开发与交流。
二、地方文献对地方经济的作用
一个地区的发展离不开特定地区的各种自然、人文、历史等具体条件的制约和影响,从而使得记录某一地区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地方文献,在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
1.为地方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历史借鉴。“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地方文献是区域性经济建设系统的史料来源和决策依据,特别是地方文献中的地方史志,它以全见长,以实独尊,既着笔于一方经济社会活动规律的揭示,又注重一方人事、环境、民俗风情的勾勒,突出事物变化起伏规律以及失败教训的记载,因此,在地方性经济发展的总体决策和改革中,就可以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避免决策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如:广东潮州市政府在制定潮州的经济发展规划时,认真查阅当地的地方文献,从中了解到潮州这个古城矿藏资源较贫乏,不宜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但潮州有很多名特产和传统的工艺技术,而且又是历史名城,因而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时充分考虑这一特定情况,把重点放在发展传统的手工业和经济作物上,并重修开元寺和“湘子桥”等名胜古迹,发展地方旅游业,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走出了一条适合地方发展的道路。
总之,地方文献因为其蕴含的经济价值对地方经济发展起看极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这种作用不是单方面的,地方经济的飞速发展、地方改革风云人物的出现,反过来又为地方文献的编撰提供最新的数据和新鲜可靠的原始素材。没有了地方文献做依托,地方经济的发展就失去了参照的标识和文献基础,会多走许多弯路,甚至误入歧途,没有了地方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地方文献同样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生命力。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三、做好地方文献服务工作的举措
在商品经济社会中,地方文献与地方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但地方文献种类繁多,内容庞杂,要从中发掘有价值的经济信息无异沙中淘金,难免挂一漏万。各地方图书馆是地方文献最为集中的地方,做好地方文献的服务工作便成为图书馆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
1.地方文献的收藏要有重点,体现地方特色。地方文献中的经济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除要全面收藏外,还要考虑到各地方的资源优势不同,人文情况各异,所以在文献收藏上又要有各自的重点。如:广东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又是祖国的南大门,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气候,经济作物种类繁多,所以华侨、外贸通商和热带、亚热带作物应作为其收藏重点。其他如上海的工业、外贸;陕西的名胜古迹;东北的矿藏。重工业……都可以作为各自的收藏重点。有重点的地方文献收藏,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有特色的地方经济。如果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反而会削弱地方文献应有的作用。
2.编辑地方文献书目资料。地方文献书目在研究开发地区自然资源,发挥地区经济优势,发掘有地区特色产品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建国以来,各地图书馆都十分注意编制地方文献书目,如甘肃省图书馆在建国初的十年中就编制西北地方文献书目53种;六十年代东北三省省馆合编《东北地区农业历史文献联合目录》,八十年代又编制了《东北地方文献联合目录》。改革开放以后,各馆尤其注意编制地方资源和经济领域方面的书目资料,如甘肃、辽宁、山东等省馆都曾编过农业书目、矿产书目、土特产书目等。有的馆还编了名胜古迹书目资料,目的是为发展旅游业和进行爱国爱家乡的教育,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将收集的地方文献数据资料输入电脑,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由计算机进行存贮和检索,这是现代技术应用到地方文献研究与开发中的一顶新举措,也是地方文献情报化的一种体现。如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在全国率先试验建立了“广东地方文献数据库子系统”,该数据库总体设计合理、操作方便、检查迅速,因此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今后,只要有条件的图书馆都应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这是存贮、检索、利用地方文献的有效工具,也是我们服务工作准确、快捷、方便的一种手段。
综上所述,地方文献作为一乡一地风土人情最为系统全面的记载,是地方经济过去发展轨迹的如实记录,也是地方经济今后赖以继续发展的文献基础、决策依据和重要的信息来源,每一个热爱祖国、热爱地方的文献工作者都应努力做好地方文献的整理工作,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人类,造福于地方。
参考文献:
1、骆 伟 论地方文献 广东图书馆学刊 1988.(3)
2、林小玲 开发古籍文献资源,为经济建设服务 图书馆学研究 1995.(3)
3、梁小平 试论利用古文献为现代经济服务 图书馆论坛 1997.(3)
〔出处〕 地方文献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