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 > 计算机论文 >

基于软件工程开发的企业本体构建研究

发布人: 谜语网 发布时间:2015-10-02 字体: | | 打印文章

推荐阅读:基于软件工程开发的企业本体构建研究 目前,国内公共图书馆领域的研究众多,内容庞杂,涉及众多的作者、机构和主题,如何能清晰地反映国内公共图书馆学术研究的方方面面是研究的当务之急。本文拟借助知识图谱这一科学计量的有力工具,综合使用五种知识图谱工

基于软件工程开发的企业本体构建研究

目前,国内公共图书馆领域的研究众多,内容庞杂,涉及众多的作者、机构和主题,如何能清晰地反映国内公共图书馆学术研究的方方面面是研究的当务之急。本文拟借助知识图谱这一科学计量的有力工具,综合使用五种知识图谱工具软件,对我国公共图书馆研究领域的科研合作、知识来源、研究热点与前沿等进行较系统的分析,以期相关的研究方法与分析结果对公共图书馆领域研究和知识图谱的推广应用有所参考。

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数据来源

211高产作者合作网络

通过Bibexcel对样本数据的基础分析,共萃取出1 918位不同作者。同时,将数据文件导入Pajek并执行Kamada-Kaap可以得到如图3所示的区域合作网络图谱。其中,节点越大代表发文量越高,连线越粗代表合作关系越密切。需要说明的是图中的地区名称是用英文标识的,部分节点的地区名称没有显示出来,现实研究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比例尺放大地图来清晰地展示网络中的各个局部区域。图3区域合作网络图谱

从图谱中可以看出公共图 书馆研究领域科研水平较发达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和华南,而华中、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的科研产出量相对较低。相对而言,学术研究最为活跃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京津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这三个地区是我国科技和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又会增加对科研的投入,如此良性的循环必然会形成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通过放大地图,可以发现合作频次较高的地区(城市),即合作网络中中心度较高的节点,主要包括北京、杭州、天津、武汉、广州、湘潭等城市。其中,北京与天津、上海、武汉、杭州等众多城市产生科研合作,是整个区域合作网络的中心。除北京以外,科研产出量较高的城市主要有天津、广州、上海、武汉、长沙、哈尔滨等。此外,内蒙、新疆、西藏、云南等几个地区的发文量极低,与上述发达地区形成强烈的反差,这应该引起国内图书情报界的关注。

22文献共被引知识图谱

文献共被引分析是反映被引用文献之间关系的一种文献计量学方法,是引文分析理论的重要内容。引文或用于论理的依据,或用于对比前人的研究,或用于说明创新的来源,因此引文常被看作是学术研究的知识来源。通过文献共被引知识图谱,可以发现公共图书馆研究领域的知识来源、核心文献,以及与其它研究领域的交叉联系与演变。

通过Bibexcel的统计分析,最终获得有效参考文献8 259条。同时,将数据导入Citespace,选择Timeline视图,得到公共图书馆研究领域的文献共被引知识图谱(见图3)。图中节点的大小与其被引频次成正比,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这两篇文献同时被其他文献引用过。从图中可以清晰地反映出引文形成了4个明显的聚类,而聚类中的文献可以看作是公共图书馆研究领域的知识来源。通过对聚类文献的分析,归纳出我国公共图书馆研究领域的知识来源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221聚类1:图书馆学基础理论

222聚类2: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223聚类3:公共图书馆精神

2004年前后,在我国公共图书馆研究领域出现了以弘扬公共图书馆精神,倡导图书馆走近平民,关心弱者,平等服务,缩小数字鸿沟,实现知识自由和信息公平的“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聚类3中的文献便是这场学术争鸣的知识来源,其中的代表性文献主要包括:《公共图书馆精神的时代辩护》[13]、《继承与弘扬公共图书馆精神,推进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14]等。

文献[13]认为公共图书馆的存在使社会中每一个公民具备了自由获取知识或信息的权利,它代表的是一种社会用以调节知识或信息分配,以实现社会知识或信息保障的制度。该文对信息时代的公共图书馆精神做了系统的论述,对后来的研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文献[14]系统论述了继承与弘扬公共图书馆精神的时代意义,详细阐述了建立信息公平和保障的制度是我国公共图书馆的重要使命。

224聚类4:政府与公共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是政府为保障公民的知识权利而必须提供的公共产品,而政府则是公共图书馆制度的提供者和投资主体。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必须依靠政府的公共权威与公共财政的大力支持,二者之间息息相关。聚类4中的文献便是该主题研究的知识来源,其中核心文献主要包括:《公共图书馆与政府信息公开》[15]、《政府与公共图书馆——关于图书馆制度的一种规范分析》[16]等。

文献[15]认为《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给我国公共图书馆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提出我国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的主要内容并倡议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及时、完整进入公共图书馆的具体保障制度。文献[16]从公共产品理论出发,指出为解决公共图书馆的拥挤性和地域性问题,政府必须承担普及公共图书馆的责任,并提供投资保障。图4文献共被引知识图谱

23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231信息服务

信息服务是公共图书馆研究领域中心性和持续性较强的研究热点。同时,它也是一个研究内容比较宽泛的领域,涵盖了读者服务、网络环境、服务模式、社区服务、延伸服务、企业等热点内容。

从图谱中可以看到网络环境与信息服务的联系最为紧密,这说明信息环境的改变为传统的文献信息服务提供了充分的拓展空间,这使得网络环境下的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成为学者们早期关注的热点研究。此后,伴随Web20、RFID、移动通信等信息通讯技术的出现,即时参考咨询、Rss信息订阅、图书自助借还及手机图书馆等全新的信息服务方式应运而生。此外,面向政府、企业、社区、儿童、农民工、残疾人等特定对象的信息服务研究也极大地丰富了信息服务的研究内容。总体来说,公共图书馆领域信息服务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社会化的发展趋势。

232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作为公共图书馆领域重要的研究热点,在2007年左右出现,至今方兴未艾。与之密切相关的热点研究包括总分馆制、图书馆布局、城乡一体化、基层图书馆等。

我国的公共图书馆与政府机构的设置一样,是一个至上而下的等级体系。学者们早期的研究对象比较具体和分散,局限于某一类型的公共图书馆,比如:国家图书馆、县级图书馆、社区图书馆等。而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迅速繁荣和发展,人民的文化需求也相应的普遍提高,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及其提供的普遍均等的服务等研究内容就成为了研究者关注的热点主题。实际上,我国城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设已经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比如:深圳的“图书馆之城”、“广东流动图书馆”、“苏州模式”等。但是,农村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模式还需从理论到实践的深入探究。

233公共图书馆精神

公共图书馆精神也是公共图书馆领域持续性较强的研究热点。相关的热点研究包括人文精神、和谐社会、公民权利、信息公平、新图书馆运动等。

234数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是公共图书馆领域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研究热点。在2002-2006年研究热度较高,之后研究热度明显降温,说明其理论与实践已经走向成熟。与之联系比较紧密的关键词有:国家图书馆、数据库建设、网站建设、图书馆评估、个性化信息服务等。

数字资源存储、整合、检索、共享研究以及特色数据库建设、数字参考咨询、数字图书馆联盟、版权问题等是研究者早期比较关注的热点内容。除此之外,云计算环境下的公共图书馆云服务、移动数字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三网融合”应用研究等是近几年学者们关注的热点内容。

235公共图书馆法

公共图书馆法也是一个持续性较强的研究热点。与之相关的研究热点包括立法研究、地方法规、文化权利、读者权利保护、公共图书馆精神等。

公共图书馆法是公共图书馆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其立法的目的不仅是维护图书馆本身的权益,更是为了保障全体社会成员所应享有的文化权利。尽管我国已经颁布了十几部地方性公共图书馆法规,但全国性的公共图书馆法一直长期缺失,这使得早期的研究局限于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上面。随着我国《公共图书馆法》立法工作的正式启动,参考和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立法实践以及围绕《公共图书馆法》的制定而进行的立法支撑研究、读者权利保障等成为学者们普遍关注的研究重点。

236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是公共图书馆领域2008年左右出现的研究热点,对其的研究热度不断升温。与之相关的研究热点包括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政府信息服务、电子政务、信息服务、政府信息资源等。

我国自2008年5月1日起开始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在其第十六条中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设置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并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18]。条例颁布后,立即引起了公共图书馆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学者们将研究的重点集中在公共图书馆在政府信息公开体系中的角色和定位、政府信息资源的组织与开发利用、中外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模式的比较分析以及如何构建政府信息服务的评价指标体系等几个方面。

在上述诸多热点主题当中,城乡一体化、农村图书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公共图书馆法、政府、Web20等是公共图书馆领域近几年出现的研究热点,可以把它们看作该领域的研究前沿。

3结论与展望

本文以知识图谱这一全新的视角对我国公共图书馆研究领域的现状进行了全景回顾。通过科研合作、关键词和引文等知识图谱的展示,对十几年来该研究领域的作者与区域科研合作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发展脉络和知识来源与知识基础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解析。

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公共图书馆研究领域产生了4个主要的学术研究团队;京津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是该领域学术研究最为活跃的地区,区域间科研合作呈现出明显的地缘性特点;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公共图书馆精神、政府与公共图书馆等是支撑该领域研究的重要知识基础;随着该领域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渐形成了信息服务、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公共图书馆精神、数字图书馆、公共图书馆法、政府信息公开等热点研究内容。从分析结果中还可以看出,我国公共图书馆研究领域尽管核心作者数量较多,但研究团队较少;区域间科研合作程度有限,地区间的科研发展水平呈现出明显的马太效应;学术研究中不乏理论性、实践性热点内容,但创新性、系统性研究较弱。比如:公共图书馆精神、政府信息公开服务、公共图书馆立法等主题普遍为研究者所关注,而像公共图书馆思想史和方法论、知识管理与服务创新等研究主题却很少有人问津。在公共图书馆领域未来的学术研究中,这些问题应引起研究者的重视,从而使该领域的学术研究逐渐走向成熟。

1、“议论文格式”范文由查字典范文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议论文格式例文地址:http://www.tkpao.com/jisuanji/152728.html,复制分享写作指导范文给你身边的朋友!
3、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