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浅析网络文化环境对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的影响 一、网络文化对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的积极影响 (一)主体意识的增强 网络文化为强化主体意识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源。网络文化的出现在全球范围内打破单一或分离的主体客体的认知结构和认知关系,确立主客体互通反馈式的
浅析网络文化环境对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的影响
一、网络文化对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的积极影响
(一)主体意识的增强
网络文化为强化主体意识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源”。网络文化的出现在全球范围内打破单一或分离的“主体—客体”的认知结构和认知关系,确立主客体互通反馈式的主体际认知架构和多层次多维度的认知关系。网络文化的特性,摆脱了现实社会中许多制约因素的束缚,使职业技术院校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的一些重要心理需求可以在网络活动中得以满足。平等、自由的交往给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网民一个自我自由选择的机会去感知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从而提高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的主体意识。
(二)平等意识的提高
网络文化具备思想表达的自由性、资源共享的平等性、信息结构的非中心性特点,有利于培养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的平等价值观。在网络环境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超越了现实社会中的性别、血缘、地缘、文化、财富等各种因素造成的不平等关系,有的只是共同的网民身份和平等的交互关系。同时个体参与、合作意识和社会化意识也得到增强。
(三)开放精神的扩展
互联网遵循“你有我才有,你有我更有”的信息共享原则,以此来实现信息开放、知识增长。互联网对每个人都是开放的,只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和协议,具有一定的电脑操作能力,就可以在网上畅通无阻,完全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在网络交往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和目的积极参与各领域、各层次的社会交往,形成全面的社会交往和社会活动能力,造成个人社会关系的高度丰富。另外,网络交往的间接性和隐蔽性特点,使得现实生活中怯于与人交往的学生可以抛开现实生活人际交往中的各种顾虑,在交往中学习和 利用社会的成果来不断发展自己,并借鉴网络交往的成功经验,投入到现实的人际交往中。
(四)包容意识的培育
网络文化拓展了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的世界眼光,消除人们思维观念中地域上的保守性、民族的狭隘性。网络文化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参与度,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这不仅促使学生锻炼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对事物的分析力和判断力。
(五)伦理素质的提升
网络文化拓展了伦理道德关系的空间。当人们在平等、宽松的网络化环境中感知和审视异质的伦理道德文化、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并通过比较和选择将之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和行为准则时,个体高层次的自我需要就会得到满足,其潜能和价值就会得到全面的展示,面对面交往形成的心理压力随之化解。平等、和谐和自由的网络交往能使职业技术院校学生获得更多的尊重和尊严,其心理、人格和意志品质将得到磨练和升华。
(六)个性化的自由发展
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因其所处特殊年龄段和校园学习环境,具有鲜明的思想独特性。从现代教育的角度来看,网络文化确实有利于职业技术院校学生个性的发展。一是网络传播信息的高速性符合学生追求实效的个性。二是网络文化的自由性正好符合学生强烈追求个性的心理。三是网络教育的创新性激发学生发扬个性的冲动。同时,网络文化在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保证受教育者的个性空间得以维持,甚至可以应用其自由的形式和丰富的资料逐渐激发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大胆创新、发扬个性的冲动。
此外,职业技术院校学生正处在对社会生活的变化及其敏感的社会化关键时期,学生可以遨游网络以探索真知,通过网络能更好的适应时代、展现自我、激发灵感、拓展创新、扩大交流、丰富课余、娱乐生活、参与社会。
二、网络文化对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的消极影响
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由于其本身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尚未定型,个体理性选择能力和辨别是非善恶能力较弱,使得他们在伦理道德观的选择和取舍上易陷入误区,价值取向更加多元,价值选择更加困难,从而导致价值理性的失落。网络过滤性较差,因而对职业技术院校学生思想和行为也会产生误导作用。
(一)价值取向紊乱
在网络文化繁荣的背后,也存在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现象。面对污染信息,思想单纯、缺乏阅历和辨别力较弱的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极易受到网上信息的影响、迷惑,造成价值取向的紊乱。
(二)社会责任淡化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匿名性,在“快乐原则”支配下,网络几乎成了人们宣泄的绝佳空间。部分人不负责任地过度地批判现实,简单地否定了活生生的现实世界,导致自己道德责任缺失,漠视现实世界的行为规范,甚至为了利益违法犯罪。网络虚拟还容易导致学生角色认同的危机,容易使一些意志薄弱的青年学生放纵自己的行为,忘掉自己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淡薄甚至消解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三)道德人格分裂
数字化的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的空间,网络交往就在这样一个虚拟的单凭想象的空间中进行,学生个性得到极大的张扬,也使人的劣根性暴露无遗,以一种似我非我的状态游嬉于网络之中,导致人格异化趋势,极易形成虚拟人格。这可能导致个体人格二元化倾向,甚至出现更严重的人格分裂症。
(四)道德情感冷漠
由于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在“电子世界”中,交往的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人际关系得到重建,导致现实中的人际情感的疏远,人际交往能力下降,新的人际障碍产生。同时,由于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全球性导致部分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忽略了本民族的品质,民族意识弱化、民族认同感降低、民族身份逐渐模糊。
(五)心理健康失衡
由于青年学生心理尚不成熟,特别是部分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学生,在信息网络环境中容易沉迷于互联网甚至网络成瘾(简称IAD)。他们过度地在网络中寻求刺激,封闭自己,脱离现实社会。网络己形如冷面杀手,吞噬着一些上网而且无节制的学生。再者,由于网上规范体系尚未健全,互联网上的信息污染严重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长期下去,网络强迫症、网络自闭症、网络散漫症等心理疾病不可避免地发生,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碎死或自杀。
(六)人文素养缺失
网络文化使“机器”成为人的主宰。网上强大的信息源可以大大缩短人们获取有关知识技能的过程。当今有些学生沉迷于网络“快餐文化”,形成认知倦怠,进而导致学生理性分析、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弱化。一些学生计算机操作技术非常熟练,却写不出漂亮的汉字。有些学生对网上黑客十分崇拜,缺乏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有些网络中曝光的“道德事件”,很难辨别真伪,而青年学生容易被事件的所谓事实所蒙蔽,成为网络暴力的实施人群。网络道德缺失的另一个突出表现是缺乏诚信,引发“网络诈骗”。网络道德失范行为还表现为扭曲的网恋。网恋已经是职业技术院校学生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已经影响到校学生身心健康和正常的学习生活。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网络文化对职业技术院校学生伦理道德的影响也是如此。面对网络文化,作为学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不忘人的本性;作为教育者要不断加强网络伦理道德的研究和建设,确保网络文化健康发展,为“人”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