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工作总结 > 工作总结 >

个人学期工作总结

发布人: 谜语网 发布时间:2015-07-01 字体: | | 打印文章

推荐阅读: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因时、因事、因人而瞬息万变的心灵碰撞,既要符合时代要求,又要适应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持续发展的需求。在目前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改要求教师与课改同行、与课改一起成长。 第一部分对新课程背景

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因时、因事、因人而瞬息万变的心灵碰撞,既要符合时代要求,又要适应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持续发展的需求。在目前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改要求教师“与课改同行、与课改一起成长”。

第一部分对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成长的认识和理解

一.教师专业成长的含义及内容: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参加工作以后的教育思想、知识结构和教育能力的不断发展,是提高专业自立能力的过程,或者说是指教师自主的、个体的、内在的专业性提高。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师德是一个教师的立身之本,教师应加强职业道德的自我教育与提升,与时俱进,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以职业道德的提升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其次是教师教学专业知识的发展。新课程、新教材和新教法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断拓展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水准,才能满足新课改的需要;三是教师教育教学专业能力的发展。教师对课程、教材的研究能力包括:课程整体设计能力、课程内容综合能力和课程标准研究能力。有这三个层面的研究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整体高度把握课程、以科学知识技能整合视野、以教材知识技能体系编排教材、灵活运用教材等问题就自然得以解决。

二.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教育心理学家对一些教师进行了长达几年的追踪观察和研究,然后根据教师所主要关注的问题的不同,将教师的发展过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关注自我生存的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的教师,非常关注自己在新环境中的生存适应能力,他们关心的主要问题是学生会不会接受自己,同事会不会欣赏自己,领导会不会觉得自己干得不错,等等。一般说来,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比老教师更关注这个问题。由于对自己生存能力的忧虑,一部分教师可能会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方面,而不是如何教他们;而有些老师则时时琢磨如何给学生一个下马威,让学生服从自己,在学生中树立威信,而不是如何帮助学生取得进步。因此,大部分老师关心的问题还不是教课的问题,而是管理课堂的问题。

2.关注课堂情境的阶段:

当教师已经在学校站稳脚跟,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威信以后,教师关注的问题就主要是学生的学习成绩问题了。在这一阶段,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节课,关心课堂时间是否充足,备课材料是否充分,以及如何利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等。

3.关注学生发展的阶段:

当教师顺利度过前两个阶段以后,教学就变得比较得心应手了,即使在课堂上出现一些不曾预料到的意外事件教师也能够很好的处理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不再是教师关心的主要问题了。在这一时候,教师才开始真正进行“因材施教”。他们开始关注不同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孩子在社会交往和情感方面的不同需求,认识到某些材料,某种教学方法不适合一部分学生,而另外的某些材料和教学方法则更适合他们,因此,他们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进行调整,实施个性化的教学。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

1.专业发展的自主性。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在设计课程、规划教学活动和选择教材时,应有充分的自主性;教师应具有自我专业发展的意识,把外在的影响转化为自身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动力。

2.专业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研究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性有助于教师选择、确定个人的专业发展计划和目标;教师只有不断地进修和研究,以终生学习为基本理念,才能不断促进自身的发展,以确保教学的知识和能力符合时代的需求。

3.专业发展的情景性。教师的许多知识和能力是依靠个人经验和对教学的感悟而获得的,教师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从而获得持续不断的专业发展。另外,教学情境具有不确定性,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与教学情境相联系,在学校中建立一种相互合作的文化,以促进教师的成长。

4.专业发展的多样性。教师工作包括观察学生、创设学习情境、组织教学活动、训练学生、评价学生学习等多种活动,教师专业发展体现在这些不同的活动中。教师专业发展应注重教育知识、技能层面的发展,也应兼顾认知、技能、情意各方面的成长。

第二部分 自己的专业成长历程

一.心态——教师专业成长的前提和必备素养。现代的教育教学工作受高考体制和其他一些人为因素的控制,压力超乎寻常,工作一天比一天难干。而我们教师作为教育工作体系中最底层的普通劳动者,任何人在短期内都不可能改变这一现状,可我们还得要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为了生存而日出而作,日落了还不能歇息,必须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的心理状态,既然我们改变不了环境,那我们必须以良好的心态学会适应环境,适应好多好多自己以前不适应的方方面面,但是一定不能失去追求真理的善良之心。没有这样的心态干不好现在的教育工作。

二.学习——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和基本方式。当今社会正朝着学习型社会的方向发展,知识的更新周期大大缩短,加上远程教育和网络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不仅要钻研精深的专业知识,领略前瞻的教学思想,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合理的知识智能结构。

终身学习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它要求教师一生都要持续不断地学习,教师终身学习的基本途径是“读书----实践----反思----总结”,即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别人学习。

1.向书本学习,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读书是教师获取新知识、开拓视野、提高人文素养的第一选择,一个不读书的教师是可怕的,就像一位行将就木的垂危病人,不吃不喝,等待着死神榨干自己身上的营养。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因此,教师首先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其次,教师要读有关教育理论的书籍,更要读与所任教学科相关的社会学、哲学、心理学以及自然科学等方面书籍。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教师要把在书本上学来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和学的效率,并在此基础上对实践进行反思和总结,这是教师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没有对实践的反思,所学的一切知识就只能是死的书本知识,不可能内化教师自己的知识;同样,没有总结就没有提高,也不可能有新理论、新方法的创生。因此,重视反思和总结是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形成自身教学风格的必由之路。在这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一直坚持读书学习,特别是2008年承担了文科班的教学和从事高三总复习的指导工作以来,我阅读学习了许多和教育教学有关的理论书籍和文章,系统整理了5本历史教材,首先让自己对教材和每一个考点做到胸中有数,形成了自己的知识结构。

2.借助网络,领略前沿教学理念

网络的开放性、兼容性和平等性,使得虚拟世界的学习具有丰富的互动性。借助网络,我们可以领略最前沿的知识;借助网络,我们可以捕获最丰富的信息;借助网络,我们还可以实现最广泛的交流;借助网络,我们可以展示最个性的风采等。可以说,网络是我们教师成长的新舞台。刚参加工作的第一年,对华亭一中教育教学工作要求很陌生,大学里面所学到的东西基本没有用处,而学校只配发了一本教材和一本教参,当时又没人给予及时的指导。怎么办?自己来吧。当时学校的网基本上一直开着,我利用一周的时间从“中学历史教学网”“历史教学园地”“高中教育教学网”“历史风云网”等网站上下载了高中三年历史教学的全部教案和课件。这些教案和课件大多都是优秀教案或者各地优质课课件,反复研究这些课件的内容和结构可以帮助自己更深层次的理解教材的内容,更为有用的是可以让自己在课堂上有意识的帮助学生建立前后历史事件之间的过度与联系。从网络上我学到了现实环境中所学不到的东西。可以说是网络教学资源是我走上了比较正规的教育教学道路。

3.向同行和学生学习,做到教学相长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任何人的知识都是不可能完美无缺,知识再渊博、经验再丰富的教师也有被学生难倒的时候,尤其是高考中的能力训练题,往往会使老师难以应付。教师要善于处理这种情况,要虚心向他人请教,和同行商讨,和学生交流,不要随便下结论。我们要知道,学生的思维往往比老师更敏捷,认知和理解的角度更新颖。教师要尊重和利用学生的长处,向自己的学生学习,经常与学生一起探讨问题,用虚心好学的态度和行动去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在相互学习的氛围中提高师生的各种能力,这无疑是教学相长的好方法。2009年第一次担任高三年级的总复习教学工作,我的课堂教学一般情况下是在听了罗校长和王主任的课后进行的。认真听课后,深入理解教材的知识内容,吸取课堂教学流程中的高效环节,及时修正自己的教案,以实现自己的教学工作。就是这样,也会经常出现一些课堂生成问题,有时自己不能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时,就和学生一起探讨,用虚心好学的态度和行动去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在相互学习的氛围中提高师生的各种能力,那一年的听课和教学实践可以说是我专业成长提升最快的一个阶段。

三.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和必由之路

由于教学情景的不确定性,所以教师不仅要是一个实践者,更要是一个研究者。既要“思先于行”,又要“以行促思”。在研究实践中实现专业发展。作为一线教师,要研究教育过程、研究教学策略、研究试题,更要研究学生。新课程所蕴涵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出现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都是过去的经验和理论都难于解释和应付的,教师不能被动地等待着别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再不假思索地把这些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去。研究不是专家们的“专利”,而是每个老师的共同行动。

现代学校鼓励教师研究,现代教师要学会研究,研究已成为现代学校和现代教师的重要特征,成为教育改革、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尤其是在先进的理念向具体实践转化的操作过程中,有许多难题需要解决,不少难题也只有通过广大教师的实践和研究才能解决。我们可以从课堂上、作业中、考卷上了解教学中的问题。在近两年的教学实践中,我特别注重对学生月考试卷的研究和利用,除了利用试卷让学生明确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其改进复习方法外,更重要的是从这些第一手资料中分析问题、改进教学,建构适合实际的教学情景。研究、总结各类试题的基本答题规范和模式,及帮助学生,也提升自己。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自身的教学实际,要研究课堂,要研究学生,还要研究自己,我们在研究中去改革教学方式,在改革中去实施研究,实践、研究、再实践的过程就是教师自我锤炼、自我超越、自我成长的过程。

四.反思——教师专业成长的纠偏仪和独门秘方

教师不仅要是一个研究者,还应该成为一个反思实践者。杜威认为“教师对于教学应该提出适当的怀疑而不是毫无批判的从一种教学方法跳到另外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应对实践进行反思”。

作为反思型的教师在新课改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通过反思,教师才能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从而使自己朝着研究型教师方向发展。只有通过实践反思,教师才能把握好“度”,才能真正的全面的发展学生的能力。只有教师真正地参与到课改中,不唯上、不唯书,而是通过实践反思,实事求是地对课堂教学作出客观的评价,我们自己才会取得更大的进步。我的反思主要来自于周末的单元检测和不定期的课堂检测,从学生答卷中存在的问题反思自己的教学。那么我们应该反思什么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必须要及时反思:对教材的理解是否到位;本节课应如何设计;采取什么教学形式和方法;多媒体使用是否恰当;活动的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教学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如何改进和优化;学生是否学到了他们想学的知识和能力。通过及时的反思并把反思的内容记录下来,借鉴经验,吸取教训,提升自己的教学魅力。

五.合作——教师专业成长的加速器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与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方式”。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本次课程改革中关于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个新突破,也是教师落实《课程标准》,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体现。强调合作学习,并不是只对学生,同样对我们广大教师也是一个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已经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质量。合作可以解决单个个体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减轻我们教师现在所面临的巨大工作量,在合作过程中我们可以获得别人的教育教学精髓。在我的专业成长过程中,通过合作我达到了了通过单打独斗所得不到的高度。但是在合作过程中我认为还得有一个前提就是合作主体之间的对等性。

六.公开课、观摩课,教师专业共同成长的芳草地

“我就是在听公开课的过程中成长的,也是在上公开课的过程中成长的”,“哪位教师有机会上公开课,他的成长就快一些;哪所学校的教师有机会上公开课,哪所学校教师的成长就快一些”,“如果没有公开课,教师的专业成长是缓慢的”,对于公开课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许多教师深有体会。

从公开课的类型上看,不外乎两种:一种是校内的公开课,一种是各级各类的观摩课、赛讲课或评优课。校内公开课的作用是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真实的研讨情境,大家互相听课、互相借鉴和研讨,并从中找到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大家有发现的快乐,也有创造的快乐。有时为了一个情境创设争论得脸红耳赤,有时为了一句过渡语言苦苦思索、细细推敲……就这样,不断学习着身边教师的优秀经验,不断汲取着先进的思想和智慧。精心雕琢的过程,也是教师与教师之间互相启迪、全面反思自己日常教学行为的好机会,从而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日益精进。公开课一般都要经历同课多轮的锻炼,这个过程是教师深度思考、反复琢磨、集思广义、不断改进的过程,它给教师带来的专业体验和行为跟进是常态课所无法比拟的。当教师不辞辛劳地打造公开课的时候,公开课也毫无疑问地打造了教师。可以说,在公开课的磨砺中渐渐生长,大大缩短教师的成长周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是成就名师不可缺少的磨炼。

综上所述,教师专业成长成功的基本公式为:“优秀教师的成长=独立自主学习+教学实践过程+及时有效反思+以宽阔的胸怀与人合作”。通过这样的过程,我们就可以实现“从自觉到自由”。

1、“议论文格式”范文由查字典范文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议论文格式例文地址:http://www.tkpao.com/gongzuozongjie/gongzuozongjie/20150701/65714.html,复制分享写作指导范文给你身边的朋友!
3、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