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加快宜都市道路运输发展的一些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九五”、“十五”期间,宜都市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快速发展,为加快道路运输发展提供了契机和基
加快宜都市道路运输发展的一些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九五”、“十五”期间,宜都市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快速发展,为加快道路运输发展提供了契机和基础。现代道路运输作为一种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尤其现代物流作为道路运输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其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在发达地区早已深入人心,但在宜都市尚处于蹒跚学步阶段。宜都市的道路运输业正处于前所未遇的发展关键时期,前景光明,形势严峻,机遇与挑战同在,稍有不慎,将丢失一次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亟需来一个快速的质变。本文就宜都市的道路运输发展问题谈几点看法,以期引起大家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共同关心宜都市道路运输事业的发展。
一、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为道路运输发展创造了条件
改革开放后,宜都市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迅速发展,路网服务水平和服务范围大幅度提高,为道路运输发展创造了条件。截至20xx年年底,宜都市二级及以上等级公路里程已达到254.86公里,20年间增加了12倍多,其中一级公路从无到有,现已达到16.22公里,(境内318国道)以雅里、雅来、红东二级公路为主体的省道主干线系统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初步形成了连接一些周边县市及重要地区的公路通道。宜都市干线公路网的技术等级结构明显改善,以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为主组成的干线公路网已经将全市10个乡镇的交通、、工农业生产基地和主要客货运集散地连接起来,为市内中短距离客货运输创造了条件。20xx年,宜都市公路网总里程已达到736公里,其中:高级路面占通车里程的35.3,次高级路面铺装率已达63.8。全市乡(镇)、行政村通公路比例也由1984年的88.8和61.3上升到100和98.6,宜都市农村公路网技术等级和通达深度进一步提高,截止目前,全市127个行政村的村级硬化路面已实现400余公里,服务范围已基本覆盖全市每个角落,为广大农村的客货运输以及城乡间中短距离集疏创造了条件。
二、宜都市道路运输的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
随着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宜都市道路运输也取得了较快发展。改革开放26年间道路客货运输量分别增长了5倍和3.3倍,占综合运输比重分别增加了21和18个百分点;道路客货运输周转量分别增长了8倍和12倍,占综合运输比重分别增加了18和7个百分点,除个别行政村,道路运输紧张状况已基本得到解决。道路运输业已具有较大规模,20xx年全市民用车辆达近万辆,其中营业性货车近1700辆,客车380辆,营运车辆比1978年增长了20倍以上。同时,客货运输站场建设也取得显著成效,全市现有客运等级站3个,其中二级站1个(中心客运站),准二级站1个(枝城枢纽站),五级客运站1个(松木坪客运站),客运停车场1个;货运站1个(即清江物流),货运交易市场2个(陆城、枝城各1个),不仅为提高运输生产的组织化程序和运输效率创造了条件,而且对建立竞争有序的客货运输市场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道路运输市场主体已呈多元化,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从业者并存的竞争局面,市场机制的作用得到了很大体现。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宜都市道路运输的发展,基本上还是一种粗放式的低层次的发展,主要是靠运输企业和车辆数量的规模增长来实现的。特别是运输市场开放近24年来,依然没有改变传统的运输组织方式和管理方法,尤其效率低、服务质量差的状况,不仅同发达地区有很大差距,而且越来越不适应市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市的道路运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从道路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看:
道路客货站场建设滞后,功能不适应发展需要。原有的站场功能单一,设施简陋,全市10个乡镇有8个乡镇还没有等级站场。新建的货运站场,虽主体工程已完成,但信息系统不配套,运行机制还处于刍型状态,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致使站场施工利用效率不高,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2、从道路运输装备看:
营运车辆性能差、结构不合理、老旧严重。一是货运车辆以中型普通敞篷货车为主,高效低耗的重型货车、拖挂车和各类特种专用汽车所占比重低。二是高档客车数量少,客运车辆大多技术性能较为落后,经济性、舒适性较差。三是老旧车辆多,约占总车辆的20,车辆役龄老化。四是低效率运输还大量存在,还有数百辆拖拉机和农用机动车在参与营业性运输。
3、从道路运输组织看:
一是运输组织方式和手段落后,组织化、集约化程度低,分散经营,尤其是货运还基本处于单车单干的原始状态,运输信息不畅,车辆空驶和车辆超载现象并存且相当严重,运输效率低下。二是市场经营主体数量过多,市内49条客运线路,由8家民营公司经营,规模小,实力弱,抗风险能力差,且经营不规范,缺少区域性名牌企业或集团,不正当竞争的现象比较普遍。三是专业化运输分工不细,高质量运输服务不能满足需要。集装箱、危险品、冷藏保鲜以及大件物品等
加快宜都市道路运输发展的一些思考第2页
特种运输发展不够,普遍的快件货运、散装货物运输、现代物流等服务也发展缓慢;道路客运、汽车维修、搬运装卸和运输服务等服务质量普遍不高,服务质量投诉案件时有发生。4、从道路运输管理看:
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颁布实施一年多来,使宜都市道路运输市场秩序得到一定净化,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经营者法律意识十分淡薄,给运政执法带来一定难度。目前,货车超重、改型,客车超载现象严重,无经营许可擅自营运屡见不鲜,违规驾驶、疲劳驾驶普遍存在,致使交通事故频发。二是管理体制不适应运输发展需要。政府部门之间职责交叉,政出多门,管理效率低下,如市内“麻木”经营管理或取缔问题,使区域市场壁垒还没有彻底打破。三是管理方式和技术手段落后。虽然客运管理略好于货运,2个客运站虽已实现了计算机联网售票,但远未形成售票、检票、调度、结算以及计算机辅助管理等综合性信息管理系统。货物运输则长期处于闭塞、管理手段落后的状态,没有建立起适应货物运输需求的货物运输信息发布平台和交易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道路货运效率的发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5、从思想观念来看:
一是政府职能转变工作推进缓慢,对运输市场的管理更多的是行使行政手段,而忽视了市场的调节功能;二是运输企业过多地依赖政府扶持,对市场主动研究、适应不够,缺乏竞争意识;三是行业管理多为促进服务的意识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道路运输行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宜都市道路运输发展现状已很难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加快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快道路运输发展。
三、加快宜都市道路运输发展的几点建议
道路运输业作为传统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道路运输结构调整,不仅是道路运输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且关系到全市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
目前宜都市经济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集中表现为经济增长方式开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发展的这种阶段性变化,必然带来运输需求模式的变化,旅客和货主对运输模式的选择观念及行为开始发生重大变化,方便、快捷、舒适、安全、自主等价值取向明显趋强。人们不仅要求“运得了”,更要求“运得好”。批次多、批量小、价值高、随机性强、分散度高的货运需求大大增加;中短途运输需求的增长明显加快,并逐步成为运输需求的主体;区域间主要通道的交通压力日益增大;休闲性出行比例提高,客运需求继续快速增长。为适应新的交通需求模式,必须对现有的道路运输结构进行调整,以加速道路运输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另外,现代物流代表了21世纪交通运输现代化的发展趋势。随着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和跨行业、跨地区竞争的不断加剧,运输业也在不断扩展其运输功能和服务范围,最终将渗透到生产和商贸领域,形成现代物流体系。要适应这种变化的要求,传统的道路运输企业必然要在组织结构、经营手段和服务方式等作出全方位的调整。据此,笔者就如何加快宜都市道路运输发展提出如下意见,权作参考。
1、进一步开放道路运输市场
(1)大力推进道路运输市场对内对外开放,修订和废止设置行政壁垒、排斥外地运输经营者等妨碍公平竞争的各种制度和规定,打破地区封锁和地方保护。依法设立的道路运输企业,不分国有、集体、私有,都应一视同仁,享受同等待遇。
允许道路运输企业依法在市内设立运输分支机构。取消客运班线招投标的地域限制和客运班线的“对等对开”规定,鼓励客运企业异地参加客运班线投标。
2、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投资道路运输业
(2)鼓励各种经济成分投资道路运输业,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规定,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投资经营道路客运、道路普通货物运输、道路运输站(场)、机动车维修和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以及其他道路运输相关业务,允许非公有制企业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投资经营道路危险化学货物运输和国际道路运输。鼓励运输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3)进一步推进华运公司的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和合理流动。鼓励企业间以资产为纽带跨地区、跨行业进行重组、兼并,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鼓励运输企业公车公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和网络化经营。开展道路运输企业等级评定,引导道路运输企业做大做强。禁止各种形式的以包代管、只包不管的经营方式。
(4)坚持“五个统筹”,采取积极措施,推进宜都市城乡交通一体化。在坚持依法管理、公平竞争的基础上,鼓励公交客车向农村地区延伸客运线路,鼓励农村班车实行公交化运营,实现“长途班车进城”、“专线客运汽车下乡”,做到长途汽车与专线客车的无缝衔接,促进班车客运、公共客运、出租客运的协调发展,方便旅客换乘和广大人民群众出行。积极理顺城乡客运管理体制,统筹合理规划城乡客运线路、站点,构建城乡客运一体化网络。目前,尽管在宜都市推行城乡一体化尚存在一定难度,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不要因暂时的局部稳定,如:砍掉三轮麻木久拖不决等,而延缓整体道路运输发展速度。
3、引导建立道路运输行业诚信体系
(5)积极建立道路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制度,建立道路运输经营者诚信档案,加大信息交换,强化道路运输经营者的责任意识,形成企业诚信与市场资源分配挂钩的市场准入、退出机制,推动道路运输实现优胜劣汰,全面推进行业诚信建设。对诚信好的道路运输经营者,在客运线路招投标和新增车辆等方面,可给予优先权。积极实施企业品牌战略,鼓励企业诚信经营,优质服务,公平竞争。
4、大力发展农村客运
(6)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加大农村客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促进农村客运“路运站”一体化协调发展,;鼓励客运企业“车头向下”从事农村客运经营;简化农村客运班线的行政许可程序,鼓励采取“冷、热”线捆绑招标的形式发展农村客运班线;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地制订出台税费减免政策,减轻经营者的负担;鼓励农村客运经营者根据农民出行特点,采取多种运营方式,扩大经营者的经营自主权。禁止拖拉机、货车等非客车从事农村客运。
5、引导和鼓励道路运输企业发展现代物流
(7)鼓励道路货运企业构建企业经营网络。鼓励道路货运企业间建立业务合作关系,形成松散型经营协作网络。鼓励发展货运信息系统,降低车辆空驶率。鼓励货运企业发展结点运输、甩挂运输、集装箱运输、小件快运、多式联运等高效运输组织形式,提高运输效率。鼓励道路货运企业扩大经营范围和延伸服务领域,向产品制造和商贸企业提供供应链服务,逐步从传统货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鼓励货运企业和物流企业发展城市物流配送业务,为社会提供“门到门”运输服务。
6、鼓励发展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的客运车型
(8)继续推进道路运输客车等级评定工作,鼓励发展高档客车;在客源充足的陆城、枝城、红花、松木坪线路,鼓励发展高、中档中型客车,提高运输能力,降低单位运输成本,提高竞争力。
7、加大道路运输站(场)建设力度
(9)道路运输站(场)是公众出行和货物集散的公益性基础设施,是建立布局协调、衔接顺畅、优势互补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节点。“十一五”期内,要完善陆城中心客运站、枝城枢纽站的服务功能,加快清江物流建设步伐,规范现有2个货运交易市场,在乡镇设立20个客运招呼站,积极争取政策,尽快将兴建姚家店、红花、松木坪三级客运站纳入建设规划范畴。
(10)交通主管部门要加大对道路运输站(场)的投资力度,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民间资本投资站场建设,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对现有的公用型站场设施的经营权进行转让,并运用筹集的转让金作为新建站场项目的资本金,实行滚动发展。
(11)社会资本投入道路运输站场设施,应推行投资人招标制度。鼓励建立道路运输站场特许经营制度,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并在确定经营期限的基础上,签定经营合同,明确各自责任。对于面向社会服务的公用型道路运输站场,实施独立管理、独立经营。
8、全面提升机动车维修保障能力
(12)引导建立能力充分、布局合理、规范有序、服务优质、清洁环保的机动车维修服务保障体系。鼓励机动车维修企业实行专业化经营、品牌经营和连锁经营,大力推广安全、节能、环保的先进维修技术;建立机动车维修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管理制度,引导机动车维修企业注重从业人员职业素质建设;规划建设全市机动车维修救援网络,全面提高维修服务能力;实行机动车维修质量保证期制度,切实保护车主利益;完善机动车维修市场监管体系,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9、规范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市场
(13)鼓励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专业化经营,引导培训机构的规模化;推行“计时制”培训和驾驶模拟教学;规范收费,提高质量,注重服务;倡导驾驶员素质教育理念,注重学员安全行车知识的掌握和安全意识、规范操作、文明行车理念的培养;推行教练员职业资格管理制度,鼓励培训机构加强教练员素质建设,完善教练员诚信考评制度,全面提高教练员队伍整体素质。
10、进一步落实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管理职责
(14)围绕“三关一监督”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积极推进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的源头管理;强化运输企业安全生产主体地位,积极引导运输企业建立科学、有效的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体系,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鼓励运输企业建立安全生产奖惩机制,完善长效管理制度;鼓励运输企业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安全生产动态监控,提高安全管理科学水平;大力倡导运输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和能力;督促运输企业加强从业人员定期轮训和安全考核。
(15)鼓励发展专业化、规模化的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根据危险货物种类及性质实施分类管理;严禁不符合标准的车辆和与运输业务不适应的车辆从事危险货物运输,严禁无上岗资格的人员从事危险货物运输;督促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对驾驶人员、装卸管理人员和押运员进行定期轮训和安全考核。
11、加快道路运输行业科技进步,努力创建节约型环保型行业
(16)加大资金投入,开展科技创新,推动行业科技进步。鼓励道路运输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提高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鼓励利用行业内外的资金和力量,加快道路运输信息化进程,建立道路运输信息平台,构建运输信息网络。鼓励推广使用互联网、GPS、GIS、ITS以及条形码等技术,提高道路运输管理效率和驾驭市场的能力。
(17)鼓励和引导道路运输企业选用自重轻承载量大、能耗低、污染小的环保型、节约型运输车辆,淘汰落后的运输车辆。鼓励道路运输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能源利用水平。推广标准化运输、甩挂运输、封闭运输等先进的运输组织方式,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物流技术和装备等,提高运输组织化程度,提高车辆实载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