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工作报告 > 调查报告 >

江苏省不同区域农民收入差异的比较分析

发布人: 谜语网 发布时间:2015-07-06 字体: | | 打印文章

推荐阅读: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农村居民收入总体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分配格局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最值得关注的是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间农民收入差距的逐步扩大,这种现象的存在,不利于我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为此,本文利用农村住户抽样调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农村居民收入总体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分配格局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最值得关注的是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间农民收入差距的逐步扩大,这种现象的存在,不利于我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为此,本文利用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从地区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状况出发,对不同区域农民收入结构差异进行比较。其次,对影响区域农民收入差距的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缩小地区间农民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供有关方面研究我省区域经济、促进全面建设小康时参考。

一、区域农民收入差距状况

11990-2003年三大区域农民纯收入增长态势图

单位:元/人

二、不同区域农民收入结构及变动特征

表1:我省三大区域农民收入构成及变化分析表

注:1.表中在本地域劳动收入、外出从业收入为其分别占工资性收入的比重。

2.表中第一、二三产业收入结构为其分别占家庭经营纯收入的比重。

22003年我省三大区域农民收入构成图

(一)苏南农民工资性收入为苏北农民工资性收入的3倍,收入结构正逐步趋向城市化。

(二)家庭经营收入仍然是苏北农民收入的主体,但增速逐年趋缓。

(三)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成为苏南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

目前在农民纯收入中,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两项非生产性收入合在一起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苏南、苏中、苏北分别为6.3%、5.1%和3.3%,三年来对农民收入增量的贡献率分别为14.8%、6.1%和0.6%,苏南的贡献率明显高于苏中苏北。在苏南,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是近年来农民增收的新亮点,而且增长潜力也较大,其中财产性收入的近80%左右来源于投资收益和租金收入,农民的退休金和养老金在转移性收入中的比重也迅速增加,这两项收入的稳定增长对苏南农民收入的增长产生了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而在苏中、苏北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呈现一定的波动性,其对收入增长的贡献在不同的年份有时为正、有时为负,仍然无法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

综合各地区农民收入结构和来源的变化,可以看出这样的特点:近三年全省各地一产收入连续低迷、不升反降,致使农业比重高的苏中苏北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或下降,和苏南地区农民收入的差距不断拉开;农民收入增长态势几乎完全是依靠非农产业收入增长实现的,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的增长对扩大农民增收空间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动力。但是由于各地区非农收入对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有一定的差异,直接导致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扩大。另外,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而且地区差距将更加显著。

三、影响我省区域农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

(一)农民自身素质的差别是差距产生的内在和主体因素。

目前农民自身素质的地区差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科技文化素质不同。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2003年苏南地区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72,接近初中毕业水平,分别比苏中苏北地区高0.53和0.62个百分点。从具体的文化程度结构看,苏南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比重占28%,比苏中苏北分别低6个和8个百分点;高中及以上劳动力比重占20%,分别比苏中苏北高5个和6个百分点。苏南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时间较苏中苏北农民长,接受业务技能培训的机会多,择业门路较广,劳动力在二三产就业比重为72.7%,比苏中、苏北要高15.5个和33.1百分点。苏中苏北地区虽然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文化素质偏低,无法掌握较高的劳动技能,劳动力就业门路窄,其中在一产就业劳动力比重高达60.4%,其余农民也只能向二、三产业中的简单劳动上转移,靠体力吃饭,收入低,就业不稳定,容易形成劳动力转移中的逆向反复,不利于农民收入的增长。

22003年分地区农民家庭及与劳动力分布状况

其次是思想观念和经营理念的差异。苏中、苏北地区,尤其是苏北地区,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思想观念普遍较为保守落后,小农经济、小富即安的思想根深蒂固,缺乏市场投资意识和开拓意识,不能积极主动的开辟增收门路,总是被动地“等、靠、要”,本来就很少的资金不能有效地投资生产,农民收入来源单一,增长缓慢,逐步拉大了与苏南的差距。而苏南农民由于较早进入市场,兴办乡镇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在积累资金的同时也积聚了经验,自身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有着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更多的致富途经。

(二)苏北地区人口多,劳动力负担重导致农民收入的差异。

(三)非农产业发展快慢导致非农收入的差异。

近年来我省三大经济区域间农民收入再扩大的最重要的贡献者是地区间非农收入的不平等,由于地区间非农产业发展特别是乡镇企业发展的差距,带来了不同地区农村劳动力在就业机会上的差距,从而导致非农收入的差异。

3:乡镇企业发展与农民非农收入的关系

单位:%

(四)农业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导致地区间农民收入差异的扩大。

在苏中苏北地区农民收入中,农业收入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显示,2000年苏北农民家庭经营一产收入在纯收入中的份额为48.9%,2003年这一比例为44.4%,也就是说,农业收入仍是苏北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北农民收入的增长仍然受到农业发展的强烈约束,农业内部发展形势良好,则区域农民收入差距缩小,反之则加大。近年来我省农业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其原因主要是受到以下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是土地资源的限制。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2003年苏南农户家庭经营耕地面积人均只有0.72亩,苏中人均1.05亩,苏北人均1.45亩。由于耕地资源有限,小农经营,劳动生产率低,农业内部结构调整规模效益难以显现,农民在土地上获取收入的量逐年下降。另外,许多农业人口已经在城市找到了比较稳定的工作,这部分人已对土地的承包和经营不感兴趣,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包括传统观念以及现实条件,土地流转比较困难,影响了务农人员的经营规模,进而影响了务农人员的收入增长,致使农业收入增长缓慢。

在政府对农业投入严重不足的同时,近几年我省农户对农业投入不足的现象也比较突出。一方面是由于农民生产资金短缺、贷款难,另一方面是在比较利益的驱使下,农户对农业投入不感兴趣,从表4可知,2003年苏南、苏中、苏北农民人均农业投入分别为479元、782元和936元,而且仅呈微幅增长态势,农业投入的积极性明显不足。农业的投入不足,致使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缓慢,制约了农民增收的可持续发展,以农业为主的苏中苏北地区增收难度加大。

42003年分地区农民人均生产费用支出比较表

单位:元

(五)不同地区农户资产存量的差异导致收入的差异。

四、关于缩小地区间农民收入差距的几点建议

(一)积极引导土地流转,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苏北经济较苏南和苏中落后一些,但苏北的农业生产相对于苏南和苏中具有一些优势,具体表现为: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多数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劳动成本较低;土地类型多样,耕地相对富裕;农村污染较浅,生态环境较好。因此,农业产业化经营很可能成为苏北经济的增长点,但是我省各地区分散的土地不利于规模经营的现状是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必须积极稳妥地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流转,使土地向种田大户集中,走向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这样一部分农民可利用流转金进入二、三产业,一部分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可进入农业企业,成为农业产业工人,甚至还可以拥有企业股份。

据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推算,目前我省农村劳动力中有1/4劳动力在外务工,尤其是苏中、苏北地区,随着劳动力转移力度的加大,外出务工人数不断增加,他们的土地大多私下承包给他人耕种,土地流转收益甚低,有些土地甚至多次流转,而通过政府组织流转所占的比例很小,为此必须把推进土地流转作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来抓,建立一个操作性较强的土地流转新机制,积极引导农民以各种形式进行土地流转,逐步完善流转合同,建立健全流转保障机制。土地经营权流转涉及农户的切身利益,所有者与承包者之间没有法律约束,一旦发生矛盾、纠纷,会给土地流转农户权益带来不可避免的损失。

土地流转是农业产业化的特点和重要标志,目前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形式是“公司+农户”,由于分散的农户与资本雄厚的企业之间力量悬殊,公司与农户之间难以维持合理的利益机制。克服这一弊端,就要鼓励各种龙头企业牵头领办合作组织,形成“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化模式。这种模式,对于龙头企业,可以减少交易费用,保证原料的稳定供应,对于农户,可以通过合作组织与企业对话,维持自身利益。

(二)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加快富民进程。

分析我省各地区农民收入构成特点,不管是苏南、苏中还是苏北,均是劳务收入比重大而缺少资产性收入,这在我省很突出,主要原因是民营经济不够发达。虽然苏南这两年民营经济发展很快,但是对农民收入的回报不够快,比如去年苏南农民收入(5825)高于浙江(5389),但是投资性收入却大大低于浙江,苏中苏北与苏南之间的差距更大。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使其成为实现农民增收也是最有可能缩小地区间差距的一次契机。

发展民营经济要以富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根本上调动最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首先,要提高农民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本领,使更多的人能创业、会创业,敢创业,市场竞争意识不断增强;其次,放手发展,做好全民创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在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为全民创业提供信息、市场、技术、用工等指导服务;第三,努力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融资环境和法制环境,以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最后,充分利用各地区比较优势,大量吸引苏南民资向苏北转移,实现共同发展。民营经济发展了,也会成为加快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力量。各地农民纷纷投资创业,可以带动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把农村富裕的劳动力从土地经营中解放出来,逐步减少农民数量。从人口经济学理论上说,农村城市化是由多数人从事农业生产转变为少数人从事农业生产的发展过程,因此民营经济的发展过程也是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同时城市化水平提高了,也能为工业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和培训投入,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提高农民素质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长效机制,相对农民增收而言,提高农民素质更为重要。应从思想上提高认识,立足于长远,注重农村教育投入,使我省农民的教育、农民的素质有一个质的提高。

一是要加强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采取坚定的措施执行国家“九年义务教育”,严格控制失学率,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同时积极引导农村居民家庭增加对子女的人力资本投资和文化教育消费,从小抓起,从整体和长远上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只有从整体上提高了农民的素质,才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农民的整体收入水平才能得到提高。

二是要重点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使农民掌握实用型农业技术,并应用于生产经营中。从农民自身费用开支水平看,我省各地农民用于人力资本开支的费用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很小。以苏北地区为例,2003年苏北农民平均生活消费总支出为2064元,其中文教娱乐支出仅304元,而用于成年农民生产技能培训的开支更是微乎其微。正是由于农民的人力资本投入不足,导致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偏低,最终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三是要加强农民市场经济意识的教育,培训农民适应市场的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主体,也就是市场主体,所以对农民进行市场经济意识的教育和经营管理等其他专业技能的培训势在必行。通过培训提高他们对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程度和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农业、农村产业结构的能力。

(四)坚持计划生育,降低人口出生率。

我省实行计划生育的重点在苏北,尤其是苏北的农村。2003年经济欠发达的苏北地区人口出生率(9.6‰)高于发达地区的苏南(7.1‰),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村,生产发展水平本来就低,教育基础薄弱,新增人口很难受到良好的教育,如果放松对人口出生的控制,势必形成“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格局。因此,要进一步稳定现行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1、“议论文格式”范文由查字典范文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议论文格式例文地址:http://www.tkpao.com/gongzuobaogao/diaochabaogao/89972.html,复制分享写作指导范文给你身边的朋友!
3、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