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外篇 ● 缮 性第十六(译文)

【题解】本篇的中心仍是讨论如何养性。所谓缮性就是修治生性。全篇大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冒则物必失其性也,提出以恬养知的主张,认为遵从世俗必定不能复其初,只有自养而又敛藏,方才不失其性。第二部分至其德隐矣,缅怀远古混沌鸿蒙、淳风...
2016-09-14

《庄子》外篇 ● 马 蹄 第九(译文)

【题解】本篇表现了庄子反对束缚和羁绊,提倡一切返归自然的政治主张。全文可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至此亦治天下者之过也,以伯乐善治马和陶、匠善治埴、木为例,寄喻一切从政者治理天下的规矩和办法,都直接残害了事物的自然和本性。第二部分至...
2016-09-14

《庄子》杂篇 ● 外 物第二六(译文)

【题解】外物是篇首的两个字,用来作为篇名。全文内容依旧很杂,但多数文字在于讨论养生处世,倡导顺应,反对矫饰,反对有所操持,从而做到虚己而忘言。全文大体分为九个部分。第一部分至于是乎有僓然而道尽,说明外在事物不可能有个定准,指出世俗人追逐...
2016-09-14

《庄子》外篇 ● 刻 意第十五(译文)

【题解】以篇首两字作为篇名,刻意的意思就是磨砺自己的心志。本篇内容是讨论修养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修养要求,只有虚无恬淡才合于天德,因而也才是修养的最高境域。全文较短,大体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圣人之德也,分析了六种不同的修养态度,唯有...
2016-09-14

碧洞真人陈清觉

陈清觉(16061705),道号寒松,号烟霞,湖北武昌人,全真道龙门派丹台碧洞宗创始人。生于明万历丙午年(1606)三月初五申时。少年登第入庶常,后因看破官场险恶,辞官去职,隐姓埋名至武当山太子坡,拜投全真道龙门派第九代律师詹太林,改儒为道,成为一名全真道士。...
2016-09-14

《庄子》杂篇 ● 则 阳第二五(译文)

【题解】则阳是篇首的人名。本篇内容仍很庞杂,全篇大体可以分成两大部分,前一部分写了头十个小故事,用人物的对话来说明恬淡、清虚、顺任的旨趣和生活态度,同时也对滞留人事、迷恋权势的人给予抨击。后一部分则讨论宇宙万物的基本规律,讨论宇宙...
2016-09-14

玉真教主林灵素

在道教的发展史上,林灵素有一个有争论的人物。由于他在徽宗执政期间所处的地位与实际作用,引起了众多官宦、儒生、佛教徒、民众及部份道教徒的反感与公愤。他利用徽宗的昏庸迷信,勾结蔡京、童贯之辈奸臣,排斥异己,尽情享乐,使政治更趋腐化。他依...
2016-09-14

《庄子》杂篇 ● 渔 父第三一(译文)

【题解】渔父为一捕鱼的老人,这里用作篇名。篇文通过渔父对孔子的批评,指斥儒家的思想,并借此阐述了持守其真、还归自然的主张。全文写了孔子见到渔父以及和渔父对话的全过程。首先是渔父跟孔子的弟子子路、子贡谈话,批评孔子性服忠信、身形仁...
2016-09-14

中国道教协会前会长黎遇航

中国道教协会前会长黎遇航(图片提供:张永春道长)黎遇航 (1916-2002年) 道名顺吉,江苏省金坛县西岗乡西城村人。他出生7个月丧母,5岁祖母过世。父亲为生活所迫,入茅山元符宫西斋道院拜正一派耿云清为师。黎遇航5岁时由徐龙田法师收为道徒,取名顺...
2016-09-14

《庄子》外篇 ● 秋 水第十七(译文)

【题解】《秋水》是《庄子》中的又一长篇,用篇首的两个字作为篇名,中心是讨论人应怎样去认识外物。全篇由两大部分组成。前一部分写北海海神跟河神的谈话,一问一答一气呵成,构成本篇的主体。这个长长的对话根据所问所答的内容,又可分成七个片断...
2016-09-14

全真嵛山开派祖师——王处一

玉阳体玄广慈普度真君神像(山东烟台昆嵛山神清观七真殿)王处一(公元1142--1217),号玉阳子(一说字玉阳,号全阳子,一 说号华阳子)。宁海(今山东牟平)人。金大定八年(公元1168年)师事王重阳,长期隐居昆嵛山 烟霞洞,炼形九年,人称铁脚先生。 金庸笔下...
2016-09-14

《庄子》杂篇 ● 寓 言第二七(译文)

【题解】寓言本是篇首二字,但也是本文讨论的主要内容之一。所谓寓言,就是寄寓的言论。《庄子》阐述道理和主张,常假托于故事人物,寓言的方法正是《庄子》语言表达上的一大特色。全文大体分成六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天均者天倪也,讨论了寓言、重言和...
2016-09-14

《庄子》外篇 ● 达 生第十九(译文)

【题解】达指通晓、通达,生指生存、生命,达生,就是通达生命的意思。怎样才能达生呢?篇文明确提出要摒除各种外欲,要心神宁寂事事释然,可知本篇的宗旨在于讨论如何养神。全篇自然分为十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反以相天,是全篇主旨所在,弃世就能无累,无...
2016-09-14

《庄子》内篇 ● 人间世第四(译文)

【题解】《人间世》的中心是讨论处世之道,既表述了庄子所主张的处人与自处的人生态度,也揭示出庄子处世的哲学观点。全文可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前一部分至可不惧邪,以下为后一部分。前一部分假托三个故事:孔子在颜回打算出仕卫国时对他的谈话,叶公...
2016-09-14

清末一代黄冠大师刘理授道长

刘理授(1870-1937)清末道士。法名理授,俗名宗海,字敬义,号受元子。清同治九年(1870年)二月二十二日,出生于湖北省汉川县。从小聪慧好学,天资过人。年轻时,已对五经诸子、医卜星相六书颇有学问。19岁在天门县南乡下新子河东岳庙出家,拜肖高登...
2016-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