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栏目: 玄门道教资讯 发布时间: 2016-09-18 文章来源:www.tkpao.com/fuzhou/
原文: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注解:第二十一章很有趣,字面上读读似乎挺简单,挺容易理解,但只要稍微往深里追问一句,就会牵带出许多复杂的话题。
照字面来理解,这章从德说到道,重心是要说清楚孔德亦即大德是个什么样子。因为大德追随着道,所以接着就从本体和历史两个方面来描述道的存在,以揭示大德的含义。这种文章的写法,如果不放到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语境中去理解,那么就确实有些深文周纳,绕了个没必要的大圈子,完全不符合《道德经》一柱擎天的形而上性格。在字字珠玑的《道德经》中,怎么会出现这种为行文而辞费的问题呢?无从索解。
因为《道德经》的两个核心概念,就是道与德,所以经文中道德联动的地方不少,反映出《道德经》的思想主旨或主题。然而,这个主旨或主题是如何确立的呢?是由于老子定了个课题要写《道德经》,因而某些章节从道说到德,某些章节又调转思绪,从德说到道,以便自成体系?还是由于老子发现了什么时代问题,不得不围绕道和德这样两个概念展开阐述,从而为那个时代拨开思想迷雾?这是试图了解《道德经》写作背景的两种思路。思路不同,对《道德经》的整体理解也就大不相同。
《史记》记载了一个传奇色彩很浓厚的故事,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徳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对于这个故事,我们现在也只能详其流而莫知其源了。从源头上说,司马迁写《史记》时,是别有文献依据?还是挑选了《庄子》寓言之类的神话传说?不得而知。而故事的流变则丰富多彩,尤其是相传汉代的史学家刘向作《列仙传》之后,这个故事就往神话仙传的方向一路发展,在道教中被文学化地放大,最终演变成青牛西去,紫气东来,太上老君历世开劫度人等等。其中的关令尹喜四字,甚至分流出两个人物版本,一个是关尹子,见老子出关,很高兴地邀请老子写出《道德经》;另一个姓尹名喜,唐初时有后人定居在甘肃天水云云。
大概与商品销售的情形差不多,有一个让人喜闻乐见的故事,思想文化就传播得快,传播得广,但不一定符合事情的真相,正如明星演员为商品搞出的故事,靠不靠谱很难说。而从时代问题、时代语境的角度去梳理思想的发生发展,可能会相对地接近事情的真相,却又难免枯燥干涩。两全的办法未必没有,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所以就只能任由枯燥再煎熬一番。
从时代问题、时代语境的角度来看,德是周初以降越来越火爆的热门话题,至少在舆论上,日渐取代殷商以前之所谓鬼神,成为塑造政治神圣性、评价人物、衡量得失、预测成败的量天尺。也正由于德的外延极广,用法五花八门,春秋战国时甚至成为诸侯竞争的一种手段,所以对于这根具有橡皮弹性的量天尺,必须重新审视,否则,凝聚社会价值期待的德,很可能沦落风尘,在随着情景需要随意解释和引用的普遍现象中,退化为一个具有欺骗性的伪议题。本章《道德经》开宗明义,拎出孔德之容,就是重新审视过这把量天尺的历史痕迹。
对于周初以降德在思想文化中的重要性,学术界不仅充分注意到,而且推出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例如北京大学郑开教授的《德礼之间》,就是一部翔实而系统的专著。但很少有人将这个历史背景与《道德经》的产生联系起来。我们只是为了弥补这个滹漏,略叙其德论,管窥蠡测而已,不做展开的叙述。
西周初,德的观念蓦然凸显出来,始于周公辅佐成王,用意在于告诫嗣位之君,要吸收商纣王的教训,不要自以为承受天命,忽略德的修养和自律。例如《诗经 height: 289px;" />
(图文转载自赤城宾馆微信)
大家在看
精彩图文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