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栏目: 玄门道教资讯 发布时间: 2016-09-18 文章来源:www.tkpao.com/fuzhou/
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整个地球村生活方式都在趋同化,非遗生存的社会环境越来越狭窄。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朝戈金举例,中国正在使用的语言有80多种,但广泛通行文字的语言不到10种;另外传承人的断代现象考验着非遗在具体实践中的生存几率。在现代化迅猛发展的今天,怎样有效保护、保存各时期的非物质文化,需要政府和群众的共同思考。对此,9月1112日,在成都举行的第五届非遗国际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专家进行了热烈讨论。
原点问题:什么是保护非遗?
韩国人将中秋节申报非遗,国内哗然,其实我觉得是我们小看了非遗。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彝族学者巴莫曲嫫告诉记者,非遗前面的定语不是国家地区,而是人类,划定级别只是为了便于分级保护,但是联合国2003年制定、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从根本上是倡导在整个人类共同体的层面文明共享,文化共建。此外,由于文化是流变的,在非遗申报上,原则上不能涉及 本真性原创性。中秋节在韩国不但被接受,而且传承得很好,并且已经高度本地化了,在申遗的时候,他们也提到并且承认其起源在中国。对此,我们一方面应该为自己的文化输出在国外开花散叶而高兴,一方面应该意识到自己在非遗保护上的不足而更加努力。
巴莫曲嫫指出,在《公约》中,传承人其实有两个词,翻译成中文,一个对应传,即传统的持有者、建设者,另一个对应承,包括研究者、消费者等所有非遗的实践者。很多口头语言类的非遗,即使传承人还在,但他讲书的茶馆、唱戏的戏台不在了,听众则更不在了。巴莫曲嫫感慨地表示:这也提醒我们,保护非遗,不止是保护传的这方面,保护承所需要的人文环境,培养非遗的消费欣赏者
(例如各种方言、地方戏曲的爱好者)等也同样重要。
除了从概念上厘清非遗保护中一些不为人注意的盲区,巴莫曲嫫还举了一个申遗过程中的故事为例,来强调对非遗的跨文化交流和对 《公约》进行研究的重要性。彝族为其最隆重的节日火把节申遗,是众望所归的事情,但申请却最终被退了回来。虽然失败了,但仍旧很有意义。在大会上做陈述的每个项目就5分钟,而我们争辩了2个小时,让以前不知道彝族的人都知道了,让世界知道不光有西班牙那种斗牛。巴莫曲嫫以为,彝族火把节上的斗牛,更准确的翻译是顶力、扭角,而不是更具暴力色彩的争斗;因为彝族通过世代的畜牧经验发现有角的动物在火把节前后,即天气最热的时候,角会发痒,让动物们在节日期间相斗,有人干预,不会真正造成损害。
但这一文化特性如何传递,尤其在人们容易先入为主对斗牛造成误解的情况下?巴莫曲嫫认为,应该加强对《公约》的学习,甚至该出版少数民族的译本,此外在申遗时候,恰当使用母语翻译,这样才不会为了迎合《公约》而削足适履,也能促使不同文化之间更充分有效的交流。
定性问题:正统如何保证?
不创新就会消亡,可是创新太多,还是原来的非遗吗?目前已取得的共识是,一定要创新发展,在这过程中把握其本质内核不变。对此,古老的蜀绣、苏绣做出了大胆尝试。
以前家家户户都会有蜀绣的被面、被褥、衣料,是结婚必备的。蜀绣传承人钟秉章介绍,然而上世纪80年代后,人们的审美观、消费习惯变了,蜀绣作为民俗产品丧失了生存的大环境,人才流失、技艺凋零,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
穷则思变,钟秉章认为符合市场商业模式是发展的前提,在此思路下,整和资源成立了蜀江锦院-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并设有三家直营店,其功能集公益事业、研发设计、文创生产等为一体,产品线全部脱胎换骨,以披肩、手包等家居、装饰市场为主打。钟秉章总结,用当代艺术设计抓市场,设计和应用是新的,而手法技艺是古老的,这就是他们的变与不变的辨证发展历程。
与蜀绣积极开拓市场、打造品牌的做法不同,苏绣则着眼于技艺上的推陈出新,从而让苏绣的艺术表现力更加丰富、强烈。
苏绣传承人张美芳介绍:刺绣 金核子对撞科学图像,由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创意,苏州刺绣研究所经过科技攻关,用新材料制作成功。为了表达此幅作品中的线条表现得强有力的视觉效果,我们以天蚕丝为原材料,专门研制了新型的三角形截面的绣线,使作品的刺绣线条产生了强烈折光感。这样的构思和理解当即被李先生认同。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生前见到此幅作品时,曾赞美是刺绣史上第一幅科学景象的艺术品。
如果每幅绣作都只仅仅用熟悉的刺绣语言,重复的刺绣技法去演绎,会使人们觉得沉闷、呆板。张美芳介绍说,为此他们不厌其烦地对传统针法在色线掺和、排列组合上进行重新研制;甚至用开放的科学态度去研究西方色彩语汇,充实和扩展色相变化和层次,在刺绣色线和工艺技巧的运用上做出了新的突破。例如绣制《刺绣敦煌华盖》,运用的是传统刺绣针法打籽绣,在80厘米见方的绣面上,共绣制了三十多万粒籽,虽然费时费力,但拓展了传统技艺的运用范畴,通过融入富有文化内涵的作品,也使苏绣本身的价值获得提升。
因为文化的流变性,正统性本身的提法也是存疑的,从这一角度来说,创新的价值值得高举;但也有专家指出,创新并非万灵药,有的非遗经过创新存活下来,有的仍免不了被时代淘汰。这其中,可以得到生产性保护的非遗,即能够转化为经济资源、容易商品化的非遗比较有优势,而其他难以商品化的非遗,可能面临更多挑战。
实践问题:谁来负责传承?
教育可以在家庭、学校、社区、社会不同空间来展开,北师大人类学民俗学系主任萧放指出,相应的,非遗传承也应该从上述四个维度来进行。口传心授的传统非遗传承方式过于脆弱,容易出现断代;建构多层次复合型的传承体系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家庭传承:持续却很脆弱
11日第五届非遗节开幕式第一天,来自叙永县水鸟乡、年龄分别为14岁和13岁的李爽、李自哥俩在短短一上午,已舞了三次草把龙。草把龙是农历七月,谷子收割后,村民就地取材利用现成的秸秆,把它扎成龙的样子,然后通过舞龙来庆祝丰收。李自像小大人般流畅地跟记者介绍,之所以喜欢上舞龙,是受到爸爸影响,不起眼的秸秆在爸爸手里做成了活灵活现的草龙,是名副其实的化腐朽为神奇;兄弟两人从旁观到好奇的动手参与,现在则成了忠实的小跟班。
萧放认为,很多非遗有家族代际相传的基因,比如少数民族的服饰,是孩子成人礼以及参加重大活动时必备的,这一需要是非遗传承的社会基础。家庭传承散见于生活中的耳濡目染,作用持久,但力度不够、组织性差,所以很多年轻的藏羌彝族女孩对民族刺绣只是一知半解,从技艺到艺术积累都达不到传承人的要求。
虽然不少年轻人外出打工,但对于绝大部分非遗来说,家庭的熏染是第一位的,应该重申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让父母把不自觉的影响,变为更自觉的传授。
学校传承:有效但覆盖有限
按照传承人教育的组织性、系统性来分类,非遗的传承分为非正式、非正规、正规的等几种。目前,很多职业学校开设了非遗相关的专业,是最正规的一类。
11日下午,来自四川文化产业学院非遗学院的学生,正在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现场演示国家级非遗银花丝的制作技艺,在他的手中,一股股的银丝线串编成了平面、立体等不同造型的艺术品。该校文博学院教务科副科长王泽仁介绍,非遗项目扩展丰富了该校的专业设置,借助学院的教学力量,非遗也获得了可靠的传承。为了让学院式的教学更接地气,学校还引进了道安等大师工作室,由工艺美术大师亲自授课,学生也可在大师的工作室实习。
无独有偶,福建艺术职业学院的脱胎髹漆非遗技艺编入漆艺术这个大类。该学院院长唐文中指出,这样,学生学到了工艺市场的热门技艺,又扩展了非遗技艺。但即便如此,目前大专院校专业中的非遗覆盖度还是非常低,目前中国单是国家级非遗就有1732项,单凭在学校开办专业是远远满足不了保护传承的需求的。
社会传承:人人都是传承者
社区和社会传承主要是在规模不同的群体中间,通过对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的恢复、开展等来宣传、弘扬、传承非遗。美姑县副县长潘林介绍:美姑在大小凉山的彝族人民心中的地位是神圣的,它是毕圣故里、祖先结盟之地;近几年通过恢复火把节等传统民族仪式,大家的民族自信有了提升,丰富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我们的骄傲。
为了传承这份骄傲,培养文化自信和自觉,2013年从汶川移民搬迁到邛崃的羌绣非遗传承人陈学珍和她的族人,在邛崃火井镇创建了专门展示羌族历史文化的成都尔玛民俗博物馆。陈学珍在这个民俗博物馆,进行羌绣活态展示。为了本次非遗节,她绣了一幅长达60米的绣卷,展示了祖祖辈辈口口相传下来的羌族神话故事。虽然博物馆的影响力仍十分有限,但能做一点是一点,就像这羌绣,每个人都是一个针脚,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汇总起来,还是蔚为可观的。
大家在看
精彩图文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