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栏目: 玄门道教资讯 发布时间: 2016-09-14 文章来源:www.tkpao.com/fuzhou/
孔德先生,俗名谭大江。武当三丰蓬萊派传人,武当三丰犹龙派太极丹法传人,武当全真龙门派第18代弟子。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民进丹江口市总支副主委,第四届政协丹江口市常委,2007年9月退休前任《武当》杂志副主编。
十二岁时因父蒙冤入狱而家遭横祸,自此回乡务农二十年。他不仅是做庄稼的一把好手,还干过木匠、漆匠、砌匠、泥瓦匠、脚伕等行当。业余时间则痴情于文学、美术、音乐、民间杂艺等,奠定了深厚的文学艺术修养。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父亲冤案得以昭雪,孔德即以特殊人才被当地政府破格提拔,到武当山文管所工作。八十年代初担任《武当》杂志特邀编辑,九十年代初正式调入从事编审研究工作。他不仅在文化艺术上取得过辉煌的成就,成为享受政府津贴的专家学者、科技带头人,最重要的,他在武当武术、武当文化特别是道家仙学内丹养生研究及修炼实践方面,也取得重要成果。
谭大江到武当山文管所工作后,一下子从重体力劳动者转为一个没有任何体力劳动的干部,短短几个月,潜在疾病都表现出来。这使他更加意识到气功锻炼的重要和迫切。
他住在紫霄宫大殿外木瓜树旁一间屋子里,办公和住宿一体化。那五年间,他和老道长们相处得很投缘。他帮老道长们抄过很多经卷,渐渐发现经卷里的内容与养生大有关系,经卷中的许多诗句与传统气功的术语也完全相同。后来才知道,传统气功本来就是修道养生的一种入门形式。
那时武当山宫观里虽然只有十几位道士,门派却不少,如朱诚德、王永乾、李诚玉等是龙门派的,阮鹏志是三丰蓬莱派的,毛发顺是白衣派的(属正一道派),吕明道、喇万慧是华山派的,还有茅山正一派的。大江对一些弄不懂的练功问题经常向他们讨教,他们也都毫无保留地给以解答或讨论。这些道长们,所得师授尽管都是真传正传,但他们文化不高或没有文化,所修悟到的东西有局限。他回忆说,如果不是那时与道士们打交道请教过一些问题,那么他对后来钻研丹经道书就没有那么便利和深刻。
大江无意于形式化的崇拜,所以并没有随便拜道长为师。真正的拜师只有一位,那就是1982年武当道协成立时首任会长阮蓬志道长。出于情趣相投,他还与龙门派第18代弟子王永乾结为至交,弟兄相称,直至王羽化。
大江从气功入手,逐渐深入道家内丹术领域,才知道吐纳、导引、存想、行气之类的气功,只是一般的健身祛疾之术,而不是彻底解决人心理生理问题的功夫,也是不能解决生死大事的。只有内丹学才能解决这些问题。但气功对于治疗许多疾病确是有效的。当然,气功治病的能力有限,而治疗的范围往往又限定在身体病症的浅层次,深层次的病症则无法治愈。同时也可看到,一般性的气功对理论没有过多过深的阐述,操作比较简单。又加上世上大多数人并非都是危重病人,故而具有可普及性。由于这些特征,所以古代仙学家也常常利用粗浅层次的气功形式教化大众,作为引入仙学的初阶。
大江对此也有切身感受,他在当初练气功的几年里,身体浅层次疾病的消除效果很明显,生理素质也有很大改善。但再往前练下去,就有很多问题解决不了了。有些人有严重疾病,练功过程中曾有缓解,但最后还是因为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导致疾病发作而不得不住医院,或者无力回天而死去;如遇到幻景而不能处理,或以假当真走火入魔,或不知所然心生恐惧,不同程度不同形式地发生出偏;如人生烦恼仍不得摆脱,精神负担不得放下,遂又会因为心理问题导致心理疾病等。
自1985年到1988年,他多次出席全国和国际性气功学术会议,但同时也步入了仙学内丹养生之门。与气功界接触多了,他逐渐发现气功界拉山头、拉宗派的情况严重,而且造功创功的现象愈演愈烈。一些人故意包装神化自己,利用人人皆可导发的功态现象蒙骗气功爱好者,自封大师,自称神仙,搞得气功界乌烟瘴气,把具有几千年文明历史的传统气功搞得面目皆非,也把正常健康发展的气功健身运动引向歧路。
为此他写过多篇警示性文章发表,旨在引起人们的重视与警觉。他同时也看到许许多多的气功爱好者由于出偏,走火入魔,弄成精神病,遗患终生;有的则因为走火入魔而自杀。当然,更多的则是学过多年气功,到头来连自己究竟学到什么也根本没弄清。这些惨痛的、昏庸的现象令他深感忧虑,他觉得自己有责任对气功界不良现象进行拨乱反正,有责任把博大精深的传统仙学向现代人进行介绍,以利造福现代社会。
而要承担起这一伟大使命谈何容易!因为仙学不仅要具备道学修养,还要有扎实的仙学修为实践。道学可以是纯哲学的,你只要去深入研究,弄通弄懂就行了。而仙学不仅要具备道学修养,最根本的还在于有身心修为的实践成果。没有修为成果,你就只能限于在道学清谈上。有了修为成果,你才具有说教的资格。所以说,你想成为一个仙学家,那就一方面要穷理,另一方面要尽性至命。
90年代初,谭先生通过《武当》杂志发表仙学方面的专栏文章。首先是对古代优秀丹经道书的翻译注解。1995年开始,他又在仙学之门专栏开辟小栏目,专门为修炼仙学和气功的爱好者解答疑难。很多受社会某些流行气功误导出偏的气功爱好者,都因他的指导而得以解脱。
谭先生自80年代初步入仙学领域,至今已近三十年。按他的说法,头五年对仙学是充满神秘感和猎奇兴趣,而具体效益则落在气功锻炼上;再五年对仙学已能理智对待,并身体力行,在理论上大致理解,对具体理法仍有许多不理不解;再五年,理论上已经豁然开朗,修为上有了非同寻常的证验;再五年,他多年痼疾消失,生理上的返老还童现象出现。
传统仙学大致分为天元、地元、人元三种法门。人元者,清修之法门;地元者,草木金石外丹烧炼服食之法门;天元者,在地元之基础上摄取日月之精华,炼成有质无形之大丹服食之法门。此三元丹法,亦有指人元为阴阳双修,地元为草木金石外丹,天元为清修。虽法门有别,而终极目的则一,都为解决生命的自主与永生。故仙学之仙,并非是神仙故事渲染美化的那般神奇美妙,而是一种通过艰苦地身心修炼,而后有可能达到的一种特殊的身心超原质变化的生命形式和生命境界。它是一门严谨高深的生命修为科学,例如像清修派的百日筑基、十月怀胎、三年乳哺、九年面壁,从初步下手到最终成功,其由浅入深的修为过程,每经过一步都有实在的效验。最重实证,不尚空谈。
但仙学的三元大体系中,外丹烧炼一道,在历史的演进中,由于药材难办,烧炼火候极难掌握,加上秦汉以来方士的以邪乱正,药物不成而毒死许多人,造成了极坏的名声。故唐宋以后,至明清以来,几乎绝迹。阴阳双修一道,虽确有无上法门,大道正传,却因世之流行有俗家房中淫战之事以及传统的封建伦理之影响,无法公开传播,越隐越密而亦趋式微。只有自身清修一门,不假外物,简单便利,宋元以降,逐渐成为仙学的一条主脉。
中华仙学在其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知造就过多少仙学大家,而久远地影响着后人。在这些先圣明哲中,谭先生最为推崇的是陈抟、张三丰、黄元吉这些代表性人物。他认为这些人物最大特点就是,上承黄老的大道正脉,不拘门户之见,且能广泛吸收儒家、释家、医家的相关理论为自己所用,使仙学在理论表述上具有最大的兼容性和广泛性,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开放性和宽容性的一贯表现,树立了又一时代典范。所以这些年谭先生所作的丹经注释工作,大都从陈抟、张三丰、黄元吉的丹经入手。他认为,从这些代表人物的著作入手,就是抓住了中华仙学的主线。从主线入手,可以触类旁通,许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对当代仙学人物,谭先生最推崇的要算陈撄宁先生。他认为,在当代,能以科学精神、鲜明态度为仙学正名、为仙学注解,而不畏一切地捍卫仙学,且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惟陈撄宁一人。陈撄宁先生提出的仙学箴言:学理重研究不重崇拜;功夫尚实践不尚空谈;思想要积极不要消极;精神图自立不图依赖;能力宜团结不宜分散;事业贵创造不贵模仿;幸福讲生前不讲死后;信仰凭实验不凭经典;住世是长存不是速朽;出世在超脱不在皈依,这些观点和态度,谭先生极为赞同。虽然他对陈先生当年极力抨击佛教的某些激烈之辞感到似有偏颇之嫌,但同时也为陈先生所处道教衰微的时代而被迫发出的呐喊表示理解与同情。当然,谭先生所钦佩的内丹养生家还有张义尚先生。
谭先生非常感叹世人对仙学所知甚少,所以往往会由于无知而对仙学发生误解,容易将仙学与迷信相互混淆。他说,仙学对人类的意义太重要了。因为,仙学不仅可以解决人类最正确、最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而且能从最具体、最细微、最现实的自我和现在出发,去解决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达到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极度的和谐,从而使生命由外部的太和进行育养,继而积和而变,发生生命的升华和永生。所以说,仙学最有利社会安定团结,仙学最有利自然生态的保护,仙学最有利世界和平。仙学强调的性命双修,既能从心理上解决人生的烦恼,又能从生理上解决人生的衰老困惑。所以说,仙学是一门对人类实施终极关怀的大学问。仙学强调的是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我命在我不在天,所以它是真正的无神论。但仙学又强调主观必须服从客观,遵道而行,以道为不神之神,所以,以道为神,它又是有神论。不过此乃阴阳不测为之神而已。自古以来,正统的仙学门派均提倡先尽人道,再完仙道,反对自了,反对孤修,表现出最积极的社会责任感和人生价值。仙学对一切邪教和歪理邪学都毫不留情给予鞭挞。
对于仙学的这些特征,谭先生总结出一个《仙学纲领》,并加以倡导。曰:以天人合一的大道哲学为准则;以广采博收的真理通融为胸怀;以唯象唯存的客观态度为前提;以灵通活变的自主精神为动力;以积极乐观的社会责任为进阶;以文明道德的思想情操为素养;以性命双修的自身实践为证验;以文武动静的综合修炼为方法;以人已共渡的操持举动为品德;以长生久视的生命永存为目标;以人类身心的全面升华为理想。
谭先生正在构建新的仙学体系,并建立了武当道家养生网。他愿通过对仙学的传播和弘扬,使更多人接受这一特殊中华文化的沐浴,而受益终生。他有许多著作计划,不仅要对一些重要丹经道书作翻译注解,更有一些道学、仙学的新思路、新理论要阐述。他还认为,对于儒学经典四书五经,尤其是孔子的思想言论,后世人误解太多,几乎掩埋了孔子思想的真面目,很有必要进行拨乱反正。他还想花几年时间通读《道藏》和重要的佛学典籍。还想带出一批出类拔萃的仙学门生。但是,他也深知个人力量的有限和遵道而行的不可侥幸性,故愿结交天下有识之士,携手合作,共创伟业。
大家在看
精彩图文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