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栏目: 玄门道教资讯 发布时间: 2016-09-14 文章来源:www.tkpao.com/fuzhou/
道教之音深圳特区报讯 中国人在本土文化下培育出的幸福之道是什么?我们的幸福观是否具有普世价值?武汉大学(深圳)心理健康管理研究所教授钟年昨日走进幸福人生大讲堂,图文并茂的演讲,让市民对个人、家、天下三个方面所形成的中国人特有的幸福之道有了最直观的感受。
中国人自古为知足常乐、积累记忆而幸福
儒文化、道文化、佛文化,无一不影响着我们的幸福观,这也是中国人特有的幸福本土资源。钟年介绍,佛教里的四个字乐善好施,道家里的天人合一、知足常乐都是我们追寻幸福感的指引。
钟教授为我们举例,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第一次去逛雅典市场,他很惊奇,市场里有琳琅满目的商品。现在有很多人去商场以后两眼放光,有一个感叹,怎么有这么多可以买的东西。但苏格拉底的感叹是什么?他感叹这里怎么有这么多我用不着的东西。我觉得这是一种智慧,我们一生中有很多东西是用不着的,知止其实更容易让我们快乐。
比如房子,一方面很多人没有房子,一方面很多人有很多房子,你住得下吗?连去房子里视察的时间都没有,很多时候我们要得太多,我们可以跟苏格拉底学一下,是不是有很多东西是我不需要的。钟年说。
钟教授现场还为大家展示了一张画家丰子恺先生的作品,画中的古人很注意寻找美好的事物。钟年说,我们的前辈很注意在江边、山边修高楼,享受登高望远、赏月、看远去的飞鸟的幸福感,一边还和朋友一起谈心、喝茶、喝酒。越来越多的人发现物质并不一定让人快乐和幸福,而独特的经历,美好的记忆更容易让人拥有长久的幸福感,丰子恺画中的人物就是在记忆中感受幸福,古人启示我们幸福其实最需要积累一些美好的记忆。钟年说。
家是个人幸福、国家幸福的枢纽
钟教授认为,家是我们最初的幸福感。幸福感从哪里来?我们的幸福感很多从家里来,家庭培育了我们最初的幸福感,中国人自古就有很多形容家庭带给我们的幸福感的词汇,比如父母双全、夫妻恩爱、合家幸福。钟教授说,从个人到天下,家是一个枢纽,孝和忠的概念就是这样,家庭里培养出孝在国家就是忠,家庭有连接的作用,把个人和天下凝聚在一起,所以无论是个人幸福、家庭幸福、国家幸福,中国人认为它们是紧紧相依,是联系在一起的。
家和万事兴,中国人尤重家的观念。在个人和天下之间,家庭成为了中介、桥梁和枢纽。曾有研究指出,在美国,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是依靠俱乐部建立的,在中国是靠家庭建立的。中国人的家哲学很发达,家庭的快乐幸福,可以增进个人的快乐幸福。他说。
中国人看重天下之乐
有一种快乐被中国人认为是更深沉、更持久的快乐,那就是天下之乐。中国人常常把家和国联系在一起,心怀祖国、放眼世界,这几个字好像让我们承担的责任。这样一种快乐也许可以称之为天下之乐,天下之乐一定是更持久、更深沉的快乐。比如古人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意思是关心天下让我们变得更加快乐、幸福。再一次说明了中国人的幸福快乐也来自于社会、国家这样的大环境。钟年强调,中国人认为只有大的环境好了,个人的幸福感才会进一步提升。
钟年十分赞同著名社会学者费孝通人类文化共荣的观点,认为民族之间有很多美,其实都是积极的,每一个民族,每一种文化都会欣赏自己文化的好处,是各美其美,费先生认为只有这一步是不够的,因为我们要和其他文化、其他民族打交道,我们还要学会美人之美,要欣赏别人的好处。将这一观点引申至对幸福的诠释,美美与共,可以互相欣赏也是中国人的幸福之道,中国人、西方人都有很多可贵的幸福观,可以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钟年认为,把别人的共同财富聚集起来,我们才可以更加幸福,才能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大家在看
精彩图文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