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以三宝为德

有人认为人与野兽之区别不在于人有知识,而在于人有道德,这是对人的道德价值的肯定。其实野兽也有一定的知识,它们能找到朋友,能解决自己的生活,能避开天敌。野兽也有道德,雌雄相伴繁衍后代,拼死抵御异类对幼崽的侵害,虎毒不食子等等。其实,人与动物...
2016-09-18

《全真列祖赋》所述人物考

元代著名道士宋德方(披云真人)曾撰写了一篇《全真列祖赋》(1),是全真道早期的一篇极其重要的文献。它以无名道人回答绝相公子提问的方式,论述了全真道的基本信仰和历史传承。文章认为:全真之名,始自东华帝君。自东华帝君之后,文章列举了19名仙真...
2016-09-18

张继禹:正以修身得成真

修道成仙成真,是道教的信仰追求;获得生的快乐和幸福、成为长生久视之神仙,是修道者积极而美好的理想。成仙成真才是得道的标志,所以道教又称为神仙道教,尊称得道者为真人。唐代著名道士吴筠曾说神仙可学,并有神仙积学所能致的理论。晋代的...
2016-09-18

曹仙姑的生平、著作再考

曹仙姑,北宋著名女冠。初名希蕴,后宋徽宗赐名道冲,诏加号清虚文逸大师、道真仁静先生。自从陈撄宁先生于20世纪30年代作《〈灵源大道歌〉白话注解》以来,曹仙姑之名开始广为道教研究者和气功爱好者所知。然曹仙姑之生平事迹,陈先生及时贤均未加深考...
2016-09-18

浅析《灵宝度人经》所描绘的世界图景

素有群经之首,万法之宗之称的《灵宝度人经》,给人们描绘出了一个宏伟的世界图景。这世界图景自成一个金字塔形的体系,为人们求仙问道提供了一个向上往善的动力性支架。人们只要矢志不移,不畏辛苦,脚踏着它所设建的天梯,就会一步一步地走入更高更...
2016-09-18

道教神仙信仰与人们的社会追求

神仙信仰是道教信仰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神仙信仰而期望得道成仙、长生不死,不仅是古代修道者终生不渝的追求目标,也为当时社会中许多不同身份的人所企盼和津津乐道。这种久远漫长的历史现象,既说明道教作为我国本土出现并承传至今的宗教,与世...
2016-09-18

老子与仙人仙道

老子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其著作《道德经》中即有归根复命的内炼学说,又讲述了长生久视的终极理想,从而与先秦以来的仙人与后世道教的仙道有了紧密的内在联系。仙人与仙道是指春秋、战国之际的方仙道、神仙家,它源肇于上古的巫师文化,至春秋、...
2016-09-18

养生的三重境界

元马端临在《文献通考&道藏》书目条下,作一按语云:道家之术,杂而多端。多端确实有一点,但不杂乱,它是有规律的。大家都熟悉老子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只见万物和解决万物所产生的问题的方法,那就是多端;若能见其本源,在天不外阴阳,在地...
2016-09-18

临水夫人陈靖姑

临水夫人陈氏闺讳靖姑,父讳昌,母葛氏,唐天佑二年,正月十五日生于福建之福州。据闽都别记载:夫人临盆时,景云覆室,紫气盈庭,闾里称奇,引为吉兆。幼聪颖明慧,贤淑端庄。年十三,蒙许逊真君录入门下,授以道法。三年学成归里,奉亲命适古田县刘杞公为妻。时有...
2016-09-18

道教五岳配天思想简论

引 言五岳作为华夏神山,在 中国的人文地理中居于非常尊崇的地位。不论是在政治文化中,还是在宗教传统中,五岳就 像五座宝山,期待着人们去发现与探索。五岳之名的出现与政 治相关。五岳最早是安镇五方的重地。这渊源于上古天子的巡狩制度。五岳...
2016-09-18

葛荣晋教授谈:外国人眼中的《道德经》

20世纪,人类在科学技术和物质财富上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也造成了环境破坏、价值迷惘和心灵污染三大危机。面对这些社会危机,西方人开始从东方道学中寻求哲学智慧,以解决现实问题。美国学者迈克尔&哈特在评述老子《道德经》时指出:这本书...
2016-09-18

雷法与雷神崇拜

雷神崇拜是道教雷法实行的信仰基础。从对雷神崇拜演变的历史图景进行考察,我们可以发现,雷神崇拜以及由雷神崇拜本身所透露出的传统中国人具有的心理状态与思维模式,是后来道教构建雷法体系的潜在渊源。崇拜的产生,源于先民对自然界雷电现象的...
2016-09-18

道家幸福观的内容、特点及其当代意义

中国古代并无幸福一说,但从今人对幸福的理解,幸福无非是美好生活的体现,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人从古到今天天都在追求幸福,而道家所提出和实践的整个 一套思想观念其实也是一种幸福观,即应该如何理解幸福和实现幸福的观念。在今天看来,道家不仅提...
2016-09-18

道教与文学互动关系个案分析

曹国舅在八仙中出现最晚。他在宋代就被内丹道收编为吕洞宾弟子,但是关于他的故事却迟至元明时期才出现于有关记载之中。有关曹国舅的情况,叶慈氏、浦江清、赵景深、周晓薇、白化文、李鼎霞等人先后作了勾勒(1),班友书在考察黄梅戏《卖花记》...
2016-09-18

《庄子》道论发微(陶君)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云:庄子之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最早指明了庄子学派的思想渊源在于老子。可以说,庄学对于老子思想的继承表现为体系上的继承。庄子学派思想学说体系的核心,即自然无为的理论,便是从老子那里传下来的,即与老子天...
2016-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