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栏目: 道教文化资讯 发布时间: 2016-09-18 文章来源:www.tkpao.com/fuzhou/
[提要] 葛洪在《抱朴子明本》篇中提出的 全大宗之朴,作为道教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命题,又是将道家、道教贯穿起来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范畴。在思维方式上,这一命题与范畴延续了老子极为深刻的道体思维。葛洪深信:作为大自然始祖的玄道,能得到它,才能常在其内;得到并把握玄道者,才有尊贵可言;体验并彻悟玄道者,就已然达致与自然等一,与天地合契的境界了。故返朴归真是道家道教共同的旨归与取向,而葛洪尤重含醇守朴的无欲无忧与全真虚器的与天地合契。
[关键词] 葛洪 抱朴子 天道自然 全大宗之朴 含醇守朴
葛洪在《抱朴子明本》篇中提出一重要命题:全大宗之朴,守真正之源 这一命题的提出,是在讨论大道本源并在道体思维的基础上提出的。所谓大宗,宗者,本原、宗主之谓;其谓大宗,即在指谓大道之本原。故紧接其下即有守真正之源之谓。在逻辑关系上,全大宗之朴,是前提,守真正之源是目标。笔者以为,作为道家道教统一的一个思想命题,全大宗之朴,又是将道家、道教贯穿起来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命题。在思维方式上,这一命题延续了老子极为深刻的道体思维。
道教之道在根本上同于道家之道,是一种自然之道。这个自然之道,既是万物之起源,又是万物形成规律及其所依凭之途径。它自然而自发,没有外在力量强加于其之上,此即后人所言天道自然之意。老子首创的自然之道,在发生学意义上,仍要归之天道范畴;尽管其在价值取向上有天人意义。而后来道教的自然之道,其立足点显然在人;从人出发而上通天道。这正如《抱朴子勤求》中所言:天地之大德曰生,生,好物者也!是以道家之所至秘而重者,莫过乎长生之方也。 这里透露出来的信息,首在生生不息的天道自然观这一层面上;而第二层面的内容,则是葛洪真正想说的:如果天地之大功德就在一个生字,那么,道家最所珍爱的,就没有什么比获得长生之方法更为重要的了。对道教而言,一切天道生生之德之功能,必须最大程度地服务于人(当然不是服从于人),从而以人的最终取向为旨归。这与葛洪对人的灵性之认识程度有关,因为在他看来,有生命的物体,没有比人更灵的了:有生最灵,莫过乎人。 《抱朴子论仙》因而,这个最赋灵性的人,才是可通过悟道、修道而最终得道成仙的。所以,汉语中道德二字,溯其源,是要从天道、人道这两个层面来看的,如此,我们才可透视到不仅道家看重道与德的意义连属,后来的道教更是看重道与德的实质性关系。
道与德相连,意谓道可为个别事物所拥有,而个别事物一旦拥有道时,即成为了它的德,此即德之古义为得的深意所在。德在《道德经》中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道创造了万物,万物各自体现出的本性就是德,它是道所赋予的,是道的体现。没有道,就没有万物;没有德,万物就失去了本性。德者所得于天,能全天理即为有德。具体到人,顺之于性、得之于心即为人之德;具体到物,顺之于理、自足其性即为物之德。综观之,中华文明中儒、道共遵的中道,其实亦源于老子抱一而守中的自性原则;而道教将其推到极致的长生之道的范畴上去了。
本文主要采用的道教文献为葛洪的《抱朴子》,葛洪曾于晋康帝建元二年(344年),将葛玄、郑隐所传授的《灵宝经》下传给自己的子侄辈等,后《灵宝经》便传布开来;而最初《抱朴子》作为葛家的珍藏品,最多只在少数道士间有过流传。
一、莫之命而常自然作为自然之道的初始表征及其以道为本
通读《抱朴子》,可发现其中有一以道为本的思维取向,这个本, 在葛洪看来,不仅是道家、道教的思想源头,也是儒家思想之本。这一根本的认识,贯通《抱朴子》全篇。天道自然,人道岂可违反自然?这里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自己如此。老子强调莫之命而常自然(《道德经》五十一章),旨在让万物顺任自然而不要加以干涉。因而政治的最高境界即无为,连孔子也接受了这一理念。这是儒道二家的共同之处。《道德经》五十一章的全文为: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宰。是谓玄德。陈鼓应先生的意译为:道生成万物,德畜养万物,万物呈现各种形态,环境使各物成长。所以万物没有不尊崇道而珍贵德的。道所以受尊崇,德所以被珍贵,就在于它不加干涉,而顺任自然。所以道生成万物,德畜养万物;使万物成长作育;使万物成熟结果;使万物爱养望风调护。生长万物却不据为己有,兴作万物却不自恃己能,长养万物却不为主宰。这就是最深的德。 莫之命而常自然的深刻之处就在让事物自然而然地展开自己本有的历程,而不要作出违反其本性的行为。老子所谓: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道德经》七十三章),正可作为莫之命而常自然这一命题的另一种解说:它诉诸于自然的根本规律,这种规律是不争攘而善于得胜的;不说话而善于回应的;不召唤而自动来到的。
实质上,世间最大的和谐就来自顺从自然(规律)而使万物自足其性、各就其位。顺从自然(规律)才会让事物的本性更加充实圆满,从个人自身到社会国家一皆如此,这是和谐的原理所在,强加人为偏离规律必定会远离事物本性。这是老子强调尊道而贵德的根本原由,也是他对上德不德,是以有德(《道德经》三十八章)的深刻体验,而这一深刻体验,导引并开启了孔子儒学及《中庸》肫肫其仁的人生境界。道无二端,自足其性的中和之道,乃顺从天理自然、純一不已之极致。《中庸》说:浩浩其天,渊渊其渊,肫肫其仁。这无疑是对天、天命的无限性、绝对性、永恒性的一种敬畏之词。浩浩是广大无限之义,渊渊是深远无穷之义,肫肫则是深厚恳切之义,同时也是生命成德而有根源之义。儒道二家的尊道贵德之论,词异旨同,上达本体。而《抱朴子论仙》中也传达出只有自足其性的人,才最适合学仙求道求长生,修至道,诀窍在其性、在其志,而不在富贵。假如不是合适的人,那么高官厚禄,就反而成为学生负担。何以见得?学仙之道,首在恬静淡泊,自足其性而荡除嗜欲;只有能自足其性、从容淡定者,才可能做到内视反听,平居无心而安然自在。这就是顺从学仙之道的规律。故其强调不能以一己之短见,随意判断神仙之有无:况乎神仙之远理,道德之幽玄,仗其短浅之耳目,以断微妙之有无,岂不悲哉! 据此,葛洪还在《抱朴子至理》篇中特举一例:有吴普者,从华佗受五禽之戏,以代导引,犹得百余岁。
老子所谓四大,即人、地、天和道。地、天和道都是按自然规律运行的,人当无例外。因而天道自然的根本内核就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老子关于人天的基本理念。人应当与天地和谐,知和曰常、知常曰明。反其道而行之,那就是不知常,妄作凶。这都是老子天道自然理念中和谐原理的价值取向。据此,老子还运用水、牝、婴儿等征象喻示道德,其中深涵着一种天道自然的精神。所以《抱朴子论仙》中还特别提到:帝王担负着天下的重大责任,治理着缠身的政务国事,思虑劳累于万机,精神驰骋于宇宙;而仙法要求静寂无为,忘掉自身,帝王所做的一切则显然是在丧精失神,
《抱朴子明本》明言道教为儒教的本源:道者,儒之本也;儒者,道之末也。先以为阴阳之术,众於忌讳,使人拘畏;而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墨者俭而难遵,不可遍循;法者严而少恩,伤破仁义。唯道家之教,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包儒、墨之善,总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指约而易明,事少而功多,务在全大宗之朴,守真正之源者也。 此中值得注意的,仍在其核心的主张:遵循天道,顺应事物的变化而变化。葛洪坚定地认为,只有道家的思想能够令人精神专一,行为合乎自然法则;并且能够包容儒家、墨家之长处,总括名家、法家的要点;能够随着时间的转移而转移,顺应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它的主张简要而易于了解,劳作不多而功效不少;道教致力于保全天地造化的质朴,守护纯正精粹的本源。这里,我们能真正看出道教思想家葛洪对老子天道自然观核心本质的恪守;然其创新之处仍在人这个视点上,因为在葛洪看来,只有人能真正做到事少而功多并达到全大宗之朴的境界。所以道家之道才是本。
大家在看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