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栏目: 道教文化资讯 发布时间: 2016-09-18 文章来源:www.tkpao.com/fuzhou/
第 七 十 九 章
和 大 怨, 必 有 余 怨﹔报 怨 以 德, 安 可 以 为 善?是 以 圣 人 执 左 契, 而 不 责 于 人。有 德 司 契, 无 德 司 彻。天 道 无 亲, 常 与 善 人。
本章讲的道理是,为政者与人民之间应该保持平等和谐的君民关系。如果矛盾激化了,就算处理得再圆满,也会留下怨恨。在老子心中,理想的执政者当以德化民,就是辅助人民、给予人民而不索取。这就是文中执左契而不责于人的意义。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意即,重大的仇怨经过调解,一定还有余留的怨恨;以恩德回报怨恨,怎么算是妥善的办法?和大怨,调和大的怨恨。和,调和。余怨,指遗留下来的怨恨。这句话是在探讨如何化解仇恨的办法。双方一旦结下仇恨,虽然经过调和,但双方都会涉及妥协、让步、迁就等不情愿的心情,所以,怨恨的影子仍然存在,甚至是代代相传。报怨以德,是指用恩德报复仇怨。报,回报。怨,仇恨。老子认为:以恩德回报怨恨,不能算是一个妥善的办法。那么,如何做?老子给出了以下的建议。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意即,因此圣人保存借据的存根, 而不向人家索取所欠债务。执左契,保存借据的存根。古人向别人借钱时,要在一片竹简上,刻下约定内容,再分成两半,一半是左契,一半是右契。借钱给别人的叫债权人,借钱的叫债务人。债权人拿左契,债务人拿右契。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各自向对方的承诺。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意即,有德的人就像拿着借据不显示索取的样子那样宽容,无德的人就像掌管税收的官吏那样苛刻。所谓司契指拿着契约。司彻则是指掌管税负的官吏。彻周代的税负制度。有德司契,无德司彻一个是拿着借据而不急于向人讨债,一个是像掌管税收的官吏那样苛刻,这两者的态度截然不同。老子用这个比喻,说明有德与无德的区别。有德宽容,无德苛刻;一个结缘,一个交恶。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意即,自然的规律没有偏爱,经常帮助有道德的人。在老子心目中天道指自然规律。人道必须顺应自然规律,才能得到天道的帮助
综上所述,本章阐述了这样一个观点:要想得到天道的经常帮助,必须不与人结怨,不向人索取,做一个有道有德的善人。怎样做才是有道有德的善人?就是不要去调和大的怨恨,报怨以德也不合适。只有做到像圣人那样保存借据存根却不索取那样宽容,不像掌管税收官吏那样苛刻才行。
讲几个故事来说明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中的善是慈,是善于化解矛盾,是善于把握时机,是妥善处理问题的解读
《易经》上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修善的人家,必然有很多的吉庆,作恶的人家,必然有很多的祸殃。善恶由循序渐进、慢慢积累,最终量变引了起质变。可见,在善恶之心萌生的一刹那,上天就已经记录在案,等时间一到,必然报应。所以,人们应尽早看到并及早警惕和采取措施。不能任由恶行发展下去,而报应自己和殃及子孙。
汉朝时的东海人于公,做地方官时,审案量刑公平合理,昭雪冤屈,民众允服。他曾经修理家门,造了一道能容纳四匹马经过的大门。有人问何必修那么大?他说,他做官多积阴德,从未冤枉好人,后代必定兴旺发达,省得以后再改建了。后来他的儿子果然做了丞相,孙子也做了御史大夫。
五代时的燕山人窦禹钧,三十多岁时还没有儿子,有一次他梦见他祖父对他说,你不但没有儿子,而且还很短命,宜快点多积阴德来挽回天命。窦禹钧于是力行善事,救济别人,广积阴功。数年以后,连生五子,五子都聪明俊伟,而且高中科举,五个儿子都做了官,他本人也活到八十有二。
习仲勋是近代中国革命与建设过程中杰出的领导人,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习仲勋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副政委、西北军区政委。他领导西北局和西北军区,对陕北重镇榆林的国民党守军第二十二军,采取军事打击和政治瓦解相结合的方针,在军事围困打击的同时,积极开展卓有成效的统战工作,迫使二十二军于1949年6月1日起义接受和平改编。实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榆林和平解放(内容来自2015-05-29 榆林日报)。在1947年11月底至次年4月的陕北土地改革与批斗地主期间,他发现一些不很正常的情情后(即没有把边区里老区(占三分之二)和新区(占三分之一)的不同情况区分开来,没有划清一般地主和恶霸地主的界限,没有对中农、工商业和三三制等政策解释清楚,片面地强调依靠贫农和平分土地,在反对右倾时对防止左倾注意不够,因此,造成了在边区一度出现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翻底财,搬石头,侵犯中农利益,破坏工商业,对地主富农和基层干部乱斗乱杀等过左的作法。)。及时上书毛主席,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思想、观点、方针、政策,不仅及时纠正边区土改中的极左倾向,使这场伟大的群众运动循着正确的轨道前进,而且对于各解放区以至全国解放后进行大规模的土地改革,也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内容来自共产党员网2014年8月4日)
在西藏和平解放时期,习仲勋积极贯彻慎重稳进的方针,重视西藏的统一战线工作。除了对当时残存下来的国民党以外,没有乱杀一个无辜的藏族人民。以此挫败了美英等阻挠谈判的阴谋,终于促使阿沛阿旺晋美为首的西藏地方政府代表,于1951年4月下旬抵达北京和平谈判。实现了兵不刃血的西藏和平解放。在三年困难时期,习仲勋上书国务院,请求为陕西调一批粮食。后来,经过周总理批准,解救了一批陕西父老乡亲的饥荒。还有值得一提是,习仲勋经过三次努力,保护了西安古城墙的事。
正是因为习仲勋坚持不断地善言、善行,不断使他自己无形之中躲过了文化大革命的巨浪波涛,而且使他的儿子习近平,雪藏于陕北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7年。据习近平后来回忆,这7年的艰苦生活时,对他的锻炼很大。最大的收穫有两点:一是让他懂得了什麽叫实际,什麽叫实事求是,什麽叫群众。这是让他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他的自信心。为他后来的辉煌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此可见,想增广你的福气,必须要心地好,时刻方便别人,积累种种阴德,利益他人,多做好事而积累福报,比如:以正直的德性教化世人,心地善良,爱国为民;宽宏大量,平等待人;忠于君主,孝敬双亲;尊敬兄长,待友诚信;夫妻和睦,教育子孙;报答父母恩、国家恩、师友恩等。只要不造作种种恶事,身体力行去做种种好事,这样就永远没有灾星加祸,还会有吉神常常照耀护佑,
言谈至此,有些人不禁会问。那么,还有些人一辈子做好事,不但没有福报,而且还因为做好事而导致灾难呢?问得好,大家也许都知道《农夫与蛇的故事》。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农夫在路边发现了一条被冻僵的蛇,于是就把它放在怀里。蛇受到温暖,苏醒后便本能地咬了农夫。农夫在临死之前后悔地说:我想要做好事,却由于见识浅薄而害了我的性命,因此遭到了这种报应啊。这说明,做好事之前,必须妥善保护好自己。对于蛇的本性而言。冬季无论是路边还是洞穴里,因为温度的下降它们只能选择冬眠来暂缓生存一个时期。农夫不知道这个道理,所以,蛇才咬了农夫,我们且不先理论这条蛇是有毒还是无毒,可以明确的一点就是。农夫在死前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但是,这个故事,自古及今已经使很多人曲解了对于蛇的真正了解,认为,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其实,善意不是博爱。它需要的是,先弄清情况,然后妥善的将蛇安置到一个稳固的环境中,让蛇自己冬眠。
与之相反的《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中,同样是一位农夫,他就知道,相对于人,要做好事,必须消灭忘恩负义的狼。所以,他果断地用智慧引狼如入口袋,将其消灭,这就是妥善或善于做好事。其结果当然是完美的。这个农夫,或许读过《老子》,也或许是在长期磨练中得来的智慧。正如本章所说: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体道的圣人,保存借据的存根, 而不向人索取偿还。对方由于不能及时还债,是因为他目前没有还债的能力。如果把对方逼急了,就会做出超出常理的行为。所以《道德经》二十章说人之所畏,不可不畏众人所畏惧的,我一样害怕。
大家在看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