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玄门道教|符咒大全 >> 道教文化 >> 浏览文章

《道德经》漫议 第五十四章

所属栏目: 道教文化资讯    发布时间: 2016-09-18   文章来源:www.tkpao.com/fuzhou/

第五十四章

善 建 者 不 拔,善 抱 者 不 脱,子 孙 以 祭 祀 不 辍。修 之 于 身,其 德 乃 真﹔修 之 于 家,其 德 乃 余﹔ 修 之 于 乡,其 德 乃 长﹔ 修 之 于 邦 ,其 德 乃 丰﹔ 修 之 于 天 下 ,其 德 乃 普。故 以 身 观 身,以 家 观 家 , 以 乡 观 乡,以 邦 观 邦, 以 天 下 观 天 下。吾 何 以 知 天 下 然 哉? 以 此。

此章讲修身的原则、方法和作用。老子指出,修身的原则是立身处世的根基,只有巩固好这个根基,才可以立身、为家、为乡、为天下。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意即,善于建树的不会被拔除;善于抱持的不会丢脱;子孙依此原则,香火祭祀就不会断绝。建即建树,不拔是指不可拔除、不可动摇。真正能够建树而不动摇的,是有益于社会文明进步的道德精神和文化思想。这方面的例证不胜枚举,如老子、孔子、以及为人类解放事业和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过杰出贡献的英雄们,他们的精神和思想永远让人缅怀。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意即,这种道理用于自身,他的德性就会纯正真实。修之于身,是指把建立和抱持的原则用到自身上。俗话说富润屋、德润身,这是曾子的话,即财富可以修饰房屋,使房屋华丽;道德可以修养人的身心,使人思想高尚。

修之于家,其德乃余。意即,将这个道理用于家庭,他的德性就会丰盈有余。《易经》上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是指一个家族的人都行善,一定会有多余的吉庆,反之则是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意即,将这个道理贯彻自己的乡里,他的德性就会长久。将这道理贯彻到自己的邦国,他的德性就会丰盈硕大。将这个道理付之于天下,他的德性就会得到普及。句中的长、丰、普,意思相同,是就以个人的道德修养影响家庭、乡里、邦国及天下后,其道德思想的影响就会不断扩大。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所以,以自身的修身之道观察别人,以自家察看观照别家,以自乡察看观照别乡,以平天下之道观照天下。根据一个人的言行来判断这个人为人处世的态度,有慧眼的人的确可以做到。晚清中兴名臣之一曾国藩就有一双慧眼,当时曾国藩派李鸿章训练淮军时,李鸿章带了三个人求见,请曾国藩分配职务给他们。不巧曾刚好饭后出外散步,李命三人在室外等候,自己则进入室内。等到曾散步回来,李请曾传见三人。曾说不用再召见了,并对李说:站在右边的是个忠厚可靠的人,可委派后勤补给工作;站在中间的是个阳奉险违之人,只能给他无足轻重的工作;站在左边的人是个上上之材,应予重用。李惊问道:您是如何看出来的呢?曾笑道:刚才我散步回来,走过三人的面前时,右边那人垂首不敢仰视,可见他恭谨厚重,故可委派补给工作。中间那人表面上必恭必敬,但我一走过,立刻左顾右盼,可见他阳奉阴违,故不可用。左边那人始终挺直站立,双目正视,不亢不卑,乃大将之材。曾国藩所指左边那位大将之材,就是后来担任台湾巡抚鼎鼎有名的刘铭传。由此可知,通过观察外在表现、修养可以推知一人、一家、一乡、一邦的修养水平高低。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意即,我怎么知道天下的情况会这样呢?就是用以上这种方法和道理。现实的确是这样的,吉米脱口秀是美国ABC广播公司的一档电视节目,2013年10月的一天,它邀请了几个6岁左右的美国小孩子来谈论国家大事。当时美国正面临着国会能否调高政府债务上限的问题,若不能调高,美国政府就会违约,说白了就是从中国这里借走的钱(中国用外汇储备买了很多美国国债)会还不上了。于是主持人吉米问孩子们如何才能把欠中国的钱还上,有个孩子回答我们应该绕到地球那边去,把中国人都干掉;另一个孩子支招表示,建一堵墙,这样中国人就没法过来讨债了。可见,美国执政者的霸权主义思想,已经根深蒂固的影响了所有美国人。

从老子修之于身到修之于天下来看,人应该要知足,懂得感恩。人在天地之间,衣食住行都要取法天地自然,所以要保护环境、爱护自然,这是感恩天地;人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在父母呕心沥血与精心养育下才得以成人,所以终身应当报答父母之恩。人的一生还要经历良师的培养、贵人的提携、智者的指点、夫妻间的相互体贴、兄弟间的手足关爱、知己间的彼此知遇、危难之时恩人的救急之恩等都必须报答,这是唯一正确的认识方式和途径。老子在本章所讲的修生原则与立身处世的根本,是永远值得我们深刻省悟的。

以上就是《道德经》漫议 第五十四章的全部内容。更多道教文化资讯,请关注玄门道教|符咒大全道教文化资讯频道!(http://www.tkpao.com/fuzhou/daojiaowenhua/8721.html)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