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栏目: 道教文化资讯 发布时间: 2016-09-18 文章来源:www.tkpao.com/fuzhou/
太上慈悲,诸位慈悲。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天下都认知,美之所以为美,是因为恶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是善,是因为有不善的存在。
这是对上一章有无的一个具体化,知是认知,因为有了认知,有了辨认,就有了分别,才有了美和丑,善和恶的分别,才有了你的喜和不喜的分别,那美好和丑恶,什么关系呢?太上道祖曰美之与恶,相去若何?那么就是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是同根同源的。具体体现在太上道祖接下来说的话中:
故有无相生,难易想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那么也体现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影随形前后因果相随的道理。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那么究竟什么是无为,其实很多人都未曾明白,很多版本解释的都差强人意,甚至把道教也看做消极避世的宗教。太上道祖说: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无治者,不易自然也;无不治者,因物之自然也。所谓的不先物为,实则相物也,如同兵法中的相敌而后动,圣人实则是先观察事和物的运动属性,然后而作为。这种作为,紧随相物性之后,也就是上一句所体现出的相生相随。由此可以看出并不是道教消极避世,而恰恰相反,正是太上道祖给我们留下了这种相物而动的智慧。
行不言之教,那么在《道德经》中,关于言的论述还有:希言自然,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不言而善应,多言数穷等。言,直言曰言,论难曰语(《说文》),不言,不直言,也就是不得不言时才喻之以理而言之,即曲言。所以这句话是说,上行下效,不教而教,不得不说时才说话,即不言而善应。言出必行,避免轻易的许诺而不能守信用。达到少说话才能应变的目的。这是圣人对自然的应对,是圣人师法天地的应藏之道。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作,生成活动。不辞:不争辩,不辨别。恃,赖也,依也。即:万物自生而不辨别,生养万物而不占有,有作为而不依恃。
万物昔而弗始也,功成而弗居。《说文》解昔为昨之残肉,今日晞之,凡久谓之昔。那么这句话大意是,万物过去了灭亡了,而不干预其再生。这就是:天道无亲,生灭由之。我等现下所经历的一切,莫不是因缘造化,因果轮回,缘来应它,缘去随它,不执于外物。《碧苑坛经》云:我身之耳目,未能忘其见闻,非迷于色,即着于声。声色尚存,则身非真矣。《太上赤文洞古经》云:世人所以不能长久者,为丧其无象,散其无体。迷情于物,颠倒妄想,使心智游于外,是非宠辱扰乱灵源,终身疲役,何得长久?
那么很多版本没有解释居的意义,很多人自然而然认为居为自居,据为己有的意思,其实在《说文》中,对居的解释为从尸,得几而止,又止也。很多时候我们要去体会字的本义的。那么不居,就是不止,这句话是说,功成而不停止前进。成功和失败,如同有无一样是相生,相成,相盈,相和的关系。一一应之,如何停息?圣人法天地之道,应物自然,功过来去不会扰乱其本心,怎么会停止应物呢?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只有成功了也不停止前进,成功才不会失去!而不是通常以为的因为不去占有,所有功绩不会泯去。圣人既然能法天地自然之道来应物,又怎么会执着于所谓的功绩会不会泯去呢?实乃世人在一些学者影响下误读《道德经》啊。
太上慈悲。
大家在看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