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栏目: 道教文化资讯 发布时间: 2016-09-18 文章来源:www.tkpao.com/fuzhou/
本文系加拿大宗教学家苗建时(James Miller,女王大学文化研究专业主任)5月6日在中央民族大学所做的讲座,道教之音整理。
一、宗教与生态的关系
在过去的五十年里,环保主义确实通过经济、法律、科技等方法在提升意识和改变行为方面有所成绩,但是人们太重视打败对手和寻找公共手段,以至于忽视了这些反映的都是人们如何看待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新的环保思想将重点转移到价值观和世界观,从人们传统的宗教、哲学乃至诗歌、艺术中寻找方法,认为更深层的问题是世界观决定我们如何对待我们的环境,我们如何看待我们在世界中的位置,我们能够在世界中做什么,以及世界的未来是什么样的这一系列问题决定了我们的实践。所以,人们把目光投向了传统宗教思想。
在现代社会之前,并没有观点是关于人们可以改造世界。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的观点第一次把自然视为一个完整的、独立的客体,认为自然可以控制、可以改变,甚至可以索取的。 人们可以决定生活和世界,这是人类的能力,而人类也是这么做的。当人们意识到生态危机的时候,环保主义的现代概念是我们有责任照顾我们的星球,这种观点也是把自然作为一个客体考量的。但传统宗教,尤其是道教对此有着不同的思想。
二、道教思想对大自然的看法
在道教中,自然并不是人的客体,而是天人合一、内外如一的。
白云观中有一幅内景图,这是关于人体内部最著名最精明的地图,将人体内部描绘为一个有星辰、大山、动物、植物的广阔天地。
《太上老君内观经》中写道父母和合,人受其生。始,一月為胞,精血凝也。二月成胎,形兆胚也。三月陽神為三魂,動而生也。四月陰靈為七魄,靜鎮形也。五月,五行分藏以安神也。六月,六律定腑用滋靈也。七月,七精開竅,通光明也。八月,八景神具,降真靈也。九月,宮室羅布,以定精也。十月氣足,萬象成也。元和哺食,時不停也。这篇经文生动的描述了我们是如何获得生命的。不只是靠父母,而是来自于宇宙的各种力量,创造出了一个新的生命,宇宙来到生命之中。
这些图景和经文反映出来,在道教的思想中,人是内化的自然,自然就是人,人与自然两者是内外如一的。它们看起来不同,但是实际上是一样的。道教与环保主义的区别也正在于此,环保主义将世界作为客体被照顾,而道教则认为世界就是主体。这样一种思想对生态保护的独特价值就在于,如果外界环境变差的话,那么就会直接影响到我们身体,从而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
三、道教实践与中国生态文明
道教哲学提供了一种基础,使我们能够对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理解进行范式转换,人与自然同一的观点为水源问题、空气污染以及食品安全,都提供了新的解决视角,道教的伦理能够承担起创建一个中国本土生态文化的责任。
东西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伦理观,正是由于这种差异性,东方文化对西方文化有着特殊价值。西方文化要想摆脱人以自然为对象的思路,要从东方文化中寻找方法,从古老的道教思想中学习智慧。
(道教之音专稿,转载请标注来源)
大家在看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