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栏目: 道教文化资讯 发布时间: 2016-09-18 文章来源:www.tkpao.com/fuzhou/
壹、以慈儉謙三寶為主的治國理論
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創立者,是無為自然黃老之治的治國理論倡導者,也是載魂魄抱一的宗教實踐者,所以他是哲學家、政治家,也是宗教家。他具有悲天愍人的胸懷,《老子》六十七章說:「我有三寶,持而寶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文中充分展現慈、儉、謙卑的美德,以及以三寶來治國佑民的構思。
三寶中由慈愛之心所發展開來的,即是以愛民、護民、養民,以民為主的治世觀。因而老子痛恨暴政苛斂,使民無以為生。所謂:「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 《老子》七十五章。]也反對「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老子》四十六章。]、「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老子》三十章。]的戰爭,以為愛好戰爭者,是「樂殺人」[ 《老子》三十一章:「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由於戰爭必會帶來死亡,且以殺人為主,所以老子是特別強烈反對戰爭,但為了護衛人民,老子並不避戰。在戰爭上,他主張「行無行,攘無臂,扔無敵,執無兵」[ 《老子》六十九章。]的不戰而屈人之兵。在不得不作戰時,他認為「不敢為主而為客」,是被迫應戰,而不是主動挑起戰爭,同時「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所以「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老子》六十九章。],並且主張「以奇用兵」[ 《老子》五十七章。],「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 《老子》六十八章。]。《老子》書中的這些用兵理論,也一再出現在《孫子兵法》一書中。老子的學生文子,文子的學生范蠡,文子、范蠡和孫武同時,范蠡、孫武都是軍事謀略家,老子的戰爭理論對孫武應有影響。
貳、以慈為主的老子戰爭理論
老子的戰爭,主要是為護衛人民而戰,基本上是反戰的。在《老子》一書中有許多篇章闡釋老子反戰的思想,如《老子》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說明戰爭起源於人主的不知足,其下場導至母馬在戰場上生小馬的慘境,《老子》三十章也說: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上文明白的談到在戰爭之後所帶來的嚴重後果,至少有下列數事:其一是「其事好還」,我攻人國,人亦攻我國,強國攻弱,眾弱合而攻強,容易回報到自己身上;春秋末晉國六卿智伯最強,一再用兵攻奪他國,滅范氏、中行二國,最後却被韓、趙、魏聯合而瓜分其國。其二是「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師是軍隊,軍隊駐紥過,也就是兩軍爭戰處,該地一定是被破壞殆盡,自然是荊棘叢生。其三是在兩國爭戰的期間,百姓受徵召當兵,家園無人耕種,其結果自然是田園荒蕪,米價昂貴,所以也就會形成「大軍之後,必有凶年」。而一再征戰,將會是師老民疲,國家逐漸走向衰敗。所以老子主張戰爭在於有結果就好,「不敢以取強」,同時是「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因為事務做得太過,必然會走向衰敗,《老子》七十六章也說:「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兵。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再以戰爭過後而言,不管是戰勝或戰敗,在戰後都會對爭戰的兩國帶來重大的影響,戰敗國固然是國滅身辱,戰勝國也常是將驕主弱,大權落入將帥手中,最後不是君主殺將帥,就是將帥奪國。這種例子,在魏晉南北朝到處可見,三國魏國國君依賴司馬懿父子以滅蜀、吳,最後卻也被司馬炎所篡而滅。其後的宋、齊、梁、陳各朝,無非是驕將奪國,使朝代更動頻繁。所以老子把戰爭視同殺人的喪事,必須以哀傷的心態來面對它,不僅如此,老子也把戰爭所用的兵器,直接視為不祥之器,《老子》三十一章說: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哀悲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上文中,老子把兵器看成是殺人的凶器,把戰爭看成是喪禮在處理,對不得不戰時的看法是「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老子直接批評喜愛戰勝的人,是喜好殺人的人,這樣的人讓他得志於天下,天下必然陷於爭戰中。
戰爭既然是殺人滅國的事,所以老子主張最好的戰爭方式是不輕啟戰端,不敢為主而為客,同時主張不戰而屈人之兵,一方面解決了兩國的糾紛,另一方面也保全了兩國的人民。《老子》六十九章說:
「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是謂行無行,攘無臂,扔無敵,執無兵。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上章一面說明不主動挑起戰爭,能避則避,最好先以政治、外交等來解決兩國問題,化解戰爭,如能不戰而屈人之兵,自然是「行無行,攘無臂,扔無敵,執無兵」,無軍陣行列可行走,無揎袖手臂可伸舉,無敵人可拉引,無兵器可執拿,這是不戰而屈人之兵。但如無法做到這一步,兩國已必須用爭戰來解決時,老子主張慎戰,不可輕敵,必須以哀兵不得已的恣態來面對戰爭,所謂「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老子》六十七章也說:「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以慈母護子的心態來作戰,必能勇猛;以哀兵的方式來作戰,必能激奮士心。而在兩國戰爭時,老子一再告誡不可輕敵,輕敵將會喪失寶貴人民的生命。不僅不能輕敵,戰爭的目的在求勝,所以也不能再用平常仁義禮儀的方式來從事戰爭,而是必須用奇計,以權變詭祕之道來行軍,《老子》五十七章說:「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同時面對戰爭時,必須沈著應戰,做為一國之將帥,不能輕易被激怒,盲目應戰,《老子》六十八章說: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擅長於作戰的人,不逞武勇;擅長於作戰的人,不被激怒;擅長於勝敵的人,不和敵人交鋒;擅長於用人的人,聽任他的作為,好像反居其下,由他領導,讓部下善盡其才,如劉邦善用韓信。這叫做不和他人相爭的德行,叫做能運用別人的力量,叫做配合自古以來大自然最崇高的道體。《文子》也曾談到老子的用人勝戰哲學,《文子.符言篇》說:
「老子曰:能成霸王者,必勝者也;能勝敵者,必強者也;能強者,必用人力者也;能用人力者,必得人心者也;能得人心者,必自得者也;自得者,必柔弱者。能勝不如己者,至於若己者而格,柔勝出於若己者,其事不可度,故能眾不勝成大勝者也。」
《文子.自然篇》說:
「因民之欲,乘民之力,為之去殘除害。夫同利者相死,同情者相成,同行者相助,循己而動,天下為鬥。故善用兵者用其自為用,不能用兵者用其為己用。用其自為用,天下莫不可用,用其為己用,無一人之可用也。」
上引說明老子的戰勝之道,在於因人之力,因時之勢,善盡其才,善用人力,能得人心,能自勝,且以柔來克剛。剛強者僅能勝過不如己者,在能力和自己相同,甚至勝過自己的情形下,必須以柔方能克剛。
綜歸之,老子是反戰的,主要原因在於戰爭的負面影響力太大:一是其事好還,二是師之所處荊棘生焉,三是大軍之後必有凶年。此外,戰勝則大將權重而國危,戰敗則亡國而殺君。所以老子認為戰爭是喪事,必須以哀傷悲泣的心態來面對它,用喪禮來處理它,不應喜樂戰爭,喜樂戰爭和好殺人沒有差別。
老子雖然反對戰爭,但並不避戰,在不能避免一戰時,老子主張不戰而屈人之兵,如不能做到這一點,必須直接面對戰爭,老子主張不為主而為客,主張慎戰,不可輕敵,同時必須以慈母護子,以哀兵不得已的心態去作戰,營造成天道在我的氣氛。在戰爭進行時,不僅不能被敵人所激怒而戰,也必須以奇詭權變,甚至詐欺之法來勝敵,善用部屬的才能,善盡人才之力以求勝,所以才能算是「配天古之極」,才能說是與道相契。
參、老子慈戰思想對孫武戰爭理論的影響
《孫子兵法》,簡稱《孫子》,是春秋末軍事家孫武的名著。《孫子兵法》今所見者有十三篇,內容依次為:計篇、作戰篇、謀攻篇、形篇、勢篇、虛實篇、軍爭篇、九變篇、行軍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間篇。書中對戰術、戰略都有精闢的見解,被視為戰爭理論的創立者,時至今日仍然為世界各國所重視,被譯成多種文字,日本、法國、英國、美國、德國等重要的國家,都有多種不同的譯本流傳。而這樣的一本書,卻深深受到老子思想及戰爭理論的影響。
老子的思想,在當時造成了道家學說的盛行;老子的戰爭理論,也影響了當時的軍事家。老子的弟子為文子,文子姓辛名研,字文子,也稱計然,和孔子同時,是春秋時候越國范蠡的老師。《史記.卷一百二十九.貨殖列傳》說:「越王句踐困於會稽之上,乃用范蠡、計然。」裴駰《集解》云:「計然者,葵丘濮上人,姓辛氏,字文子,其先晉國亡公子也。嘗南游於越,范蠡師事之。」計然撰寫《文子》一書,唐.默希子曾為此書作注,並稱其書為《通玄真經》。文子為范蠡之師,《史記.卷四十一.越王句踐世家》載范蠡對句踐說:「兵甲之事,種不如蠡;填撫國家,親附百姓,蠡不如種。」可見范蠡是軍事家與謀略家。文子與弟子范蠡同為句踐所重,那麼文子也應當深諳謀略與戰爭理論的人。文子、范蠡和孫武係同時代的人,《史記.卷六十五.孫子吳起列傳》載孫武以兵法見吳王闔閭,「闔閭曰:子之十三篇,吾盡觀之矣。」可見吳王對孫武的重視。孫武後來助闔閭以兵攻入楚國。孫子的年代既然在老子之後,而和文子、范蠡同時,則《老子》一書及老子的學說,孫武應當是熟悉的。今所見《老子》一書和《孫子兵法》的戰爭理論頗多相近處,如不戰而屈人之兵,如以正合以奇勝等思想,當是孫武沿承老子之說而來。但老子基本上非常反戰,對百姓常表現出慈仁哀愍,也把哀兵和以慈衛國,不敢為主而為客的概念,帶入戰爭中來,這樣的心態,是孫武較為不如的地方。
肆、結語
《孫子兵法》十三篇,歷來被奉為兵家聖典,許多著名的軍事家都曾為它做過注解。《史記.卷六十五.孫子吳起列傳》說:「孫子武者,齊人也,以兵法見吳王闔閭。闔閭曰:子之十三篇吾盡觀之矣。」以此看來,《孫子兵法》十三篇在孫武入見吳王闔閭時已撰寫完成,是孫武本人所親撰。《漢書.藝文志》載:「《孫子兵法》八十二篇,圖九卷。」八十二篇中的十三篇,撰於見闔閭時,其它的則是其後陸續撰著完成,或是孫武的門徒所增撰的。今則僅存十三篇,其它篇章已亡佚。1972年于山東省臨沂市銀雀山西漢墓出土的《孫子兵法》竹簡,即是今日所見十三篇之最早版本,現藏於山東博物館。
《孫子兵法》首為〈計篇〉,一開頭便說:「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對戰爭採取慎戰與戒懼的態度,主張「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強調「知彼知己,勝乃不殆」、「以正合,以奇勝」、「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等等戰爭基本概念,這些說法都和《老子》一書所見者相近,只是老子以慈愍愛民為主,把戰爭當做不得已的手段,並非用來它勝國拓展疆土,而是用它來護衛人民;和孫武以戰爭為主來相比,老子反而是反戰的。在作戰最高指導原則上,老子、孫武同樣主張不戰而屈人之兵,但老子是出於慈愍人民,以戰爭為喪事;孫子則是著眼在保全敵國資源以為己用。
老子的思想包括多方面,春秋時的文子(計然)承襲其學說,但已逐漸加入謀略軍事色彩[ 《史記.卷一百二十九.貨殖列傳》說:「越王句踐困於會稽之上,乃用范蠡、計然。」《文子》一書中也有不少戰爭方面的理論。]。而孫武也受老子影響,將之運用在軍事理論上,助吳王闔閭攻入強楚,文子的學生范蠡更以軍事謀略助越王句踐攻滅吳國。到了戰國,法家的韓非撰有《韓非子》,書中有〈解老〉、〈喻老〉,明顯說明韓非深受《老子》一書的影響,將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運用在法家的刑名律法上。這些都是老子主流思想道家以外所衍生出來的重大影響。
注:
1《老子》七十五章。
2《老子》四十六章。
3《老子》三十章。
4《老子》三十一章:「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
5《老子》六十九章。
6《老子》六十九章。
7《老子》五十七章。
8《老子》六十八章。
9《史記.卷一百二十九.貨殖列傳》說:「越王句踐困於會稽之上,乃用范蠡、計然。」《文子》一書中也有不少戰爭方面的理論。
2014.11.25-26江西龍虎山第三屆國際道教論壇稿件
(台中科技大學應用中文系教授 蕭登福)
大家在看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