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玄门道教|符咒大全 >> 道教文化 >> 浏览文章

论太乙救苦天尊的生命象征意义

所属栏目: 道教文化资讯    发布时间: 2016-09-18   文章来源:www.tkpao.com/fuzhou/

提要:太乙救苦天尊是道教先天尊神,其神格约定型于两宋时期。太乙救苦天尊的生命符号内涵表现为:在生成论层面象征着元气,在形神论层面象征着元神,在心性论层面象征着中和。该生命符号蕴含与德为一的养生宗旨、济生度死的养生机理。

张晟,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师。

主题词:太乙救苦天尊,生命符号,养生宗旨

道教以神仙信仰为特质,神仙既是道教信徒孜孜追求的生命理想,也是道教重生贵生,无量度人的教具。它以符号象征方式传递着道教对于生命现象、本质及其 规律的根本认知,显示了与道同体的大慈悲情怀。本文拟以在道教神仙谱系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太乙救苦天尊为个例,就其生命象征意义作一粗浅探讨。

一、太乙救苦天尊神格的形成

太乙一词,或作太一、泰一、大一①等。从字面解,太乙为至上至尊之义,后又衍生为本源、规律的代名词,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厚的思想积 淀与民俗学渊源。道教沿承此意,以太乙为生命本源与规律的文化符号,并加以宗教神学理论改造,逐渐形成了道教先天尊神太乙救苦天尊。

太乙作为道教先天尊神的形象出现较早。东汉张角太平道崇奉中黄太一。魏晋道书《老子中经》将太一列为第一神仙:上上太一者,道之父也,天地之先 也。②称太乙君有八卦神为其八位使者。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的第一神阶之右位,列有玉天太一君、太一玉君,居玉清境,以号令群真。六朝时期的 上清经有主司胞胎之神的太乙。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与原题赤松子述《上清九真中经内诀》均载有醮太一法,强调炼丹和服丹需祭祀太乙神。南朝陆修静 《洞玄灵宝五感文》列太一斋为灵宝斋法之一,其特点以恭肃为首。宋吕元素《道门定制》卷6引唐五代杜光庭语称:太一斋,十神太一主之。帝王修奉,展 礼配天。③唐以后又出现以五福太乙为主的十神太乙。十神太乙在清微道法中被称为十神真君,《道法会元》卷45《清微禳兵劫文检》中有其具体名号。具体在 雷法行持中,十神太乙又被演化为专主风雷的引雷十神,等等。道经、道书、道法中,关涉太乙尊神的内容极多。从生命本质来看,诸多太乙神均是道教以德合 道的养生方法,内涵道教关于生命之德的一贯之理,也是生命枢纽所在。

作为道教太乙救苦天尊的神格形象,大约形成于六朝中晚期。唐宋以后,道教科仪中新出了大量以太乙救苦天尊为主体神明的度亡科仪,如《太乙救苦天尊说拔 度血湖宝忏》、《灵宝炼度》、《九幽灯仪》等。此外,在宋元以后的黄箓斋中,太乙救苦天尊分有多种化身,另有十方救苦天尊之称。道经称东极青玄上帝即化太 乙救苦天尊,又应化十方,而为十方救苦天尊。清陈仲远《广成仪制》之《十王告简全集》中详细罗列了十方救苦天尊的职能。由于这十方救苦天尊的神性职守,已 体现出地府冥王的职能,为了治理九幽冥府神鬼之事,十方救苦天尊还化身十方冥王、真君。在此类科仪中,太乙救苦天尊既要接引浮生,还要主持以水火交炼亡 魂、清荡血湖地狱、破狱拔度罪魂等职事,俨然道教中救苦拔度尊神的形象。道经中太乙救苦天尊有多种称谓,或青玄大帝、青华大帝、东极青华大帝,或寻声救苦 天尊、十方救苦天尊等等,简称太乙天尊、救苦天尊。南宋留用光《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中太乙救苦天尊位列六御之一,总御万类。南宋王契真《上清灵宝大法》 卷10称:太乙救苦天尊,乃始青一气,元始分形,九圣九真九仙之师,掌普度生气之元,曰东极青宫长乐世界青玄上帝太一元皇救苦天尊是也;次政十方亿劫应 化天尊,非修证品位。真人盖元始上帝之皇裔,玄气神化之分形也。治青玄左府。④所以,我们以为,比较完整的太乙救苦天尊形象,是伴随着祭炼仪式的成熟而 定型。据陈耀庭先生考论,祭炼仪式大约产生于北宋末年而流行于南宋⑤。依此推断,太乙救苦天尊当定型于两宋时期。这也与两宋时期战争连年,饥荒、瘟疫频 繁,人民生活境况艰难的历史背景有关。

神仙信仰是道教的教化工具,在具体构造各类神仙的宗教形象时,道教往往从颜色、方位、物类、气味、数字、功能等方面进行综合归纳,并借助阴阳、五行、易学 等理论表达神仙寓意。就太乙救苦天尊而言,神仙谱系中凡是涉及青色、东方、风木、太极、天三、地八、生发等含义的道神,似乎都与其有渊源。在生命之德的一 贯之理与外在神学理论的共同建构下,道教以象言义,赋予了太乙救苦天尊众多化身。

这种以象言义的隐喻方法同样体现在太乙救苦天尊的生命符号内涵中。

二、太乙救苦天尊的生命符号内涵

通览与太乙救苦天尊相关的道经,可以发现太乙救苦天尊的生命符号象征意义主要有三层。

其一,在生成论层面,太乙救苦天尊象征着元气。道教认为元气是万物的本质结构、变化动力、生成机制,为道之用,通天下一气尔⑥。道既是万物生化的根 源,也是万物运化所必然遵循的规则。所以,万物皆是道生气化的必然。作为道教生命观中的一种生命形态,神仙的来源与构成也遵循着道生气化的生成原则。道经 中有关先天之神、后天仙真、道教民俗神的由来都说明了这一点。

太乙救苦天尊的来源与形质构成也遵循着道生气化的原则。在本质上,太乙救苦天尊源于道。《太乙救苦护身妙经》借元始天尊之口称:虽然万物万灵遵道而生,各 有示现,有形之相似乎不同,但他们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都为道所化生,与道同体。太上老君、太一救苦天尊等先天尊神,都为象征道的元始天尊所化生,是道之 别名,不同处在于各有所司。在形质上,太乙救苦天尊象征元气。经文中,元始天尊告诉太上老君:此(太乙救苦天尊)是九阳之精,甚灵甚灵。⑦天尊则元 气是也,法身无相,积气成真,为天中之尊。聚则成形,散复为气。⑧可见,太乙救苦天尊以先天至阳元气为形质。道教中,元气是混沌状态,阴阳两具,自身具 备生化之能力,为造化之基。因此,太乙救苦天尊具备了化生各种形象的形质上的理论依据,其化身如恒沙数,物随声应。或住天宫,或降人间,或居地狱,或摄 群邪,或为仙童玉女,或为帝君圣人,或为天尊真人,或为金刚神王,或为魔王力士,或为天师道士,或为皇人老君,或为天医功曹,或为男子女子,或为文武官 宰,或为都大元帅,或为教师、禅师,或为风师、雨师,神通无量,功行无穷⑨。郑所南也以为:然则太一天尊,非实居东方也。东方乃天地之生气,托言东方 为现化之境,以溥生生之恩焉。⑩

其二,在形神论层面,太乙救苦天尊象征元神。道教生命观的形神论认为,个体生命由形与神组合而成,形神之间是形宅神主的关系。神可分为元神与欲神。夫神者,有元神焉,有欲神焉。元神者,乃先天以来一点灵光也。欲神者,气质之性也。元神者,先天之性也。11

元神是生命的本质。它表现为先天一点灵光,人之个体生命降生之际,灵光入体,与母分离12,婴儿才具有生命活力。婴儿除食母乳,别无所知,为元神用 事,这正是含真抱朴的状态。但伴随生命成长,元神渐渐被欲神所覆盖而不显,日常用事均为欲神主事,生命流程相应循环在生老病死中。如果能将欲神拂去,换以 元神主事,人就把握住了生命的本质。元神见,则元气生13,生命体形神相依,健康长寿乃至得道成仙。道教养生,重在养元神,魏晋道经《西升经 width:600px;">

以上就是论太乙救苦天尊的生命象征意义的全部内容。更多道教文化资讯,请关注玄门道教|符咒大全道教文化资讯频道!(http://www.tkpao.com/fuzhou/daojiaowenhua/7577.html)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