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栏目: 道教文化资讯 发布时间: 2016-09-18 文章来源:www.tkpao.com/fuzhou/
郑成功,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台湾民间信仰普及与盛行,是个多神之岛。教堂寺庙遍布,信徒众多。明末以前,大陆移民台湾基本上还处于盲目的、零星的迁移状态,许多人往往半途而废,因而在岛内远未形成一个移民社区,精神信仰活动自然也无从谈起。直到明万历年间,澎湖岛由于开发比较早,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社区,有关的宗教信仰活动才得以逐步展开,其显著标志是澎湖最先建造妈祖庙,将渔民所信仰的海上女神供奉在岛屿上。而后至嘉庆年间,台湾从移民社会逐渐转化为定居社会后,随着人口的剧增、经济的发展以及城镇的兴起,民间信仰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一般来说,台湾的信仰对象绝大多数是从中国大陆传入的。台湾民众供奉的神明主要可分为三大类:一是我国民间普遍崇拜的对象,如玉皇大帝,尧、舜、禹三官大帝、关公、五福大帝等;二是对台湾有大功者,如开台圣王郑成功、开漳圣王陈元光等;三是行业保护神,如为了航海安全,崇拜妈祖,为了保佑健康,信仰保生大帝,为了保胎育儿,信仰临水夫人等。
开台圣王为台湾广泛崇祀的神明,同时也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台湾崇拜的开台圣王就是明末清初抗清名将郑成功。原名森、乳名福松,1645年南明唐王隆武帝赐姓朱,改名成功,因此人称国姓爷;1655年南明桂王永历帝封为延平郡王。台湾人感念郑成功驱逐荷兰人、建立汉人政权、屯垦台湾、发展贸易、大兴文教,奠定台湾物质与精神双向发展基础,对台湾影响深远,因而被冠上开台圣王的神明称号,俗称尚有国姓王、国圣王、国圣公等。
郑成功,其驱荷复台,开发宝岛的行动,为台湾殚精竭虑的死亡事实以及有关郑成功相关传说的广泛传播,这三者为郑成功在台湾人民心中的神格化奠定了基础。根据不完全数据统计,今日在台湾有着64至百余座主祀郑成功的郑成功庙,其他伴有祭祀郑成功的庙宇更是不计其数,开台圣王信仰可以说是风靡全台。
祭祀郑成功的相关活动可大分为官方与民间两类,官方有春、秋二祭,于4月29日(郑成功登台日)及8月27日(当年农历七月十四日郑成功诞辰)于台南延平郡王祠举行;民间庙宇则多于正月十六日进行祭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台湾光复,国民党政权强调郑成功之复国义举,而延续官祀郑成功。今日台湾当局对于开台圣王信仰之应对模式有春、秋二祭,分别订于4月29日及8月27日两天于台南的延平郡王祠举行。
在台湾,不论清代、日治时期、甚至即使到了今日,尽管政治形态发生诸多改变,然而开台圣王信仰在台湾则依然持续地受到尊崇礼遇,是台湾官方认可且积极主导的祭祀活动,延续着自古来来台湾人民对郑成功的崇拜和敬仰之情,也无异是台湾人民度美好品质的不断追求。
与台湾历史渊源颇深的开台圣王郑成功,虽然他来到台湾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便去世,但是他的遗民之忠贞典范及所建立之多项制度,却奠定台湾发展隆盛之基础,同时也留下无数的历史遗迹。至今台湾主祀郑成功的庙宇不但数量繁多且香火兴旺,与郑成功有关的传说故事也依然传颂着。
此外,今日台湾与郑成功信仰相关的社会团体尚有成立于1972年世界郑氏宗亲会以及成立于2004年中华民国奉祀开台圣王郑成功联合会等,凸显台湾郑氏宗族与郑成功庙的密切关系之同时,也反映着开台圣王信仰在台湾受到郑氏宗亲的重视程度。可见在台湾一般百姓的心中,郑成功仍然受到台湾人普遍的崇拜与尊敬,延平郡王祠于各个不同时代、不同政权皆为台湾官祀郑成功的代表庙宇,凸显开台圣王于华人信仰文化中的重大意义。
郑成功信仰在台湾汉人社会中的发展,超越了乡土的情感和地域的观念,统合宗族性、地缘性、民族性等,而成为全台性的共同信仰,并因地区而异,尚且发展出相关之祭祀圈或信仰圈。发展成为台湾此一移民社会的共同信仰,并因地区而异,发展出相关之祭祀圈或信仰圈。且于不同时代,因应人民需要而有不同的诠释。
本文选自贺宇的《台湾的民间信仰之开台圣王与开漳圣王》
大家在看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