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栏目: 道教文化资讯 发布时间: 2016-09-18 文章来源:www.tkpao.com/fuzhou/
湖南地处中国南方中部,是中华文明古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道文化的胜地。在这块土地上,道文化渊远流长,名道辈出,对全省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音乐、戏剧、化学、医学、药物学、养生学、气功学、建筑学,以及民俗关系和农民运动等各个方面,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它所积存下来的大量经籍文献、民间传说以及宫观建筑、雕塑、石刻等,是湖湘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对湖南道文化进行深入研究,便不可能全面了解湖南历史,更不可能全面了解湖湘文化的哲学思想和科学、文化思想的渊源、发展、演变及其规律。因此,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以史实为根据,认真研究,与时俱进,探讨湖南道文化是很有意义的,它是批判地继承湖湘文化遗产,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加快湖南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了更好地保护、开发湖南道教文化遗产,笔者建议省出版部门组织出版一套《湖南道文化丛书》,并提供以下选题供参考,敬请领导和专家审议。
湖南道文化史笔者1998年担任《湖南省宗教志》编纂,撰写《湖南道教源流及名道》拙文(1.2万字),曾经不揣浅陋,打算在此基础上扩充成《湖南道教史略》。辑录省、州、市、县旧志仙释中的内容,拟分秦汉时期的道家与神仙、汉末三国时期、两晋南北朝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中华民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简述。从横向方面辑录其他学科的科研成果,如《湖南文学史》、《湖南戏曲史》、《湖南武术史》、《湖南美术史稿》等有关道教方面的内容。另附湖南道文化(含道教前史)大事记和湖南各市、县道教概况,力图先整理一份资料长篇,抛砖引玉,为专家和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一些帮助。因忙于他事,至今仍为空中楼阁。湖南研究道学的新老专家人才辈出,成果累累,完成湖南道文化史已不成问题。希望由省宗教局、省道教协会牵头,组成编委会,由黄至安、马勇奇、周永慎等道长和王兴国、吕锡琛、李生龙、万里、张松辉等共同完成,力争早日填补这一研究领域中的空白。
湖南历代名道传略李元度编纂《南岳志》,从东汉至明清,南岳名道108人。1988年笔者查阅资料后又发现40余人,有据可查的湖南道士至少在200人左右。其中不乏中国道教史或道教界有较大影响的如陈兴明、徐灵期、邓郁之、魏华存、肖灵护、司马承桢、王仙乔、薛季昌、申泰芝、徐灵府、刘元靖、李冲昭、陈田夫、留用光、李泌、张道贵、李道纯、冷谦、许演空、喻道纯、李皓白、周学霆、谢太易、刘理授、罗福至、刘光斗、王信安等天师道、净明道、全真道、正一道和茅山宗、龙虎宗、天心派、神霄派、金丹派、符箓派、清微派、东华派、龙门派、湖南梅山道、湖南排教、浏阳婴母教、汝城王母教等代表人物和传人。
湖南道教宫观总览分为当代重点宫观、历代著名宫观和史志上记载的已废宫观。列为湖南省政府宗教事务局公布的重点宫观有南岳大庙、黄庭观、玄都观、云麓宫、河图观、云阳仙、五雷山道观7处。建于晋、唐、宋、明、清现存著名道观有陶公庙、攸县阳升观等20多处。笔者1988年抽查了隆回、零陵、桃江等10部县志,清末、民国时期共有道观594处。照此推算全省道观总数约4000处左右,其中不少为历史上很有影响的道教宫观。如郴州苏仙观、辰溪大酉观、耒阳市五娘观、常德河?山太和观、慈利斗米观、永顺祖师殿、平江梧桐山真武庙、桂东万寿宫、醴陵登真观、桃源桃川观、浯溪九龙观、津市银溪观、永州大仙观、涟源龙山药王殿、华容宝慈观、益阳葛公庙?穴祀葛洪?雪、大云山真君殿、湘潭彭何观、澧县八方楼等。历代名观能保存至今者寥寥可数,大都已毁。为保护湖南道教文化遗产,发展旅游文化事业,建议省宗教、文物等部门汇编观名、观址以存史,将来有条件时,对历史上著名宫观有计划有重点地恢复和重建。
湖南道教名胜湖南除了18洞天福地之外,有关神仙、方士、真人、羽客、仙姑、隐士居住、炼丹、修真、传道、采药等遗址和名胜,遍布全省各地,有的县境内多达数十处。其中大都有不少离奇的神话传说,选编时应加以选择。我省开发道教名胜资源,古为今用,为发展旅游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潜力很大,大有文章可做。1998年笔者曾查阅全省部分道教名胜508处,如长沙县影珠山、浏阳九溪洞、望城嵇?山、岳阳大云山、湘潭东雾山、平江幕阜山、华容桃花山、慈利五雷山和饭?山、祁东燕子岩、东安仙人岩、江华得仙岩、衡南麦园洞、永州梅岩、绥宁乌鸦洞、常宁金龙岩、溆浦卢峰山、临湘药姑山、汩罗白鹤洞、石门观国山和方顶山、临武秀岩、新邵岳平顶、东安九龙岩、桂东石人仙、隆回白马山和望云山、吉首太虚洞等都是风景优美、神仙高道活动过的名胜之地,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内容十分丰富,很有旅游开发价值。建议省有关部门如省道教协会,配合旅游、文化、史志等部门专家进行调研考察,查清家底,制定方案,紧紧依靠各级政府,切实保护、开发好湖南道教名胜文化遗产。笔者还收集湖南道教名胜风光照片数十帧,将来可编纂成《湖南道教名胜志》或《湖南道教宫观名胜志》,制成光盘,向外宣传介绍。
湖南神仙传略据刘向著《列仙传》及《神仙传》、《历代真仙体道鉴》、《三洞群仙录》、《金莲正宗记》、《清微仙谱》、《南岳总胜集》、《元和郡县图志》等载,湘籍或流寓湘境的神仙有炎帝、大成子、祝融、广寿子、黄帝、西王母、颛顼、赤精子、赤松子、娥皇、女英、黄敬、萼绿华、许逊、袁起、吕洞宾、韩湘子、何仙姑、何侯、刘跛仙、苏耽、沈文泰等数十人。赤松子是神农时代雨师,也是有名的气功养生家。赤松子的传说和遗迹在湖南各地影响很大,如衡南县有赤松子坛(雨母山)、慈利有赤松山、南县有赤松亭、茶陵有云阳山赤松子灵迹等,民间传说故事也很多,值得研究和考察。前几年海南出版社出版了《南岳仙道记》,是全省第一本研究湖南仙道的著述。因受地域限制,未能面向全省取材,所收仙道内容不全,建议增补内容,出版《湖南神仙传略》。在今年《湖南道教》创刊号上,拜读了张松辉教授《先泰两汉时期的湖南方仙道》大作,表明这一研究领域已引起学者重视。
湖南道家道教著述总目及提要《湖南著述志》稿本古代卷收集湘籍学者道学著作22部,如《老子注》、《洞玄灵宝三师记》等,近代卷收集有《阴符经解》、《丹论》等18部,宋宁乡先贤易祓《周易总义》三十卷等收入《四库全书》。这些著述收录湘籍道学著作并不齐备。建国50多年来,湘籍学者或寓居湖南学者的道家著述目录尚待征集。可将湖南古今道家道教著述编一总目及提要以供研究参考,建议由省图书馆、省出版局的专家来完成,如果由刘志盛、李业远,李龙如等先生来做,轻车熟路,游刃有余,能较快地出研究成果。
湖南道教诗选《南岳志》主编谭岳生先生从历代文献中,选编道家道教咏南岳诗80余首,笔者拙文《湖南道教文艺管窥》也集录了部分道家道教诗作。省、府、州、县志艺文编等史籍中还有不少,可进一步收集汇总,加注,选编出版《湖南道家道教诗选》。《湖南道教宫观楹联》可作为该书之副编。
湖南道教音乐、戏曲五十年代初,省文化厅等有关部门曾在长沙等地搜集整理道教音乐,编印了《湖南宗教音乐》等谱集。1997年南岳道教协会黄至安会长主持组织出版了《湖南全真正韵谱》和《衡山道教音乐》磁带,系根据德高望重的老道长罗永曦、李圆益两人所传唱,礼请衡阳市群众艺术馆副研究员李宪光、市九中傅力时先生记谱整理。任宗权先生《南岳全真韵考》一文对此作了全面、系统的总结。为保存道教音乐,为全省道教经韵习演,做了一件好事。道教音乐,各地均有流传。如邵阳地区道士做道场常用的铜鼓牌子,主要乐器有大喇叭、大鼓、小鼓、得钹(包包锣),所用曲牌有七四句、阴阳调等。
五十年代初和建国前,在长沙、湘潭、浏阳等地渔鼓艺人走街串巷,上演花鼓戏《刘海砍樵》、《刘海戏金蟾》和皮影戏《八仙飘海》、《吕洞宾三醉岳阳楼》;衡州花鼓戏《大盘洞》(道士杨子云在桃源洞救母)、散折戏《李三娘过江》;常德花鼓戏《韩湘子》(九度文公十度妻)和包括6个散折戏《林英观花》、《湘子出家》、《湘子卖杂货》、《湘子化斋》、《湘子服药》、《湘子度妻》等,(剧目主要倾向鼓吹学道升仙,弃绝人性情欲等)。这些道教题材的戏曲,常在乡村演出,民间很受欢迎,而当代青年几乎无人知晓。这些道教音乐戏曲属于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性历史文化遗产,为了避免失传,值得挖掘、整理、推陈出新,为现代社会服务。如何抢救保护,值得重视研究。
湖南道教书法美术始于南岳魏夫人的《黄庭内景经》,对后世的持续影响远远超出了道教教义范围,其内容为历代书法家、文学家所喜爱。著名文学家李白、欧阳修等为之作序,历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智永、孙过庭、欧阳洵、虞世南、褚遂良、米芾、赵孟騩、包世臣、何绍基都书写过《黄庭经》,不少佳作成为传世法贴。晋代王羲之书《黄庭经》被唐代书法家褚遂良列为天下正书第二,并留下《黄庭经》换白鹅的千古佳话。何绍基手书3000字的正楷《黄庭内景经》,被书画家杨瀚称为数千年书法如斯一振,如此小楷,人间不能有第二本。现珍藏于湖南博物馆。
湖南历代名道中,能书善画者不乏其人,有的在中国书法、美术史上具有很高地位和影响。如善画獐猿的宋代易元吉,善画道释人物画的武洞清,明初道士画家冷谦,清代道士画家刘尔端,善作金叶篆的司马承桢和草书的白玉蟾等。建议今后编印一本《湖南历代名道书画集》出版发行。
湖南道教武术武术是中国的国粹。老子主张抟气致柔,强身健体。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辟谷食气篇》、《十问》、《天下至道谈》、《合阴阳方》、《杂禁方》、《导引图》等著述有力证明,两汉时代,气功养生术在湖南十分盛行。魏晋时代南岳道人杜巽才撰《霞外杂俎》,实为一本气功养生专著,收入清代《四库全书 width:600px;">
大家在看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