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栏目: 道教文化资讯 发布时间: 2016-09-18 文章来源:www.tkpao.com/fuzhou/
主题词:明太祖、宋徽宗、《道德经》研究、启示
内容提要:本文试图通过明太祖与宋徽宗对《道德经》的诠注对照,说明《道德经》是一部研究普遍真理的科学著作。不同层次,不同的出发点与追求,从《道德经》中汲取的营养完全不相同。我们学习《道德经》,既不能咬文嚼字,也不能断章取义,更不能生搬硬套。正确的方法是:依据其基本的理论体系,结合自身的修养、工作实践和追求目标,全面地、系统地、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和研究。
一、一代雄主朱元璋眼中的《道德经》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称帝之前,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元政不纲、群雄揭竿并起,兵祸连年不断。颠沛流离的苦难经历、身经百战的戎马生涯,铸就了他英武明断的过人胆识。同时,多年的征战杀伐,尤其是同僚间的勾心争斗,又成就了他阴险狠毒的暴戾心肠。
朱元璋登基之后,当时主要的政治目标,就是要千方百计地巩固刚建立起的大明王朝。作为一代雄主,他很清楚治国方略的理论基础是何等重要。很自然地,他想到了《道德经》。正如他在《自序》中所言:自即位以来,罔知前代哲王之道,宵昼遑遑,虑穹苍之切。在精研了《道德经》的微言奥旨,且与诸儒之说进行了一番比较之后,他认定《道德经》乃万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师,臣民之极宝(见《明太祖高皇帝御注道德真经序》)。于是于洪武七年(1374年)亲自为《道德经》作注。
在朱元璋的眼中,他是怎样来读解《道德经》的呢?
首先,他是以政治家的眼光,以治国安天下为己任来解读《道德经》的。且先看看他在开篇第一章所作的阐释吧:
《道德经》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一章)
御注:上至天子,下及臣庶,若有志于行道者,当行过常人所行之道,即非常道。心即路也,路即心也,能执而不改,非常道也。道既成,名永矣,即非常之名。
在这一段御注中,朱元璋一反历代诸儒对道和名的无休止的刨根究底,而是直接与天子、臣庶心中的道联系起来,不尚空谈,开门见山地论治国之道。甚至对名可名,非常名还作了牵强(抑或歪曲)式的解读。又如:
《道德经》原文: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第一章)。
御注:吾为天下君,善政之机日存于心而未发,孰知何名?才施行则有赏罚焉。不但君心有赏罚,贤人君子有志,则皆能利济万物君子仁心蓄之于衷,发而济万物,则有名矣。
这里,朱元璋撇开了所谓的名、实之争,以很高的心胸视野,对《道德经》进行了简明实用的解读,这是远非古来腐儒之辈可比的。以上述两段注释中,我们可以看到,朱元璋是以一个政治家的眼光来解读《道德经》的。
其次,朱元璋从《道德经》的微言中大义中,领悟到民富则国之本固的深奥哲理。历代封建帝王,无不把江山社稷视为己有,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能够把民视为国之本者,其有几人?朱元璋出身寒微,又曾是农民起义军的首领,这使他比较容易接受民为重、君为轻的思想。但即便如此,他自己也曾说过:人君以四海为家,何有公私之分别?(见《明史纪事本末开国规模》)。不过,朱元璋毕竟是一代雄主,虽然其最终的立场仍是为了稳固他的朱姓王朝,但通过对《道德经》的解读,还是明白了安民、抚民、罢虚务、敦实业的道理,可以说这是难能可贵的。请看原文:
《道德经》原文: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第三章)
御注:是以圣人常自清薄,不丰其身,使民富乃实腹也,民富则国之大本固矣。
《道德经》原文: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第五六章)
御注:此以君之身为天下国家万姓,以君之神气为国王。王有道不死,万姓咸安。
在谈到治国方略时,御注云:上古圣君,道治天下,安民而已。绝奇巧,却异财,而远声色,则民不争浮华之利,奇巧无所施其工,皆罢虚务而敦实业,不数年淳风大作,此老子云愚民之本意也,非实凝民。
从上述文字中可以看到,朱元璋在600多年前就能明白以君之身融入国家万姓,而以君之神气(可解释为精神,或理念)来治理国家,则王有道不死,不愧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且绝奇巧,却异财,远声色者,即以诚信治国,以得民心为第一要务,这也是明王朝在荆棘丛生的险境中得以巩固的关键所在。
其三,在经历了一番竣法严刑之后,朱元璋终于意识到残酷暴戾的危害而有所收敛。不过,从明史实录来看,他仍然是言行不一的。
先看其言吧。在对《道德经》第六十章和六十一章的诠注中,他说:
君为天下者,以暴加天下,初则民若畏,既久不畏方生,则国之大祸至矣,莫可释。又云:民不怕死,乃以极刑禁之,是为不可。王者陈纲纪,各有所司,司之以道。
再看其行。洪武六年(1373),朱元璋有鉴于元朝政治以宽纵失天下,故施以重典。但竣法仍收效甚微,便召大臣桂彦良问曰:法数行而辄犯,奈何?桂彦良答曰:用德则逸,用法则劳,朱元璋嘉曰:江南大儒,惟卿一人也(见《明史纪事本末开国规模》)。可见在当时他对酷刑严法是想有所收敛的,也许是胡惟庸案对他的刺激太大,致使他又恢复了狠毒的面目,乃至于残害功臣,兴文字狱等等,说明他并未遵道而行。朱元璋阴险的一面,在其《御注》中仍可窥见一斑。如在对《道德经》十四章注中,他说:君子以安,孰能以智动之?君子之意未发,孰能以计使之渐萌?又如在读到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时,御注曰:柔浅而机秘,智者能之。绝注。这绝注二字正好暴露了他阴险奇诡的面目。
二、亡国之君宋徽宗对《道德经》的诠释
宋徽宗名赵佶,自幼养尊处优。古典名著《水浒》对这位风流倜傥的端王曾有过一段精采的描述。其实从历史的观点来看,宋徽宗作为一位风流才子,精书法、善诗词,比起众多宫庭王子来说,还是有所作为、有所成就的。可惜的是,他局限于自己所处的环境,不能够亲身体会民间的疾苦,致使他以不才之身坐到了他不该坐的位置。靖康二年(1127)终为金人俘去,北宋灭亡。
凡事有因必要果。宋徽宗的命运,也可以说是历史的造化,也合于自然之道。本文无意刻薄地批评宋徽宗,只是想实事求是还其本来面貌。就从他对《道德经》的《御解》说起吧。
其一,如果以学者的观点来看待宋徽宗,他对《道德经》的《御解》仍不失精妙之处,说明他具有深厚的文字功底。如他在道经开篇即云:
道者,人之所共由。德者,心之所自得。道者,亘万世而无弊,德者,充一性之长存(《御解卷一道经上》)
在《御解卷三德经上》云:
道无方体,德有成亏,合于道则无德之可名,别于德则有名之可辨。
这两段提纲挈领式的注释,文句精彩,见解精微。再则对《道德经》第一章中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的解读,他说:
常无在理,其上不徼,天下之至精也,故观其妙。常有在事,其下不昧,天下之至变也,故观其徼。有无二境,徼妙寓焉。可谓见解独到,精僻入微。
其二,作为一代帝王,宋徽宗忘却的恰恰是帝王之道。通观《御解》全文,几乎看不到一句完整的关于政治、时势、吏治、民生的阐释内容。即便有之,也是就字论字,泛泛而谈,不着真章。如在《不尚贤章第三》有一段:
圣人不得已而临莅天下,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因其固然,付之自尔,何容心焉?
《御解天地章第五》云:
束刍为狗,祭祀所用,适则用之,过则弃之。彼万物之自生,百姓之自治,曾何容心焉。
这两句话若出自别人之口,原无对错,而出于农徽宗便是一种错位。所谓昏君也者,岂不正合?
其三,言行不一,失信于民,终使其成为亡国之君。如其在《天下有道章第四十六》中说:
人见可欲,则不知足,不知足则欲得,欲得则争端起而祸乱作。日用饮食而已,何争乱之有?
前章《太上章第十七》有云:
泽加于民,法传于世,天下爱之若父母,故亲之。
翻阅史册,我们所看到的宋徽宗,则完全没有爱民、知足之心。他在位期间,搜刮民脂民膏,设花石纲,建艮岳(名园),真乃奢侈无度,以致峰烟四起,国已不国。
其四,作为一名虔诚的道教徒,宋徽宗其实没有悟道。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诏求道经于天下,次年置道阶道官二十六等,他自己请法师册封他为教主道君皇帝。可见他真是一个虔诚的道教徒。然而他所沉缅于道教的并非治国方略,济世利民。毕生的追求就是长生久视,成仙了道。在《御解治人事天章第二十九》中,他说:
根深则柢固,性复则形全,与天地为常,故能长生,与日月参光,故能久视。
道教追求长生,仍须修炼,而宋徽宗则泛泛而谈,不尚修炼,所以他其实并没有悟道。最终,他客死异乡,却留下了一首哀婉绝唱《宴山亭》,其中有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后人称这首词为血书。
三、几点启示
宋徽宗与明太祖,他们都是尊崇《道德经》,并以此作为理论基础治理国家的。然而历史的事实是,一个由乱达治(明太祖),一个则由治变亡(宋徽宗,徽宗以前的北宋王朝大体上来说还是稳固的)。这其中的道理,耐人深思。通过两相对照,我们至少应该得到以下启示:
一、《道德经》是一个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如同万物皆有神一样,《道德经》本身也有一个形(文字、章句)与神(思维、理性)的问题。老子提出的道,是形神俱一,适用于万事万物的。而这个用者则是人。因为只有人才能体道、悟道、行道,这是人与一切生命体的根本区别。
作为单个的人,不可能是万有、万能的,它有一个社会分工的问题。从政者不讲从政之道,经商者不谈经商之道,务农者不知四时变化,则离道远矣。
二、世间万物,可同类而不可同质。同为人,有男女之分、老幼之别,其本身的素质也有良莠之分。但道对于所有的人来说,都是无偏无私的,关键是体道之人,能否使自己的思想言行合于道,所谓顺历史潮流则昌,逆历史潮流则亡,即说明了道的运行规律是不可抗阻的。
三、对《道德经》的学习和研究,应反对抽象的空谈,提倡联系实际,有的放矢。宋徽宗之所以败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没有联系当时的社会实际。朱元璋对《道德经》的理解,也许还并不深透,但他是带着有为的思想来学习和运用的,他所以取得了成功。
四、当前就中国国内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小康目标,是全体中国人的首要任务。而不同战线,不同岗位的人,只有在联系本身实际的前提下,灵活掌握和运用《道德经》的基本原理,才能适应时代、适应社会。就国际形势而言,和平、合作、发展是主题,但影响和平、合作、发展的暗流也不容忽视,《道德经》中关于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及不以兵强天下等思想,对我们便有着现实的教育意义。
老子作为中国伟大的哲学家、理论家,他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是巨大的、无价的。但如同世界上没有万能的、一成不变的理论一样,《道德经》在许多不同的领域、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仍需领会参悟,用其精髓,才能造福于人类。让我们共同努力,弘扬老子文化,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全人类。
(作者:张金涛 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龙虎山道教协会会长,天师府住持)
二OO七年元月二十二日
大家在看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