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栏目: 道教文化资讯 发布时间: 2016-09-18 文章来源:www.tkpao.com/fuzhou/
1. 序
仙道乃是人为了从世间的所有不幸与桎梏中解脱,进化为比人更高的某种状态过程中所经历的路程。因此在古代人们把人间之上的存在称之为仙。 仙是指生活在山里的人,不但拒绝了要生存就得竞争的一般生活方式,而且创造出独自生活的方式并选择这种方式来生活。
他们不被以往的价值观或者固定观念所束缚,甚至对生老病死的观点也很自然。这种仙人的概念不仅在中国,在印度或远东以及埃及等所有古代文明发达的地方都存在,最终发展成宗教的诞生。
韩国从古代开始也有着这种仙人的概念并源远流长。从古代 桓因、桓雄、檀君,到新罗的金可记、崔承佑、慈惠、崔致远等,从朝鲜的金时习、徐敬得、郑濂,直到今时今日的金仙学会。但是在韩国,仙道与其说是宗教,还不如说是以一种文化的形式存在。说起韩国文化,我们通常会想到儒佛仙三教。统合儒佛仙的传统从新罗时代开始就存在,可是比起儒学、佛学和中国道教,韩国的仙道没有发展成一种宗教。对此郑在书教授有以下说明:仙道是对无俗和民俗,还有宗教信仰有着重大影响,甚至渗入儒教、佛教。韩国的仙道因与土著(本地)文化紧密连接,所以有着被其他文化压制的倾向。由此仙道文化即使很不起眼,但对韩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却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对韩国仙道文化很关心,并为了追随它的正宗之脉做出许多努力。最初接触仙道后的过去20年,为了寻找仙道之根,不管国内外,为了研究和修炼不辞辛苦东奔西走。1995年被传授了中国神仙道教中最核心派之一的全真道龙门派丹书《灵宝毕法》,并依照相关方法进行修炼。
2000年11月 探访中国仙道发源地终南山时,从当地村民口中知道了子午峪里有石刻文的事情。而且在中国有关学者们的协助下找到了这个石碑,经过对拓片的研读,发现记载内容竟是有关新罗时期金可记仙人的传记。从中也了解到金可记仙人早前是从全真道真人钟离权那里学会仙道,并传授于崔致远的事实,也得知金可记仙人修炼的灵宝毕法与作者修炼的功法相同的事实。作者觉得应该把金可记仙人的事迹向世界宣扬。为此2002年在中国陕西省楼观台举办了韩中日道教学术会,并立了金可记仙人的纪念碑。2004年4月2日,世界金仙学会与陕西省道教协会共同在陕西省终南山举 (2008年8月在陕西楼观台建立金可记行了纪念金可记仙人的金仙观的奠基仪式。
作者的意图是通过此论文让大家了解以金可记仙人为中心的韩国道脉之流,考察在韩国仙道史中起的重要性,简单介绍他的修炼方法。
2.摩崖碑发现过程
作者是通过楼观台的刘嗣传道长知道了摩崖碑的存在。其实最初发现摩崖碑的人是中国西北大学的李之勤教授。他早在1987年6月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子午镇南子午峪北入口里3公里的地方发现了花岗岩巨石。当时这座巨石就在小溪边山壁上,而且刻有汉字,也就是新罗金可记摩崖碑。同年李之勤教授发表了一篇再论子午道的路线和改道问题为题目的论文。此后摩崖碑渐渐引起了许多学者们的关心。韩国亚洲大学的卞仁锡教授也数次访问西安,探索长安县子午峪以及金可记摩崖碑,并发表了相关论文。由刘道长引见,作者认识了陕西省社科院樊光春教授,在他的帮助下找到了刻有文字的石碑。
3.摩崖碑的内容
摩崖碑正中部分宽1.9米,高2米,包括标题共16行,每行19~20字不等。根据周伟洲教授的考证,此碑属北宋时期的文物。
记载的内容前半部分是唐代诗人杜甫赠元逸人的诗,从第6行开始刻写金可记传。
1. 杜甫赞元逸人玄坛歌
2. 故人昔隐东蒙峰, 已佩含景苍精龙. 故人今居子午
3. 谷, 独向阴岩结茅室. 屋前太古玄都坛, 靑石漠漠长
4. 风寒。子规夜啼山竹裂, 王母昼下云旗飜. 知君此计
5. 诚长往, 芝草琅玕日应长。 铁锁高垂不可攀, 致身福
6. 地何萧爽 。 金可记传 金可记者, 新罗 人。
7. 宣宗朝以文章宾于国, 遂擢进士第。性沉 黙, 有意于
8. □□□□□因隐终南山子午谷。好花果, 于所□□
9. □□□□□□□及炼形服气。凡数年, 归本国。未几
10. □□□□□□□隐修养愈有功。大中十一年十二□□
11. □□□□□言奉玉皇诏, 为英文台侍郞。明年二月二
12. □□□□□上升。宣宗异之, 诏, 不起。又索玉皇诏, 辞以 (下段中央部分能看到金可记者新罗人字样)
13. □□□□□□□遣中使监护。可记独居□□□□□
14. □□□□□□□□中使窃窥之, 见仙官□□□□□
15. □□□□□□□肃。及期, 果有五云□□□□□□□
16. 满空。须臾升天而去
石刻文的前半部内容是杜甫的诗,诗中描写的元逸人据说是唐朝的一个著名道士元丹丘,与李白、杜甫关系很好,曾经隐居在终南山中。石刻的主要内容是金可记的传记,是根据南唐沈汾的《续仙传》的浓缩的。金可记的名字有时也写成金可纪。
现在我们知道的历代关于金可记传记,除了《续仙传》以外,还有北宋李昉的《太平广记》卷五十二,张君房的《云笈七签》卷一百一十三和元代赵道一的《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三十八等等。其中《续仙传》为最早,与《太平广记》、《云笈七签》的内容基本一致。《太平广记》在金可记传题目后面有个出续仙传的注,说朝鲜洪万宗的《海东异迹》也记载着金可记的事迹,与《续仙传》的内容基本相同。后来历代对金可记仙人的记录大部分都引用《续仙传》中的内容。《续仙传》的内容如下。
金可记, 新罗人也。宾贡进士. 性沉静好道, 不尙华侈, 或服气炼形, 自以为药。博学强记, 属文淸丽, 美姿容, 举动言谈, 逈有中华之风。 俄擢第, 进居终南山子午谷中, 怀隐逸之趣。手植奇花异果极多。尝焚香静坐, 若有思念。又诵《道德》及诸仙经不辍。 后三年, 思归本国, 航海而去。复来, 却入终南。务行阴德, 人有所求无阻者, 精勤为事, 人不可偕也。大中十一年十二月, 忽上表言: 臣奉玉皇诏, 为英文台侍郞,明年二月二十五日当上升。 时宣宗极以为异, 遣中使征入内, 固辞不就。又求见玉皇诏, 辞以为别仙所掌, 不留人间。遂赐宫女四人、香药、金彩。又遣中使二人专看侍。然可记独居静室, 宫女、中使多不接近, 每夜闻室内常有人谈笑声。中使窃窥之, 但见仙官、仙女各坐龙凤之上, 俨然相对, 复有侍卫非少, 而宫女、中使不敢辄惊。二月十五日, 春景娇媚, 花卉烂熳, 果有五云唳鹤、白鹄箫笙、金石羽盖、琼轮幡幢满空, 仙杖极众, 升天而去。朝列士庶, 观者填隘。
大概意思就是说金可记是新罗人,留学于大唐成了宾贡进士。完成学业之后,到终南山子午沟修炼道教,3年后回国并再次回到终南山。唐大中十三年(858年)二月十五日在万众瞩目下羽化登仙。
4.传统仙道与中国内丹学的结合--- 金可记仙人在韩国仙道史上的意义
只依靠《续仙传》的内容无法正确理解到他的道脉,有必要参考其他记录。例如参考海东传道录记载的内容就可以大概理解他的道脉。据《海东传道录》的记载,在新罗末期,更确切的说在唐文宗开成年间(836~840),新罗的崔承佑、金可记,僧慈惠(义湘大师)到大唐留学,经申元之的介绍,从钟离权传授道教。三人中崔承佑最早回国,接着是慈惠,而金可记则继续留在大唐。
都光淳在他的《韩国的道教》中写到:金可记把口诀传授给在他之后来到大唐的崔致远和李靖,崔承佑和慈惠则回到新罗传授道教,从金可记那里传授道教的崔致远回国后也同样在新罗传授道教。
上记内容从历史的角度上看来有些矛盾。首先,据《海东传道录》所写金可记、崔承佑、义湘大师拜钟离权传授道教的这点就有怀疑。即金可记是在858年登仙,而崔承佑是在890年来到大唐的,义湘大师则是625~702年新罗统一时代的人物。因此时间上不符合。
金洛必认为韩无畏这样提示道脉传授过程可能另有意图。这个意图包括:第一,从钟离权是全真道祖师这点表露继承全真道的意念。第二,从金可记、崔承佑、慈惠在道儒佛等各个领域活动的这点表达道教所持的三教合一的包容性。
都光淳的观点也存在矛盾。在《韩国的道教》中,都光淳写到崔致远是在新罗景文王8年(869年)到大唐的,但那个时候金可记羽化已过10年之久。这也说明韩国道脉是想继承全真道脉的意志。这也被都光淳曾主张的新罗3人所学的是全真教之本性的丹学所验证了。不管正确与否,重要的是金可记、崔承佑、慈惠等人在韩国传授中国道教修炼法,特别是全真道的道法时起到了桥梁作用。
关于韩国仙道历史的文献记录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光海君2年,韩无畏(1517-1610)所写的《海东传道录》与洪满钟(1645-1725)的《海东异迹》。 关于金可记之前的道脉传授过程,《海东传道录》是以老子-魏伯阳-钟离权的顺序所排列的。据《海东异迹》记载,道脉的源流来自檀君。檀君的道脉由赫居世、东明王继承,接着通过新罗四仙传到金可记和崔致远。金可记之后的人物与《海东传道录》的内容相近。因此可以说金可记同崔致远在韩国传统仙道与中国道教的交流中起到了重要桥梁的作用。
对此,车周焕的观点如下:以丹学为本性的道教于新罗时代形成道脉,其关键人物是崔致远。崔致远来到大唐的年代其实是在金可记羽化许久之后,但相传金可记把口诀传授给在大唐留学的崔致远和李靖。桓因以来,除了本土固有的道脉以外,通过在大唐留学的学者们引入了修炼式道教而形成新的道脉。相传崔致远不仅从金可记与崔承佑两位前辈那里继承了道法,而且与同僧慈惠是一个系统的权清也有过接触,并共同研磨道法。他认为到了新罗时期,包括桓因的这些固有道脉与中国传来的内丹学的道脉开始相结合。刘炳德也发表了类似的观点:到了新罗末期,通过留学于大唐的学生,修炼式道教从中国传到新罗。抛开以往仙道炼制法中的杂念,通过自己的修炼积累功德并转换到本性的正是金可记等3人,从此崇尚丹学的道教在新罗形成了道脉,这个时期的人物就是崔致远。也就是说除了桓因等韩国固有的道脉,通过留学生引入修炼道教,并形成新的一种道脉。
其实金可记之后处处能找到韩国仙道和全真道的相似性。首先观察全真教的思想特征。金洛必在他的论文《出现在海东传道录中的道教思想》中,引用了洼德忠的说法,整理了全真道的思想特征。
第一,三教同源思想。第二,全真道吸收佛教的炼心思想。第三,排斥之前道教所重视的方术,不重视房中术、金丹术等。
把这些跟韩国仙道相比较。第一,视为儒佛仙三教是同根源、相融合的倾向。全真道吸收《般若心经》等佛教经典、《孝经》等儒教经典、《道德经》《清静经》等道教经典。这样的三教同源思想在韩国仙道中也流传。高句丽渊盖苏文,新罗的崔致远,之后的郑濂等朝鲜的道学者也一样。
第二,全真道重视明心见性,强调坐仙的修炼。我们民族比任何民族都熟悉盘坐修炼。
第三,全真道排斥过去道教所重视的方术,不重视房中术、金丹术等。这只能判断为重视神仙思想影响以来成立的内丹术的倾向。崔致远之后,韩国的神仙道以内丹修炼为主。首先《海东传道录》里记载了金可记等3人均由钟离权所教,修炼内丹。还有朝鲜的道学者郑濂用以下语言排斥了外丹术。不知修丹于吾气息之中,而外求于金石,欲得长生,反致夭折者哀哉。郑濂用内丹修炼的具体方法提示了闭气、胎息、周天火侯等。闭气指停止呼吸,蓄积气息。胎息指不依靠外部的呼吸,跟胎儿一样进行内部呼吸。周天火侯指热气流通人体的各个部位,烧毁阴气而转变成元气。这些均属内丹修炼法的核心。
金可记之后的韩国仙道主要发展了以内丹为中心的修炼法。《海东传道录》把新罗之后的韩国道脉跟唐朝正宗的钟离权、吕洞宾内丹派联系在一起。查看我国的道脉,属全真派的以金可记为首,传到崔承佑、崔致远、李靖、明法和尚、权清、明五和尚、曹勋訖、金时习、洪柳孙、郑熙梁、尹君萍、徐华谭、郭致许、大柱和尚、郑濂、朴枝华、妙观和尚、张世美、姜归天、张都冠等。他们都重视内丹修炼法。
大家在看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