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栏目: 道教文化资讯 发布时间: 2016-09-18 文章来源:www.tkpao.com/fuzhou/
杭州,与苏州并称苏杭,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同时作为吴越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其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良渚文化、丝绸文化、茶文化等独特文化,都曾是它的代表。当然,杭州如此得天独厚的环境自然少不了道教的身影,杭州的道教发展至今已有将近2000年历史,在这段历史的长河中,几经兴衰。从清至民末,更是发生了大变化。
一、杭州道教在清代之前的起兴衰褪
杭州道教宫观自汉代伍公庙起而出现,东汉至南北朝,多有道教徒到杭州结庐修炼,流传至清代有抱朴庐。
太平天国(资料图)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太平军从广西北上,攻占杭州。在太平天国割据占领期间,杭州始终处于其影响范围之内。太平军信奉拜上帝教,反对偶像崇拜,极大地影响了杭州的道教。明洪武年间建立的全真丛林重阳庵,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被毁。其他宫观也受到极大影响。
咸丰朝农民运动结束后,杭城宗教逐渐恢复。于是在同治、光绪朝期间,杭州形成了自明初重建修复后的第二次大的寺庙宫观重建修复热潮。但是由于自清代以来的道教衰落趋势,清末的这次修复潮对于全真道及其他教派和宗教,只达到了维持的目的。福星观的兴盛以及原杭州全真道重要宫观重阳庵,经历咸丰朝的毁坏之后重建为阮公祠,使得全真道在吴山的力量被削弱,主要影响转移出城移向玉皇山。
三、民国杭州金真道的大变化
民国时期,杭州全真道迎来了大的发展:西湖北岸扫帚坞的黄龙洞由佛寺改建为道院,玉皇山得到最大的一次营建开发。与此同时,杭州正一道继续着衰落的趋势,而正一的衰落也使得全真道在杭州道教及宗教界和社会的地位提升。黄龙洞旧名护国仁王院洞,在扫帚坞,有泉出洞中。淳祐八年旱,祷而雨。1918年,广东道士陈宗道道长购买黄龙寺,改作道院。文革前,道院旧有老君石造像一座。
1918年,李理山道长受任玉皇山福星观住持后,带领徒众修复殿堂、植树造林、挖掘天乙池开辟紫来洞,从而福星观成为全真道在江南苏、浙、皖、赣、闽五省第一座子孙丛林,李理山道长兴盛之福星观,接管金鼓洞鹤林道院、葛岭抱朴道院、吴山元妙观、吴山伍公庙、仓桥水德道院、西大街火神庙、余杭天柱观、大涤山洞霄宫,派出道徒在上海租界武定路创办玉皇山福星观上海分院。通过经营和接管,杭州全翼道在民国时期的分布,中心在玉皇山,重点有葛岭栖霞岭,另外在城内也有零散分布。在全真道逐渐壮大的同时,正一道场所逐渐被削弱。至民国未期新中国初期,杭州正一道除吴山的官观外,在城区内基本只有沿中山路的几处宫观。外城外西湖环线,仅存庆化山和法华山的两座道院,其中庆化山神霄臀院在新中国成立初也已不存。1958年9月,市道协(筹)议决,保留杭州道教宫观5处:福星观、慈云宫、黄龙洞道观、抱朴道院、金华将军庙。其实前四处均为全真道场所,分别分布于西湖北南两岸,都未进城。
大家在看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