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栏目: 道教文化资讯 发布时间: 2016-09-18 文章来源:www.tkpao.com/fuzhou/
资料图
一、中医的主要理念源于道家
中医受《易经》的影响最为深刻。众所周知,《易经》是百经之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总源头。张其成先生说:在先秦典籍中,只有《周易》为儒、道两家所共尊儒家尊之为六经之首,道家尊之为三玄之一。儒家和道家均把《易经》奉为最高经典,进行各自的阐释。《易传》为儒家所阐发,它主要是从伦理道德的层面来对《易经》进行诠释;而《易经》中与中医有关的理念却是由道家大力发扬的,如阴阳五行理论,道家将其进一步细化、系统化了。道家经典《道德经》中的不少观念源自于《易经》。《易经》与《道德经》中的重要理念均成为中医的指导理念。阅读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就可知这并非虚言,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道家的阴阳五行说成为中医的核心理念
《庄子天下篇》曰:《易》以道阴阳。整部《易经》都被解读为阴阳两字。《易经》里虽然没有说到五行,但按张其成先生的看法,《易经》里所说的四象八卦就是五行。
阴阳五行学说成为中医的核心理念之一。有关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日: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五行学说用于阐述阴阳理论有关生命内部的制约和支持关系,具体有三句话:五行即阴阳之质,阴阳即五行之气,气非质不立,质非气不行。行也者,所以行阴阳之气也。(张介宾《类经图翼五行通论》)中医应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解释身体的生理功能,说明机体病理变化,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医的思维模式取象比类、中医的治则治法等都离不开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这是中医学界的通识,这里不再赘述。
2、道家的清净无为是中医倡导的恬淡虚无的先声
《道德经》讲道可道,非常道。道尽管无限大并包容一切,但却是不能把握、不可言传之物。无为而无不为,是道的一种常态,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是自然无为的,因此可以无不为,可以开创一切,可以产生奇迹。韩非《解老篇》从《道德经》自然无为的观念解读出少欲的理念,并指出少欲可助身体健康:民少欲则血气治而举动理夫内无痤疽瘅痔之害。
《内经》沿袭了《道德经》中有关自然无为的哲理及少欲的观点,认为通过治神,使精神意识保持恬淡虚无的状态,是防病治病的重要途径之一。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日: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与此类似的表述,还有《灵枢上膈篇》中的恬淡无为,乃能行气。就是说,按照恬淡守静,内敛不争来进行自我修炼,是能收到培育真气、预防疾病的效果的。
3、道家的人法自然推演出中医的顺应天时
《道德经》认为,天地自然,是道之化生和体现,因此人们必须顺应、敬畏天地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说人必须效法天地自然,顺应天地自然的变化。
《道德经》的这一重要哲理在《内经》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内经》要求人们必须根据天地四时的变化,来调整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方法和措施,以获取切实的效果。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日: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素问五常政大论》曰:化不可待,时不可违。夫经络以通,血气以从,复其不足。
4、道家的冲气以为和是中医以平为期的基础之一
平和是《易经》和《道德经》所重视和强调的哲理之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从道的存在到万物的产生,其间有一个过程,即道产生阴阳,阴和阳碰撞交合后产生平和之气,从中才产生万物。可见平和之气之重要,万物从本质上来说,是应具备平和的性质的。
《内经》特别重视平和,认为它是健康之体的表征,是防病治病所要达到的目的。在理念上它应当是源自《道德经》冲气以为和的(当然也受到儒家中庸中和之类观念的影响)。《内经》反复提及的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就是中医防病治病的总的治则治法,其实质就是在动态中达到平和。《内经》还多次强调以平为期。如《素问三部九候论》中有:无问其病,以平为期。又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有: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5、道家的治未乱推导出中医的治未病
《道德经》中有治未乱的哲理,如见小曰明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还有其脆易泮,其微易散。指出,力量脆弱之时,容易消解;问题细微之时,容易化解。
治未乱这一哲理体现在《内经》中,就是治未病的观念。如: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理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椎,不亦晚乎?又如:上工救其萌芽,必先见三部九候之气,尽调不败而救之,故曰上工。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再如:是故上工之取气,乃救其萌芽;下工守其已成,因败其形。都强调了治未病的重要性,并比较了治未病与治已病之完全不同的结果。
6、道家的上善若水是中医德全不危的来源之一
道家经典《道德经》对德进行了详尽的论述,认为德是道的品质,而道是自然本真的源泉,因此可以说是天的代称。引而伸之,德就是天的秉性。《道德经》第八章曰:上善若水。六十二章曰: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认为具有善心便是有德。
《内经》在论述如何方能取得养生效果时,不但强调必须顺应天时,也十分重视道德水平的提升,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这主要是受儒家理念仁的熏陶,具体表现为以德养身等,但道家在这方面的影响力也不容忽视。著名医家孙思邈本身是个道士,他说: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德行不正,纵服玉液金丹,未能长寿。他还对医家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干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的宗旨,大力弘扬医德,写出了中国医学史上光炳千秋的篇章《大医精诚》。
二、中医的一些重要治则治法来自于道家
于智敏先生等根据治则的抽象程度将中医治则分为3个层次:为治病求本,以平为期,调整阴阳。这些治则均与道家有密切的关系。中医并不忽视肉体、物质层面,但更重视本源。《道德经》指出大象无形。所谓大象,就是最重要之象,它是无形状的,是弥漫于宇宙间的道以及由道衍生的无形之气。无形之大象是世间万物(有形之象)的本源。从本源人手,方能探明一切,解决根本问题。大象的观念对中医的影响极为深远。中医治病求本的本就是无形之大象道、气在人体内的存在即脏腑经络精气神等。这些结构只知其存在于人体内并确实在发挥着功能,但并不知其呈何种形态。在中医人体结构中,无形之象支配有形之象,《灵枢天年》曰: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中医的要务,就是对人体之本的异常状态作出诊断,再以特有的疗法使之恢复正常即阴平阳秘的状态,从本源上来解决防病治病的问题争因此,可以说,中医的治病求本是立足于道家大象无形的理念之上的。以平为期,是中医治疗的目的,不仅体内的小环境要做到平和,还要与体外的大环境取得平和。而如前文所述,以平为期的理论源头之一就是道家的冲气以为和。调整阴阳,是达到以平为期的重要手段,阴阳即阴阳两气,使阴阳两气保持均衡,是中医疗法的最重要指导原则。而阴阳是道家的基础理论,这是众所周知的。
中医的一些重要的治疗方法来自于道家,比如导引,中国最古老的导引养生著作《引书》就是受老庄养生观念指导的。《内经》屡次提及导引,如《灵枢病传》日:余受九针于夫子,而私览于诸方,或有导引行气,乔摩、灸、熨、刺、芮、饮药之一者可独守耶?将尽行之乎?此段文字将导引排在七种治病法之首,可见对其重视之程度。
对经络的详解以及对针灸方法的介绍,是《内经》的主要内容之一,而经络的发现是与道家的内观法紧密相关的。李时珍的一句名言道出了这一事实:内景隧道,惟反观者能照察之。中国古代医家,通过道家内观、内练的修炼,体悟到经络这一人体无形之大象的存在,从而才有了刺激经络以及调整全身功能的针灸疗法。道家也是重视针灸疗法的,道家重要经典《太平经》曰:灸刺者,所以调安三百六十脉,通阴阳之气而除害者也。
总之,中医发展史上的名家大都受到道家文化的熏陶,而他们之所以在事业上能做出成绩,是与他们深得道家文化之精髓有关。比如张锡纯,作为清末民初医界中西医汇通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衷中参西医学观,他说:中医治病恒探究病之由来,是治病之本也;西医治病务治其局部,是治病之标也。若遇急危之证及难治之证,正不妨以西药治其标,以中药治其本,则见效必速。衷中参西就是以中医为本,西医只作为参考、补充中医是治本的,而西医只是治标的。张锡纯这一观念的形成,源于多方面,其中重要的一方面,不能不说是深受其所持道家内练思想的影响。通过把握道家的内练法,他才认识到人体的本之所在,才洞察到中医长于西医的深层次的缘由。
综上所述,道家与中医的渊源是极为深厚的。在讨论中医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时,必须看到道家地位的重要性,这样才不致于数典忘祖,才能真正从发生学的角度清醒地认识中医,才能为中医在新时代的振兴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
(道教之音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大家在看
文章精选